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韻週刊丨千年龍舟競渡,藏著廣州人心裡的美好祝願

發佈日期:2023 年 06 月 09 日 12:43
  • 分享至:


廣州水網密布,百餘條河湧串起各大村落,廣府人生於水邊,長於江岸,龍舟競渡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是嶺南地區最具傳統特色、最具大眾參與性、最具傳承發展性的大眾文化之一。每當一年一度的龍船盛景到來,波光粼粼的江河裡,水鄉兒女萬眾齊心,賽龍奪錦,既是寄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美好願景,又是一代代廣州人團結奮進、拼搏爭先的精神寫照。



尋根溯源

龍舟文化源於先民水崇拜龍舟競渡記載最早見於唐代

端午將至,廣州多個村落舉行「起龍」儀式,潛龍紛紛出水,伴隨著粗獷而整齊的號子,健兒揮槳如飛,龍船跟著鼓點在水上「飛」過,這些無不在宣告:廣州已進入「龍舟時間」。彩旗迎風飄揚,龍舟鑼鼓聲響,這背後是傳承已久的龍舟文化。「龍舟文化,起源於嶺南先民的水崇拜。每年的‘龍舟景’是廣州人對水的感恩,對來年幸福生活的美好祝願。」省文化學會副會長曾應楓說。

古往今來,對「扒龍舟」的由來有多種說法,目前無確鑿文字可考。根據聞一多先生的考證,龍舟競渡最早是吳越地區古越人的龍圖騰祭祀活動。古越人伴水而居,崇龍敬龍,還將舟船製成龍形,以競渡形式逐疫祈福、攘災迎祥。隨著「扒龍舟」的風俗逐漸形成,後來又與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習俗相融合。在廣州,兩千多年來,各種傳說、典籍和民間活動聯繫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著本地「扒龍舟」的風俗。

南越王墓曾出土一件文物——船紋銅提筒,提筒腰部刻有一組船紋圖案,圖中有一艘華麗的船,頭尾高翹,船上有羽人舞蹈,槳手划槳,與現代「扒龍舟」活動相類似。


古畫里的龍船


關於嶺南龍舟競渡最早的文獻記載出自唐代李貞的《峽山觀競渡》:「峽山晴帶霞,峽水倒榴花。芳渚停千舫,寒潭浸幾家。飛舟海客度,急鼓醉人撾。何處來神女,凌波出水涯。」李貞是唐太宗第八子,被封為越王,詩中描寫了李貞在東莞峽山觀競渡的情形。

五代十國南漢時期,廣州城內的西湖就有端午龍舟競渡的活動。南漢後主劉鋹當年在廣州城西疏濬「玉液池」,每年五月初五,宮人競渡其中。

海珠區小洲村古稱瀛洲,傳說小洲龍船的扒手們有一絕活——起橈花。「扒龍舟」時,扒手將橈深深插入水中,突然發力將橈的尾部向後一挑,橈邊的水隨即向上彈跳而起,水花化成顆顆水珠四散落下,散落在整條龍船上,如煙如霧,煞是好看。加上小洲龍船速度極快,整條龍船就像駕著雲霧飛馳,讓觀眾不由得歡呼喝彩。南漢國主劉龑外出遊玩時正好目睹這一絕技,忍不住連聲叫好,大筆一揮,為小洲龍船寫下「瀛洲飛龍」的封號。

南宋時期,廣州的端午賽龍舟活動更加精彩。廣東首位探花李昴英《水龍吟·觀競渡》中有「一聲雷鼓,半空雪浪,雙龍驚起」之句,生動描繪了龍舟競渡的盛況。

到了明清時期,民間的端午節賽龍舟活動已很普遍。嶺南文人這樣描寫當時龍舟競渡的盛況:「粵人習海,競渡角勝,而大舟比常制猶異,十餘年始一舉。船廣可三丈,長五之。龍首至尾,金光奪目,迭彩如層樓……」透過這些文字去想象當時「扒龍舟」的畫面,的確十分精彩。


