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遺漏的澳門風景

發佈日期:2020 年 07 月 20 日 23:33
  • 分享至:

0-73.jpeg

     每當有人問,為什麼會那麼喜歡澳門?答案是,除了絢麗的賭場、奢華的酒店、饕餮盛宴以及繽紛不絕的活動盛事,還有一份質樸與純粹值得回味無窮。相比香港有著坦率的純粹,澳門從骨子裡流露出的那份質樸是細水長流的。

     彭浩翔藉《伊莎貝拉》一語到處澳門細水長流般的簡單純粹,“世界就像一座賭場,他們把你推進門,給你一種叫‘時間’的籌碼。”相信每個踏上澳門這片土地的旅人,手上都握著一把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籌碼。有的人習慣攢著這把時間籌碼,豪邁地Show hand(全押)在賭桌裡,有的人則一把傾灑完成那張來前制定的購物清單。當然,還有很多人喜歡把時間籌碼押在那些旅遊攻略以外的未曾被探尋的,卻又流露出澳門別味風情的地方。

     你用時間籌碼換來那些在澳門走漏的風景,感知到的不僅是澳門沉甸甸的歷史,淡淡的書卷氣,還有那來自大自然的那份少有的親切感。這一個個片段式的經歷串起一個不一樣的澳門印象,多少年之後,再翻相冊,你會興奮地告訴周遭的人,你看到了一個質樸純粹的澳門。

【介紹篇】

仁慈堂

地址:議事亭前地

交通:搭乘巴士3、5、10、10A、11、21A、26A、33到新馬路站下車,步行可達。

建築特色:早在1569年,天主教澳門教區的首任主教賈耐勞 (D. Belchior Carneiro)創立澳門仁慈堂,主要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而仁慈堂大樓建於18世紀中葉,建築物於19世紀後期加建拱廊,其工程於1905年完工而成為富有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歐陸式建築物。

0-74.jpeg

0-75.jpeg

 

     歷史: 位於議事亭前地旁邊的磚石建築物便是今天的仁慈堂大樓(葡萄牙語:Santa Casa da Misericórdia),作為澳門慈善機構仁慈堂的物業。仁慈堂昔日為澳門老居民提供了生活上的幫助,對於當時以廟會文化為主的老居民來說,仁慈堂又稱為支糧廟。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仁慈堂大樓的地下是澳門政府部門公證署的辦公室,二樓則為仁慈堂博物館,其中收藏了很多許多由私人捐出的宗教祭品,有些是早期天主教傳入中國時,由中國人製造的祭品,反映出天主教早期來到亞洲而衍生出的文化特色。值得一提的是館內最珍貴的為1662年「澳門仁慈堂章程」的手抄本,它也是本堂最早及保存最久的歷史文獻,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與此同時,我們還能看見當年創始人賈尼路主教的頭顱遺骨以及當年陪葬的十字架、賈尼路全身畫像和前白馬行醫院的銅鐘等。


0-76.jpeg

0-77.jpeg


 為何被遺漏?

 許多來過澳門的遊客,到此必遊的當屬議事廳前地,那兩旁充滿歐陸情調的建築,走在黑白碎石路上更添異域風情,360度轉一身,拍幾張,與證明到此一遊之後,馬上就被兩側的食肆和購物點所吸引。那座矗立在前地廣場一側的白色的仁慈堂,成了很多相機下的建築模特,卻鮮有人知,在這座建築內卻是書寫了澳門舊時光裡的歷史。那裡陳列有著百年歷史的展品,它絕對是不負虛名的世遺景點之一。

 

 

主教山小堂

地點:西望洋山

交通:搭乘6、9、16、28B巴士可到达

0-78.jpeg


      如果說仁慈堂是被人到此一遊,近在咫尺的忽略,那麼遠在西望洋山上的主角小堂,則是因為它的高度所產生的距離感。它驕傲的守望在西望洋山頂,似乎是永遠無法達到的地方,沒有巴士直通而上,而朝拜這樣的小堂,則需一步一個腳印從山下走上上頂。而但凡你下定決心,去領略一種高度,其過程帶來的意外欣喜必能打消徒步的疲乏。當你站在教堂前的平台,眺望是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抬頭仰望,哥特式的教堂,為一種聖神而震顫,為靈魂的靜謐而深刻的心靈洗滌。

