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丨求文運「半塘」改「泮塘」 尋雅致「五瘦」變「五秀」

發佈日期:2023 年 03 月 17 日 19:03
  • 分享至:

泮塘很老,有著至少九百年的歷史;泮塘位於中山八路、龍津西路、荔枝灣路與荔灣湖圍成的區域,自東向西分布著首、二、三、四、五約,其中五約村落形態保留最為完整。

從水鳥低飛、荒無人煙的沼澤變成「煙水十里、荷塘處處」的田園,再漸漸擁有「十里紅雲、八橋畫舫」的繁華綺麗,直至今日車水馬龍的現代都市,泮塘的變遷為「滄海桑田」寫下生動注腳。


水上花市,裝點泮塘。


尋蹤

廣州郊西,自浮丘以至西場,自龍津橋以至蜆湧,周回廿余里,多是池塘,故其地名曰「半塘」。——屈大均

週末的夜晚,泮塘五約直街,東邊一座坡頂青磚屋裡傳來電吉他、架子鼓聲,一場小型搖滾音樂會正在這裡舉行……這是泮塘五約3月舉行的文化活動之一。古村西邊,距青磚屋只有幾十米處,荔灣湖邊上的一個小廣場上傳出「咚咚鏘、咚咚咚咚鏘」的聲音,幾名學生正在村裡「叔伯」的指點下練習醒獅技巧;老樹下,幾位村民耍起了祖輩相傳的蔡李佛拳……每週五晚上練習舞獅,週六晚上練習武術,泮塘五約醒獅隊每周訓練兩次,風雨不改。


掩映在一片綠色中的泮塘五約入口,頗為古雅。


九百載仁威古廟 記錄村史

四百歲泮塘老龍 赫赫有名

若是早上來到泮塘五約三官廟舊址,定會遇到李聲權,今年80歲的他被大家呼作「權叔」。每天早上9點左右,權叔準時出現,把茶沏好,坐在板凳上和街坊們談天說地。如今,三官廟早已不復存在,舊址現在是古村專門存放舞獅、龍船用具的地方,牆上還寫著「石井人民公社西郊大隊泮塘第三生產隊」幾個大字。權叔指著牆上象徵友誼的黑綢標旗告訴記者:「泮塘老龍400多歲,它的‘契爺’南海鹽步老龍已有580多歲,兩龍結契已超過460年。」端午節,作為「契爺」的佛山南海鹽步老龍舟總要到泮塘「探親」,作為「契仔」的泮塘龍舟一早就會耐心等候,次日,「契仔」泮塘龍舟及其醒獅艇還會回訪「契爺」。

權叔帶著記者來到三官廟旁的大榕樹下,「五約以前是水鄉,河湧從西面珠江流入五約,這裡是河湧轉彎處,為了五約不受水患災害,先祖在這裡立了一對石獅子‘鎮水’。」石獅子勾起了權叔對水鄉風情的回憶:「以前這裡整片都是村民停船的地方,村民去大坦沙都是坐船。五約有很多埠頭,像三官廟埠頭、土地祠埠頭、八巷埠頭、大祠堂埠頭等,這個埠頭就叫石獅頭。直到20世紀50年代前期,潮水上漲時,還會有船來埠頭賣米、賣柴、賣雜貨,他們會上岸叫賣,喊著‘買米就來石獅頭’。」20世紀70年代蓋湧的時候,石獅子沒了,前幾年微改造時,村民們重修了石獅子。

新春醒獅大拜年、水上花市、三月三北帝誕、五月五扒龍舟……這些傳統民俗是老一輩泮塘五約人如數家珍的「家底」。權叔自己也記不得究竟為多少人講解過泮塘歷史。他說:「只要有人願意聽,我就願意講,不管他們是從哪裡來的。」

「約」最早是一種鄉村組織的名字,是村民的聚居點,相當於一個自然村落。泮塘自東向西分為首、二、三、四、五約。首約在華貴路橋頭一帶,二約在逢源路寶盛園後面的馬基湧一帶,三、四約連成片,三約位於龍津西路與逢源路交界處,四約靠近泮塘路,兩者以鄭巷和公壽里為界,五約則與四約隔著仁威廟西旁巷,靠近荔灣湖公園。如今,泮塘的首、二、三約大多已拆遷改造,四約還有些小巷和舊民居,五約的村落形態保留最完整,也是原居民最多的聚落。