19世紀廣彩繪海珠炮台龍舟圖盤


起龍採青

「老龍」出淵全場歡聲雷動「畫龍」「採青」祈願龍馬精神

廣州的龍舟活動主要有幾個步驟:起龍、採青、招景、趁景、賽龍、藏龍和散龍,環環都有民俗上的講究。每個儀式舉行當天,很多村都有聚在一起吃龍舟飯的習俗,加上外出應景和招景,吃「龍船飯」的風俗會貫穿整個月。

如果說浪遏飛舟、百舸爭流是端午龍舟活動的高潮,那麼起龍儀式就是系列龍舟習俗的開端。每年農歷四月初八,人們將去年端午節後沈入湧底的龍船起出,俗諺謂「四月八,龍船透底挖」。


龍舟飯


泮塘四百餘歲老龍「出圈」

5月26日(農歷四月初八)上午9時,荔灣泮塘,龍船鼓咚咚響,彩旗迎風飄揚,村民們抬著旗幟、燒豬、祭品、龍船鼓等,從梁家祠出發,浩浩蕩蕩走向荔灣湖內的「龍船竇」。阿嫂們點燃香燭,十位長者祭拜祈福,寓意「十全十美」,隨後將齋菜散入水中獻祭。

傳統祭拜儀式後,40多名壯漢跳入湖中,先將積壓在龍船艙內的泥沙掏出,隨後合力搖松龍船底的泥漿,抽起龍身,再將裡面的積水舀出,龍船隨之慢慢浮出水面。岸上市民遊客歡呼助力,4艘龍船在眾人合力之下順利「出水」。住在泮塘五約的權叔告訴記者,400余歲的仁威老龍雖歷經修補,但船身仍保留了400多年前就有的部件,實在是難能可貴。

為何龍船能保存數百年?原來,傳統龍船多數用坤甸木製成,材質硬重、強韌耐腐、抗蛀力強,且不怕潮濕,浸於水中會越發堅韌。坤甸木忌風吹日曬,濕泥能隔絕空氣,便於保存龍船。所以,「扒龍舟」結束後,必須將它深埋於河沙之下。

龍船「起來」後,先是清淤泥,檢查船身是否有爆裂或變形,然後再「緊龍筋」(用一塊薄木板,抵在船頭與船尾之間),接下來是上油。其實,此時它還不能被真正稱為「龍船」,因為龍頭、龍尾還存放在祠堂里。要通過「請龍」儀式,龍頭、龍尾才真正和「龍身」會合。

獵德「花龍」寓意「龍馬精神」

往年農歷四月初八才是「起龍」日,今年,大家都非常期待和龍船見面,所以獵德村今年二月初二就「起龍」了,比往年整整提前了兩個月。村民李偉時說,由於龍船長期藏在水下,可能需要修整、打磨、上色,因此,今年提前「起龍」,就是為端午「扒龍舟」做充分準備。「大家都很興奮,洗龍船也洗得特別賣力,三年沒扒(注:粵語‘划動’),個個手癢癢,準備在今年端午節大展身手。」



「起龍」後,村民首先將龍船清洗乾淨晾乾,並將原有的底色圖案盡數擦去。做好準備工作後再塗上底色,完全覆蓋原有底色和圖案,每塗完一次,要待乾透才能進行下一次,基本上要塗三次才算「合格」。底色乾透後,這才開始畫花。5月22日下午,記者在獵德湧畔看到獵德的「花龍」和「五色龍」被固定在岸邊,居民手持顏料模具,為龍船畫花。

李偉時說,獵德龍船以「紅龍」「花龍」「五色龍」為主。過去,獵德村分三個片區,在各村確定自己的龍船之初,要先到各自供奉的廟宇拜祭,才能確定龍船船身的顏色。紅龍供奉在天後宮,五色龍供奉在華光廟,花龍供奉在龍母廟。在廣州,「花龍」一般只有獵德和文衝才有,「花龍」的底色和花紋因各村而異,獵德的「花龍」為紅底。