0-79.jpeg


      歷史:矗立在澳門半島最高點之一的西望洋山上的主教山小堂又稱海崖聖母小堂,是一座向航海者的保護神祈禱的小教堂,建造這座教堂的原因基於當年執行去日本航線的葡萄牙航海者在海上與荷蘭海盜船相遇,卻未受傷害,深信是神靈保佑,許下建堂諾言以謝神思。

早在1622年建於炮臺旁,僅有一座簡樸的殿堂,山徑迂回,供在澳葡兵彌撒祈禱之用。到了1892年,附近古堡拆除後聖母堂得以逐步擴大,1835年重建後成為今天宏偉之規模。教堂建築以高聳的門樓為主體,三角形的屋頂上站立著聖母塑像,教堂右則為鐘樓,鐘樓高聳入雲,十分莊嚴肅穆。教堂左則為1935年加建的主教府。

 建築特色:教堂前的平臺盡處豎立一尊大理石雕刻而成的聖母像,聖母雙手合十,貌甚慈祥,面臨大海。平臺下有一路德聖母岩洞,循左右環抱之石階而下,即達洞前。洞內岩石嶙峋,中開拱門,內立聖母像,象徵古時聖母在法國路德城內,當眾顯靈的情景。其間正置祭壇,洞前有鐵柵圍繞,地上設有多排低矮的長石板,供教徒跪拜,懺悔。路德聖母岩洞前,空階上有一塊刻有葡文的古銅墓碑,是二十世紀初天主教澳門主教埋骨之處。

0-80.jpeg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聖母花地瑪出遊從聖母玫瑰堂出發,最後到達主教山小堂,上百名的信徒沿途唱聖詩、念禱文跟隨,熱鬧非凡。由於主教山小堂位於西望洋山上,需要步行而上的長坡有近30度,因此也常常會人遊人望而止步。事實上,倘若你從風順堂街到民國大馬路上山,一路的風景足以抵消大半的疲乏,如原為葡萄牙駐澳領事館,今為峰景酒店(1999年由政府收回,作為政府重要官員宿舍)及濠景酒店立可見到。再由西望洋斜巷上主教山(PenhaHill),經過一小段林蔭大道,莊嚴的主教府(Bishop’sPalace)將吸引你的目光。沿主教山另一面下山,可抵澳督府,到海邊欣賞象徵中葡友誼的藝術雕塑融和門(Gateoftanding)。再前行不遠,就可到聖地牙哥酒店、媽閣廟及海事博物館,結束這一段行程。全程大約只需90分鐘,卻能欣賞澳門最具代表性的歐式建築。沿途優美風光與異國風情,足以使人流連忘返。

為何被遺漏?

因無直達巴士,需要步行上山,而少有遊客登高賞景。

 

 

九澳村

七苦聖母小堂

交通:可搭乘15號巴士車終點站

0-81.jpeg


     與高密度,快節奏的澳門本島相比,路環和九澳則是那對岸全部的反義詞:低密度,慢節奏,就像一位老人,一位肚子裡藏著與整個澳門歷史相關數不盡的故事的長者。九澳村,這片澳門另一側海岸線上的土地,保留著澳門自開埠以來原住民地客家村落,換句話說,如果當年如果你不選擇在媽祖廟,西灣一帶上岸,也可以從九澳的這個地方登陸。而隨著澳門社會經濟的發展,這個古老的村落,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就連去那裡的巴士也只有長達一小時一班的15號巴士,而守護著它的,卻只有那座寧靜的聖母小堂。就這樣,你是否還願意拋一枚時間大籌碼押在這片土地上呢?九澳村的故事,是一曲唱不盡的歌,拋下的時間籌碼,感受淡淡的憂傷和那份村裡人的執著樂觀,足以讓你感嘆、感知一個不一樣的澳門。

