走進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發佈日期:2020 年 07 月 22 日 10:30
  • 分享至:

0-46.jpeg

澳門歷史城區或澳門歷史古城區(舊稱澳門歷史建築群),是由22座位於澳門澳門半島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塊前地所組成,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澳門歷史城區在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2005年7月15日會議上,獲得21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0-47.jpeg


               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群,當中包括中國最古老的教堂遺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墳場、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第一座西式劇院、第一座現代化燈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學等。

       作為歐洲國家在東亞建立的第一個領地,城區見證了澳門四百多年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正因為中西文化共融的緣故,城區當中的大部分建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城區內的建築大部分到今仍完好地保存或保持著原有的功能。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澳門歷史城區的評價是「見證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以至遠東地區的發展,也見證了向西方傳播中國民間宗教的歷史淵源。」、「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遺產,是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綜合體現。」由此可見,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接觸近代西方器物與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同時是近代西方建築傳入中國的第一站。


0-48.jpeg

 

大三巴牌坊(Ruins ofSt.Paul)

建築特點: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巴羅克”式建築物

建築年代:整體建築聖保祿大教堂於1580年竣工。

地址:澳門大巴街附近

交通:乘10、10A、11、21A、2、3、3A、4、5、6、7、8A、26A、33路于新馬路下車,沿議事亭前地及步行徑前往可到。

  澳門大三巴即聖保羅教堂的遺跡,位於澳門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聖保羅教堂建成於1637年,整座教堂體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與東方建築特色的結合,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1835年,聖保羅教堂被一場大火燒毀,僅殘存了現在的前壁部分。因為它的形狀與中國傳統牌坊相似,所以取名為“大三巴碑坊”。

0-49.jpeg


      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侵佔了澳門,也把天主教帶到了澳門。1562年,葡萄牙人歷經數年,在澳門建起了這座哥特式教堂,取名稱“大三巴教堂”。後來,教堂兩次毀於火災。1602年,聖保祿教堂再次重建,歷經35年於1637年完工。1835年的一場大火,又把教堂燒毀,只剩下耗資3萬兩白銀的前壁,這就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

 教堂原本由一名義大利籍耶穌會神父設計,以日本工匠鬼斧神工的技術協助建成。1602年奠基,1637年全部竣工,而教堂前一段長石階則於稍後完成。聖保祿教堂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號稱“東方梵蒂岡”。

大三巴牌坊高約27米,寬23.5米,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巴羅克”(畸形珍珠barroco)式建築物,共分五層,底下兩層為同等的長方矩形,由三至五層構成三角金字塔形。頂端豎有“十”字架,其下嵌有象徵聖靈的銅鴿;銅鴿像的旁邊圍著太陽、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徵聖母童貞懷孕一刹那時光;銅鴿之下為一聖嬰雕像,其左上是“永恆之火”的雕像,右側則是“生命之樹”的石刻;第三層的正中刻著一個童貞聖母像,旁邊以牡丹和菊花環繞,前者代表中國,後者代表日本;雕像左方還刻有“永恆之眾”。一艘“葡式帆船”及一個“面目猙獰的魔鬼”;第四層分別供奉耶穌四名聖徒的雕像;第三層與第四層的左右兩側,雕刻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象徵動物-獅子,底層為三面門戶,正門的楣額上用葡文刻著“MATERDEL”意即“天主聖母”,兩側的門上刻有耶穌的記號“HIS”。

大三巴牌坊上各種雕像栩栩如生,既保留傳統,更有創新;既展現了歐陸建築風格,又繼承了東方文化傳統,體現著中西文化結合的特色,堪稱“立體的聖經”,是遠東著名的石雕宗教建築。

    現在,大三巴牌坊已經成為澳門的象徵之一,也是遊客澳門之行的必到之地,許多澳門人結婚時喜歡在此留下張婚紗照以作紀念。


0-50.jpeg 


哪吒廟

建築特點:中式傳統廟宇建築物

建築年代:創建於1888 年

地址:澳門聖方濟各斜巷與茨林圍交界

交通:乘10、10A、11、21A、2、3、3A、4、5、6、7、8A、26A、33路于新馬路下車,沿議事亭前地及步行徑前往可到。

0-51.jpeg

  哪吒廟位於大三巴牌坊後右側,創建於1888 年,改建於1901年,廟內供奉哪吒。政府於1995年和2000年曾維修該廟,包括清洗及修補廟頂,清洗和粉飾牆壁及裝飾物,並更換部分朽壞的木構件。