龍船上的圖案也大有講究。李偉時說,龍船的船頭船尾畫上白馬,寓意「龍馬精神」,船身畫的是八仙過海的仙家之物,此外還畫了獵德種植的嶺南佳果,如荔枝、石榴、馬蹄、蓮藕等。可見,龍船不僅沈澱著獵德村民的鄉愁,還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如今,龍舟競渡已成為聯結海內外鄉親的紐帶。2018年,獵德龍舟競渡曾吸引近十萬人前來觀看。其間,不少海內外獵德人回到古村,登船競渡,再在祠堂里吃上一頓「龍船飯」。「獵德人熱愛龍舟運動,這背後是一種龍舟精神:一群人就像一個人,做到‘一條船、一顆心、一個方向’,同舟共濟。」獵德村的「外來媳婦」陳慧君說。

此外,龍船沈睡了一年,要辦一個儀式讓它「神清氣爽」,所以第二個儀式是「採青」。這個儀式往往在農歷四月廿八前後進行,擇吉日採一把青苗進行拜祭儀式。「採青」儀式前,還要採摘新鮮的龍眼葉(代表生猛旺盛)、柏枝(代表長青)等祭祀品,然後將紅布扎成的彩球掛在龍頭上,討個好彩頭。「採青」儀式結束後,就可以正式「扒龍舟」了。

招景趁景

各村龍船探親巡遊禮儀周全和睦四鄉

端午節不僅是一個氏族、一座村落的節日,還是「大家」的節日。而划龍舟,即粵語俗稱的「扒龍船」,不僅是一個傳統節慶活動,還是一場團結宗族、敦親睦鄰、祈求豐收的盛大儀式。對村民來說,比過年還熱鬧。

拜訪紅帖貼滿牆

家住泮塘五約的暨伯告訴記者,每年五月初五,佛山南海鹽步老龍都會到荔灣探望「契仔」,荔灣茶滘、坑口、南澳、坦尾等村龍船也會來「走兄弟」。五月初六,泮塘龍舟會到鹽步探望「契爺」,到荔灣區坑口、茶滘、葵蓬等地方「省親」。

每年農歷五月初一到十八,各地村落或本村祠堂根據這年的潮汐,確定好「龍船景」(龍舟互訪、親友交流聯誼的匯聚點)的時間,由村中父老向兄弟村落髮「龍船帖」,定好日期,划龍舟過來探親,此舉便是「招景」。招景是體現一條村經濟能力和「朋友圈」的特殊儀式。有人緣的村落,應景者眾。紅色的龍船邀請柬、龍船拜訪帖能貼滿滿一牆。

若兄弟村、老表村接到邀請後欣然接受,就是「應景」,派出龍船前往探訪,稱作「趁景」。這時河湧兩岸,鑼鼓喧天,男女老少沿江沿河觀看龍舟表演。

「趁景」是表演的時刻,也是眾龍船手狂歡的時刻。數十上百條龍船從四方駛來。裝飾一新的龍船,此時競的是「靚」,「小至龍船上的標旗、羅傘裝飾,大至龍船頭、旗手的姿勢、鼓手的身材、橈手的技藝」,鼓手打起花式鼓點,鞭炮手把鞭炮「燒」得煙霧瀰漫,震耳欲聾。在趁景游龍時,龍船上的人都要盡力表演各種技巧。如鼓手會敲出不同的花色鼓點,炮手將鞭炮放在用鐵絲編織的兜架中,不停地燃放鞭炮。


591歲鹽步老龍出水


「龍船飯」講究好意頭

《廣東新語》中有這樣的描述:「歲五六月間鬥龍船」,龍船「得勝還埠,則廣召親朋燕飲」。這種宴飲,珠三角人稱為食「龍船飯」。有些村一次「招景」龍舟多達六七十條,2019年農歷五月初三,從四鄉前來車陂「趁景」的龍船多達200多條,擺設數百圍宴席的「龍船飯」,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趁景後的「龍船飯」是重頭戲,白切雞、燒鵝、鴻運燒肉、發菜伴蠔豉等各色菜式令人垂涎。其中,最少不了的是一道簡單小炒——龍船丁,用豆角粒、辣椒圈、咸蘿蔔、花生粒四樣材料炒制,可以幫助剛從河水中出來的龍船隊員們祛濕。吃飯時,老人們也會念出好意頭:「吃完龍船丁,添子添丁多福氣。」


