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古城墻

發佈日期:2020 年 07 月 20 日 23:45
  • 分享至:

 0-90.jpeg

    舊時澳門有許許多多街道,當這個城市的發展還沒有要求拆除他們的時候,在沙欄仔的一片房屋之間有一條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小巷,當地的居民稱之爲關前後街。這條小街可通至大三巴街。

    這條小街地處偏僻,很少有人光顧,生活在這裡的多是工人、工匠和小商販一類的華人,因此,在相當一段時間裏這條小街無人能知曉。

    但在澳門城市建設及之前,那是澳門最古老的路徑之一。居住在這裡的中國人稱之爲「大關口」,因爲它位於當時澳門的城門附近,正因爲如此,最初那裏也叫「大關口」,意思是關卡的道口。

    公元十四世紀,幅員遼闊的中華帝國由於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荒淫無度,舉國上下民衆揭竿而起進行造反,使元朝統治受到震撼。

    在衆多造反者的首領之中,有一個臭名昭著的海盜名叫馮國珍,這個人根據賄賂他金錢的多少忽而投奔一個力量稍強的人,忽而又改換門庭加入另一夥,從不自己單獨竪起旗幟。當時整個富饒的中國南海沿岸地區都是他們進行恐怖活動的主要場所。在經過很多年爭鬥之後,他終於擊敗了所有對手並且成功地佔領了首都,使得怯懦的元順帝不得不倉皇逃離,回到蒙古那個其功績昭著的先輩曾統治的地方避難。

    於是,朱元璋立即宣佈稱帝,自稱明太組,但他的名字在中國人中更爲熟悉的是朱洪武,光照史冊的明朝建立者和漢人統治的光榮復興者。

0-91.jpeg


    在當時,據中國人講,(我們無法證實這個説法的可靠性)當馮國珍被朱元璋打敗以後,便帶著他的親信和嘍囉鋌而走險,乘一艘木筏在驚濤駭浪中經歷一段航程來到與路環毗鄰的一個叫做三灶的小島上,並從此以該島為基地開始了到處搶劫掠奪的海盜生活。

    由於朝廷鞭長莫及,這些在逃犯努力組成的一個恐怖的海盜幫夥四處打劫。又因爲這種海盜行徑總是受不到懲罰,人數越來越多,並且一代一代地傳下來,直到葡萄牙人來到中國並且終於將臭名昭著的張四佬海盜隊除盡。

    過了一些年,又一些海盜團夥在西江三角洲一帶的許多島嶼出現,而當地村民為了躲避那些貪婪而又殘忍的強盜們的危害,便紛紛來到澳門城,因爲他們確信只有在澳門,他們的生命財產才能受到勇敢無畏的葡萄牙人的保護。

    但是,由於城市逐漸擴展的影響,在貿易和人口方面也有了發展,甚至連腹地的一些村落也因此而繁榮起來,村民的財富越來越勾起海盜們的貪婪欲望,他們的膽子也越來越大,虎視眈眈地威脅要將掠奪的魔爪伸進這個生機勃勃的城市。

    爲了防止海盜的突然入侵,特別是他們可以利用深夜人靜之際大著膽子從半島的北部海灘登陸,從而輕 而易舉的迅速襲擊和奪取城市。中國居民們便商定修建一堵又高又厚的城牆。於是城中所有的富商便紛紛出資,在蕭山的領導下修建這一耗資巨大的工程。

0-92.jpeg


    他們用了不到十幾天的功夫便做好了工作,又過一段時間,一座用泥磚築成的堅固城牆便把開埠初期的居民集中居住地區同半島其他地區隔離開來,從而對陸地上來的任何進攻企圖來説都堅不可摧。

    這座城牆從東望洋山山頂起至荷蘭園,然後越過紅毛山,即我們熟悉的英文名稱聖米格爾山,再沿大三巴斜坡向下延伸,那裏至今還可以看到這一建築的部分遺跡。最後到達内港的海灘。

    當這項重要工程結束時,該城牆被命名為「太平城」。這一名稱有很大意義。也預示著一種吉祥的兆頭。從此,這個城市的居民便一直生活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中。

    這座城牆有一個大門專門用於人們日常進出,以便保障其日用生活品的供應和需要。這個出入關口恰恰就在現在的關前後巷。由於這個原因,至今在漢語裏還稱之為「大關後」,同時也叫做「城門樓」。

    由於同樣的原因,另一條葡萄牙人用聖母名稱命名的街(即Rua de Nossa Senhora do Amparo)在漢語裏被稱爲「關前街」。但是,這座城牆由於澳門範圍的發展和擴大而早在很多年前就遭到破壞。當時的中國官員正是在這個地方徵收關稅,也正是因爲這個事實才稱其為「關」,即在漢語裏是指「海關關卡」。

    《澳門消息報》,周刊,第五期,1947年11月2日(翻譯:李長森)

                                                     

          ——摘自《澳門傳説》


編輯:Khai


瀏覽次數:1758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