0-82.jpeg


     澳門地圖上,九澳村毗連澳門路環島北部九澳灣,唯一的一條公路(九澳村路)穿越村里,直通九澳聖母馬路,向左轉可逹九澳發電廠,右轉可通向九澳貨櫃碼頭、水泥廠。這個只比黑沙村略大的地方確實澳門目前僅存的一個古老村落,大部分原住村民為客家人。因與市區隔絕,村民逐漸減少。村的北面為九澳灣。提及九澳村的歷史,早在明朝嘉靖本《香山縣志》就有記載:“九澳山,其民皆島夷”,即在澳門開埠前,九澳已有常住人口,那時候都是一些做生意的外國人。後來,九澳村逐漸聚居了由廣東龍川、中山、五華等地的客家人來此拓荒開地,可見九澳村确是自開埠以來保留至今的原住民地客家村落。 

0-83.jpeg

 

     歷史:七苦聖母小堂,原為九澳老人院的前身,九澳麻瘋院在1895年由澳們政府與教會合建,主要為九澳居民,包括治療麻瘋的病人家庭而建。麻瘋院由五間建築格式相同,行色相異的小屋組成,如今已經破舊不堪。位於最東面的小屋和小堂的之間有一耶穌像,教堂的北門上有一壯觀的青銅色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畫像,是一位義大利雕刻家為九澳居民創作的。教堂的北門上有一個壯觀的青銅十字架是由義大利雕刻家方濟各美斯馬為九澳居民鑄造,義大利雕刻家西奧夏江治亦曾參與建築這座教堂。麻瘋院後則有一條小路通往九澳燈塔。

    在這個原生態,古老的村落,人們為謀出路,年輕的村民多搬遷到市區居住或求學。今天的這個依然保持原生態的九澳村,透過它的古樸,讓人看到一個曾經的澳門,而守護它的七苦聖母小堂門前也是掛著一把將軍鎖,人去樓空,卻依然還能讓人感到一份曾經的聖神。

為何遺漏?

由於遠離市區,交通閉塞,生活設施嚴重落後。少有人來此。

 

 

 龍爪角

交通: 可乘搭 15、21A、25和26A號巴士在海蘭花苑站落車,往對面沿黑沙龍爪角海濱馬路步行約7分鐘即到龍爪角海岸徑入口

0-84.jpeg

     說道澳門的純粹,即簡單,親近自然,告別喧囂與煩惱,毫不猶豫選擇黑沙龍爪角,這裡有著澳門海岸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早在之前,就感嘆澳門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小的城市,在山的另一頭還藏著一座小水庫,如今被改造成各類定點戶外活動的大本營:植物迷宮、遊樂區和燒烤、野餐、野營。至於龍爪角,這個擁有霸氣又響亮名字的地方,卻是看日出日落最爛漫的必選之地之一,沿著龍爪角的步行徑,遠望盡頭是海天一色,低頭腳下是驚濤拍岸。走過龍爪角,感受澳門的海岸線不僅僅只有黑沙海灘那一段。


0-85.jpeg

0-86.jpeg

     地理位置:黑沙龍爪角海岸徑位於路環黑沙龍爪角的黃金海岸,始於黑沙海濱馬路,終於竹灣別墅群,屬於一線式的步行徑。沿途一路是那奇岩異石偏佈,海岸生態豐富。在海風吹拂,海鳥翱翔的海邊,絕對適合親子、好友同遊。親自自然,感受澳門的好山好水,沿著這條沿海岸線而建的條步行徑,空氣清新,風景盡收眼底,它是感受海邊城市日出日落的最佳地方之一,如果到澳門黑沙,絕對不能錯過這條海岸徑。

0-87.jpeg

0-88.jpeg 

0-89.jpeg

    在人們扎堆去黑沙海灘的時候,看海,另闢蹊徑去龍爪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那裡你可發現有許多奇石,如“龍爪石”、“猿人石”、“蜥蜴石”、“鷹嘴石”、“豬頭石”等等。聽說“龍爪石”和“猿人石”還有著故事。其中的“龍爪石”,在石頭上,你能見到龍爪、龍頭、龍身、龍鱗的形狀,這裡傳說,小龍因在天宮擅自偷吃原本僅供給神仙吃的蟠桃,而被玉帝貶至下凡,困在石頭內。另一方面,在龍爪角的每一次潮汐漲退,有機會看到不同海岸生物,幸運時還可看到白海豚。

為何被遺漏?

因地處轉角處,而不被人發現。


編輯:Khai



瀏覽次數:2199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