龍潭村龍舟


招景趁景禮數周全

鄉間流傳著一句話,「平常是冤家,龍船節吃個餅笑哈哈」。意思是,平時有摩擦的鄉村,在端午節期間,只要來了龍船探親,都要招呼過來吃個龍船餅,讓往日結怨隨江風而去。

熱鬧背後,藏著種種禮數。曾應楓介紹,龍船相互行禮的方式稱為「擂鑼」,若龍船在江河上相遇,雙方的鑼鼓手會密密地打擊鑼鼓,互相來往划個兩三個來回才分道揚鑣,以示友好。

來「趁景」的龍船扒到村口,要擂鑼打招呼,作為主人家的村子,則必須在岸上安排一人擂鑼回應。龍船扒過兩個來回後,主人家會上船捂鼓,請客船的客人上岸飲茶吃餅,但龍船要扒第三個來回才能上岸。客船離開同樣要扒上三個來回,主船要送客船到湧口。

賽龍奪錦

飛龍競速爭先勇奪標鬥靚鬥威情誼更綿長

賽龍,是龍船節里最激動人心的時刻。龍舟競賽,是意志的角逐,是毅力的較量,也是團結合力的大比賽。為在6月17日舉行的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上奪標,眼下,參賽村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不僅挑選了不少村中青壯年好手,還要請教練,每天下午練習兩三個小時,練足一個月。

「房東」苦練待競渡時顯身手

近日,「廣州房東半夜還在練習賽龍舟」的消息在社交媒體刷屏。記者走訪廣州市各龍舟文化深厚的村落看到,當地居民都在積極訓練,立志要在龍舟競渡、招景應景的時刻大顯身手。

驕陽似火,在珠江上訓練的獵德龍舟隊隊長李志峰揮汗如雨,他說:「我們有130人報名參加今年的龍舟賽,每天都要訓練兩小時。」

時間已超過晚上十點,烏湧兩岸圍觀的人群漸漸散去,黃埔街的龍舟停泊在岸邊,隊員們已然力竭,四周安靜得能聽到喘息聲。張藝瀚從船尾跳下來,高興地在朋友圈發出「打卡下班」的動態。23歲的張藝瀚是龍舟隊裡最年輕的隊員。過去的一個月里,幾乎每晚吃過晚飯稍作休息,張藝瀚就來到烏湧的龍舟訓練地點準時「打卡」訓練,除非遇到特殊天氣。

划龍舟訓練十分艱苦,只要看看橈手那雙布滿血泡的手,就會明白個中艱辛,但為了「奪標」,這完全值得。


石溪村的隊員開展龍舟集訓。


鹽步泮塘「父子龍」鬥龍反結契

待到龍舟比賽那天,號令一響,一艘艘龍船就會像一支支離弦之箭般向著江面射去,「嗨嗬!嗨嗬!嗨嗬……嗬!!!」鑼鼓聲、吶喊聲、鞭炮聲震天動地。開始是群龍並進,爭先恐後,橈手們手起槳落,前俯後仰,龍船逐漸加速,好似騰離水面,如蛟龍騰飛水上,向著竪起的錦緞標旗衝去。兩岸人山人海,吶喊助威。群龍競速,抵達終點後,搶標手便著力搶奪一些象徵勝利的標誌物,如「福字」「燒豬」等,所以龍舟賽也叫做「搶標」。

扒龍船爭到第一是最讓參與者自豪開心的事,鬥船時,有人會專門放一塊老姜在龍船上,每當別人問起,村民總會大聲答道:「廣東話說夠姜,夠辣夠威夠強唄!」村中的龍舟贏了,不僅吉利,而且證明當地人很「威」,「夠辣」,很有能力,還會給村民帶來一種共識:只要大家齊心,賽龍舟就可以奪錦。清代番禺沙灣人何博眾、何柳堂等有感於當時當地「扒龍船」的盛況,創作了富有嶺南特色的廣東音樂《賽龍奪錦》,流傳至今,成為廣東音樂的經典之作。