   該廟供奉的哪吒,是一個神話人物,為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像個小孩,神通廣大。從17世紀後期開始受澳門民間供奉,這種廟不多,是澳門本地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間信仰。 

  0-52.jpeg  

哪吒廟與大三巴牌坊同在一山坡上,依附在舊城牆一側,建築深8.4米,寬4.51米,為兩進式建築,但中間沒有天井,是傳統中式廟宇中較罕見的例子。建築主要由相連的門廳及正殿組成,正殿進深5 米,四面牆體均以青磚築建而成,青磚表面抹灰並重新劃上磚線,屋頂為傳統硬山式,正脊高5 米,簷口高3 米多,整體主要以灰色為主,除山牆上有少許草尾點綴外,一般不作裝飾。

   正殿入口前是哪吒廟之門廳,它是一歇山式建築,由於缺少了天井這過渡空間,其部分屋頂重疊於正殿屋頂上。門廳三周不砌牆,祗以黑色木欄柵圍繞。整個屋頂之重量,由正面兩條石立柱及插入正殿山牆之木樑承托,建築正脊有鰲魚及寶珠襯托,垂脊呈飛簷狀。建築整體裝飾簡約,即使裝飾最多的地方,也祗是位於兩重疊屋頂間之空間裏,整體風格內歛平實。

0-53.jpeg


    哪吒廟與周圍建築相比,像一個建築小品,它不和舊城牆及大三巴牌坊競爭墩厚和雄偉,而是通過簡單裝飾材料以不同的虛實對比手法,體現其輕巧別緻的形象。

 

0-54.jpeg

澳門民政總署大樓

建築特點:南歐風情

年代:興建於1784年

地址:新馬路165號

交通:乘10、10A、11、21A、2、3、3A、4、5、6、7、8A、26A、33路于新馬路下車。

0-55.jpeg

0-56.jpeg



    澳門民政總署大樓在歷史上原為一座中式亭樓建築的議事亭,為明朝政府宣讀政府命令和作為中葡官員會面的場所。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葡萄牙人用80,000兩白銀購買該地皮,並興建具葡萄牙風格的議事公局大樓,成為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地方政治心臟,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會和慶典,都會在此舉行。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澳門政府對大樓內外進行裝修,大樓內所有佈置均按照葡萄牙國王若昂五世王朝時代圖案樣式配置。

0-57.jpeg


   澳門市政廳大樓曾附設過多個機構,包括賈梅士博物院、書信館、法院和監獄,後均遷出。2002年1月1日,澳門民政總署成立,取代澳門的市政機構,大樓名稱也改為「民政總署大樓」。大樓地下右側是展覽廳,定期舉辦各項藝術展覽;大樓二樓設有一所公共圖書館,於1929年啟用,以葡國瑪弗拉修道院的圖書館(Biblioteca do Convento de Mafra)為設計藍本,裝潢和傢俱陳設具有厚厚的古典氣息。現在專門收藏17世紀至20世紀50年代的外文古籍,特別是葡萄牙在非洲及遠東的歷史文獻,其中不乏珍品。另外,大樓的後方有一個葡式花園,有一個渾天儀形狀的花圃,以及葡萄牙詩人賈梅士的半身像。

0-58.jpeg


    每當耶誕節來臨,民政總署大樓就會裝飾上非常美麗的燈光,當然議事亭前地也不例外,這使得這個南歐風情變得非常濃厚,令人簡直以為到了歐洲。


0-59.jpeg

鄭家大屋(鄭觀應故居)

建築特點:中式傳統嶺南民居

建築年代:約1881年

地址:澳門媽閣街側

交通: 乘公交10A、18、21、21A、28B可達。

0-60.jpeg

 

    鄭家大屋大約建於1881年,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祖屋,由其父親鄭文瑞籌建。後來,鄭家後人四散,該大屋長期沒有進行整體維修及改建工程,但建築物被完整地保存下來。文化局於2001年7月接管該大屋,並開始按原貌進行維修工程。

0-61.jpeg


    鄭家大屋,位於媽閣街側,建築範圍約4000平方米,是一嶺南派院落式大宅,建築沿媽閣街方向縱深達12-0多米,主要由兩座並列的四合院建築以及由內院連接的僕人房區建築及大門建築等組成。