賽龍也是友誼的橋梁。佛山南海區近六百歲的鹽步老龍,便是在明朝萬曆年間的龍舟賽中與廣州荔灣泮塘五約龍船結緣。相傳鹽步龍舟與龍舟「後生仔」泮塘小龍同場競技,就在鹽步龍舟即將奪標之際,泮塘龍舟上的一個小伙子忽然飛身奪得錦旗。按規則,奪得錦旗者為勝方,於是泮塘小龍以冠軍的名義領取了燒豬美酒等獎品。但是泮塘村裡的老人們認為鹽步龍舟划得更快,應將獎品送回鹽步。鹽步人執意不收,最後,泮塘小龍便與鹽步老龍結成「契仔」與「契爺」(注:粵語意為義父義子)。南海鹽步、荔灣泮塘兩村友好結契400多年的故事,成為龍舟文化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段古。

廣州龍船不止於在市內與兄弟村競渡、邀請兄弟省份舉行比賽,也邀請國際友人共賽。廣州還定期在珠江河面上舉辦國際龍舟邀請賽,來自世界各地的龍舟運動員、愛好者都齊聚珠江,獻上一場精彩的比拼和展示。


藏龍散龍


龍身潛塘泥越養越黑亮食過「龍船飯」龍舟精神代代傳

端午節後,最晚到農歷五月十八,各村陸續開始「藏龍」。龍船的船頭、船尾和船身是分開保存的,船身一般藏在水里(河道的泥下),龍頭、龍尾則供奉在祠堂里。鄉民藏龍船,要在河道里先用沙包圍成一個龍船坳,將龍船推進去,用沙包封住四周,在坳裡面插幾根竹子,再把龍船上的活塞拔開,讓船身沈入水中,也有的用沙包壓沈龍船,將其藏於水底。以前,龍舟的船身多藏在河塘的淤泥中,以防乾裂。也有一說,最好的藏龍地點是樹下,且一定要是岸邊多樹的地方,這樣落葉才會多,泥土中的養分也會更多。

一年龍舟盛事的結束以「散龍」為標誌,大家拜祭之後,將龍船標(即旗幟)送回祠堂存放,並聚在一起吃當年最後一頓「龍船飯」,等待下個端午到來。

對如今的「老廣」而言,龍舟文化更像是村落、宗族之間的凝聚力之依託。而一期一會的龍舟賽,一聲聲震撼人心的龍舟鼓,將飄散的鄉情再次歸攏。

「龍舟文化就是水的文化。它是人們與自然、與水的和諧共處,這種力爭上游、不斷奮進的龍舟精神值得我們傳承與弘揚。」曾應楓說。

在龍舟文化熏陶下長大的水鄉兒女,龍舟情懷代代傳承。楊兆堅上下三代人都是「扒仔」。「每逢端午,爸爸扒龍舟,我們小朋友就追著龍舟跑。」楊兆堅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他與兒子一起參加「沙溪景」傳統龍舟比賽,最終奪冠,這是海中社區52年來第一個冠軍。「當時兒子14歲,我們父子同舟共濟,齊心奪錦,非常難忘。」李凱帆是土生土長的泮塘人,從小聽著村裡流傳的民諺‘四月八,龍船透底挖’長大,「團結奮發、頑強拼搏的龍舟精神激勵著我。」

話你知

今年龍舟訂單火爆

「廣州龍」又長又快有乾坤

作為廣東最古老的龍舟製造基地,番禺區上漖龍舟製造基地已有140多年歷史。上漖龍舟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龍舟世家船廠負責人黃劍挺告訴記者:「2023年春節前訂單就都接滿了,目前船廠的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兩倍多。」

標準龍舟(15米長比賽用龍),重約800公斤;傳統龍舟短的約20米,可容40人;長的48米,可容84人,以往最長的龍舟長達50余米,可容百人。最傳統的龍舟多數用坤甸木製作,一般重3到5噸,經久耐用,亦不怕浸在水里,小心保養的話可以放上幾百年。近年來流行用杉木和柚木製造龍舟,材質比較輕,能扒得更快,但不容易保存。杉木龍舟只能懸掛在通風的地方,耐用性遠不及坤甸木龍舟。黃埔南灣村等地逐漸採用新的存放方法——在河湧附近修建亭子或鐵皮木棚,將龍舟吊在空中,用塑料布包裹住,需要參賽時便洗淨抹上豬油。


番禺區上漖龍舟製造基地

龍船師傅在為一條龍舟上漆。


上漖所造的龍舟被公認為「樣式好、密度高、划得快、夠堅牢」,這與龍舟匠人黃寮早期進行大膽技術改良創新及傳承者對工藝品質的完美追求密不可分。「以前的龍舟最多只有20多米長,廣州龍之所以可以做到40多米,是因為採用了我們特有的掌口技術。」黃劍挺說,其太公黃寮發明瞭掌口技術。上漖龍舟的掌口密,容不下一根頭髮絲,還不會散口和裂口,最神秘之處是坤甸木與坤甸木之間不利用任何黏合物質,靠人工鑿出各種規格的咬口,再仔細地磨平、拼接。

不同水系龍舟有長短

龍舟頭還有「雞」「狗」之分

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曾應楓說,廣州地區龍船景有東江西江之分,龍船形制也因此分為東江水系和西江水系,這是龍舟文化流傳的不同形式。西江水系的龍船細長狹窄,龍頭造型簡潔,遠看似「雞公」,內行人稱這種龍船為「雞公頭」;適合在珠江東部水系划行的龍船,則稱為「大頭龍」,俗稱「大頭狗」,「大頭狗」的龍頭造型比較寬闊。

龍船頭造型千姿百態,根據各地風俗而定。有的威武雄壯,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雙角,有的獨角;有的有鬍鬚,有的沒有。龍頭、龍尾大多用整塊的樟木雕刻而成,平時放置在祠堂中,只在競渡前才裝上。龍頭多染成紅色,稱「紅龍」;也有塗黑色或灰色的,稱「黑龍」或「灰龍」。有些地方的龍船還講究龍頭龍尾的顏色搭配,一定要紅頭綠尾。番禺大嶺村的龍舟「白橈」赫赫有名,除了橈是白色,龍舟的龍鬚也是白色的,因此被稱為「白須公」。游龍龍頭有龍角、龍鬚、龍珠,裝飾味較濃,而專用來比賽的賽龍,龍頭則根據需要減輕重量,顯得小巧輕盈。龍頭的鬍鬚亦有講究,如有一定歷史的龍舟,俗稱「老龍」,配長鬍鬚,但有黑須、白須之分。而賽龍為了表現威猛,其龍頭多做成如張飛般的短須,俗稱「牙擦須」,意為自信、張揚、爭第一。

廣州市有關部門從1953年起,組織龍舟比賽或表演,參加活動的龍舟數量逐年增加,至1961年有60艘,每年端午節,龍舟比賽賽徑多是從二沙頭至海角紅樓。那時的珠江河上鑼鼓喧天,浪花飛濺,兩岸觀眾雲集,萬人轟動。1980年起,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1994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把「廣州端午節」定為「廣州龍舟節」,廣州龍舟競渡賽升級更名為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來自全國各地,乃至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龍舟在珠江上蕩舟參賽。2008年,廣州「扒龍舟」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推薦申報廣州扒龍舟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起龍

農歷四月初八

舉行祈福儀式,將埋於河湧池塘的龍舟挖起,清淤、緊龍筋、上油、裝飾,把龍舟和龍頭龍尾重新加添色彩,整理羅傘旗幟。

採青

農歷四月廿八前後

採摘禾苗、龍眼葉、柏樹枝等植物枝葉,並用紅布捆綁在龍頭、龍尾、羅傘、神龕等龍舟物品上,並舉行祭拜儀式。

招景

農歷五月初一到十八

由村中父老向兄弟村、老表村發「龍船帖」,約定好日期,划龍舟過來探親,此舉便是「招景」。

趁景

農歷五月初一到十八

兄弟村、老表村的龍舟四面八方匯聚一起聯絡感情,只表演技巧不論名次,喝龍船茶、吃龍船餅、宴龍船飯。

賽龍

龍舟競渡又叫鬥標,得勝者可獲賞全只燒豬、燒酒等。

藏龍散龍

端午節之後,最晚到農歷五月十八

挑選吉日將龍船的船頭、船尾和船身分開保存,船身一般藏在水里(河道的泥下),龍頭、龍尾則供奉在祠堂里。然後,村民聚在一起吃當年最後一頓「龍船飯」,等待下一個端午到來。




瀏覽次數:645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