    整體建築均以青磚為主要建築材料,屋頂平面為連續不斷的中式坡屋頂,建築高度因房區性質不同而有所分別,僕人房區一般為一層高之硬山式建築,有時也有可上人之平屋頂出現;主房區建築多為兩層高,間中也有達三層者。

0-62.jpeg


    建築主入口位於東北方向的龍頭左巷,為一兩層高之宅門建築,建築長13米,深7.9米。它與主建築群分離,宅門入口牆身自簷口往內退縮,上層開有窗戶、下層為入口大門,簷壁上有中式繪畫,為典型傳統中式風格,門廊內牆身上設有神龕,而天花則是西式石膏圖案裝飾。門廊內有花崗石梯級過渡至水平面稍低的主建築群空間。與傳統中國民居不同的是,主建築群各房區之大門入口與大宅入口不在同一方向,它們都面向西北,且都在同一直線上,前面有既寬且長的曬場,曬場中段有另一房門將主次建築分開,前段為僕人房區及外花園,後面為主房區。

0-63.jpeg


    兩房區之間以大內院相連。主房區主要由兩座四合院式建築組成,建築都作三進深三開間式,其間以水巷相連,建築外牆簷壁均有泥塑浮雕裝飾,而牆基則由花崗石砌築而成,建築之入口,特別是兩個主入口,都採用與宅門入口相同的處理手法,即自簷口往內退縮,與外牆身不處在同一直線上,而為表示其重要性,門框更以花崗石作材料,其中最重要之建築入口更作兩重花崗石門框設計,建築室內一般作傳統中式設計,但廳堂之位置則有別一般置於地面層的傳統做法不同,它設在二樓,整個廳堂佔據三開間一進深之空問,為一抬梁式木結構形式。

0-64.jpeg


    建築雖主要以中國形制構建,但卻處處體現中西結合之特色,其中中式建築手法主要表現於屋頂、梁架結構,建築材料簷口牆體之彩繪及泥塑淺浮雕。內院中多樣的窗戶,以及主入口自簷口往內收退的處理手法,還有趟攏門等,而西方或外國之影響則印證於一些室內天花的處理、門楣窗楣的式樣、簷口線,源自印度的雲母窗片,以及外牆之批蕩等。


0-65.jpeg

 


媽閣廟(別名:媽祖廟)

建築特點:中式傳統廟宇建築物

建築年代:初建於1488年

地址:澳門媽閣山西面山腰上

交通:,乘公車6、8、9、28B線可到達。

0-66.jpeg 

    媽閣廟為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是澳門三大古刹(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相傳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登陸澳門,在廟門前面的海灘上岸。詢問當地居民這裡是什麼地方,居民以為是問媽閣廟,故答“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譯而成 MACAU,遂為澳門的葡文名稱由來。

0-67.jpeg


    已有逾500年歷史的媽閣廟,初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的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0-68.jpeg


    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主要由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殿及正覺禪林組成。媽閣廟之建築物建於不同時期,整座媽閣廟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才初具規模。弘仁殿創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現存門楣石刻“弘仁殿”三字,旁邊之題款則為清道光八年1828年)。該殿是一座小型石殿,供奉天后。現在廟內有實物可考,而歷史最長的是“神山第一”殿。該殿供奉天后,由當時官方與商戶合資籌建於1605 年,至1629年又再重修,其門口石橫樑至今仍存初建時的石刻;媽閣廟因而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明確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保存至今時間最長的。

0-69.jpeg


   觀音閣的建築年代無從稽考,閣內現存一塊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的木匾,則觀音閣應建於此前。閣內供奉觀音。

    正覺禪林也是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供奉天后。此殿在1988年2月8日曾發生火警,後由文化局按原貌重修,至翌年2月完成。

0-70.jpeg


1874年、1875年,媽閣廟先後兩次遭受火災,造成損毀,於是由居民集資,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開始重修,至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樣子。

0-71.jpeg


    每年春節和農曆3月23日娘媽誕,媽閣廟香火至為鼎盛。四方香客雲集于此上香拜祀、叩首祈福,並舉行豐富多彩的節目助興,這時媽閣廟上紫煙彌漫,一派祥和。


編輯:Khai



瀏覽次數:2326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