水鄉村民信奉水神並建廟宇祀之,西關著名的有南海西廟、仁威廟、三官古廟等。泮塘何時開村並無史料記載,人們通常以仁威廟的歷史來推斷。據《續修南海縣誌》記載,仁威廟始建於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由泮塘村民自發捐籌建設,這也成為泮塘至少九百多年村史的出處。

泮塘附近(今文昌路)還曾有過一座南海神廟。當時,位於廟頭村的南海神廟是東廟,而泮塘附近的南海神廟是西廟。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的《題南海東廟》中寫到「大海更在小海東,西廟不如東廟雄」的詩句。在《廣州府志》中也能找到有關南海西廟的記載。西廟的規模雖然不及東廟,但一年一度的南海神誕時,這裡的歡騰熱鬧並不遜於東廟。鴉片戰爭期間,西廟被毀壞。

三官古廟建於清初。每當農歷十月十五日為「水官」誕辰,往廟上香之鄉民甚眾,敲鑼打鼓,舞獅炮仗,炷香膜拜,成為泮塘風俗景觀之一。


仁威古廟的屋檐裝飾十分精美。


多有池塘窪地 本名「半塘」

為求文運昌盛 改稱「泮塘」

如今的泮塘路不到400米,但古時泮塘很大。據《西關地域變遷史》研究,古時廣州城西郊外是一片汪洋池沼,由於珠江泥沙沖積,唐朝以後才開始逐漸成陸。這片區域地勢低平,多半為池塘、窪地,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里寫道,「自浮丘以至西場,自龍津橋以至蜆湧,周回廿余里」的一大片區域被約定俗成地稱為「半塘」。

那麼,「半塘」緣何又變成「泮塘」?廣東地方史志專家陳澤泓在《荔灣故事·泮塘文史》中考證,明清時期,「半塘」「泮塘」「泮溪」通用,到了清代中後期,「半塘」的稱呼越來越少見,「泮塘」二字佔了上風。原來,古代學宮內的半圓形水池被稱為「泮水」,進入學宮又稱為「入泮」,鄉民將「半塘」改為「泮塘」,是期望本地學子「入泮」成才,祈求文運昌盛。

位於泮溪酒家對面「雲津苑」內的文塔,相傳也是泮塘村民籌建。文塔建於何年,由誰建造,其實並無文字記載。住在這一帶的老人家都說,此塔建於明末清初。泮塘確實不斷出現文人雅士。重修過的五約亭有一副石聯——「門接水源朝北極,路迎金氣盛西方」,是村中清朝進士黃其表的字跡。林則徐曾邀請黃其表到虎門監督銷毀鴉片。清代中期,拯救百萬小兒的醫家邱熺曾在泮塘建唐荔園。這個兩百多年前的「科考落榜生」,偶爾在澳門接觸到了「牛痘」之術,毅然改行從醫,為兒童接種牛痘。他還孜孜不倦,著書立說,終成「南粵種痘第一人」。此外,粵曲「星腔泰斗」李少芳故居在洋塘直街74號,嶺南派漫畫家李凡夫也是泮塘人。

造園

紅塵筆罷晏紅雲,二百餘載荔子繁。十國只想漢花塢,晚唐誰憶咸通園。——阮元

五代時期, 南漢國的國主在此修造花塢。清代中後期,這一帶更是「紅雲十里、八橋畫舫」,名園薈萃,遂成勝景。

泮塘有美景,更有美食。舊時泮塘多水田,盛產蓮藕、慈姑、馬蹄、茭筍、菱角。它們也被呼作「泮塘五秀」。泮塘馬蹄粉曾大量遠銷海外,大名鼎鼎的泮塘馬蹄糕晶瑩通透,是廣州名點之一。

南漢時泮塘是劉王花塢 清代成嶺南名園薈萃地

古往今來,泮塘經歷了江海連天到園林興旺的變遷,在古代,上至朝廷官府,下至鴻儒巨賈,在此聚土為城,開林造園。

「泮塘」之名,最早見於南宋文獻

唐朝以後,由於珠江泥沙沖積,這裡多數為窪地,河湧縱橫。真正在泮塘大興土木的,是五代時期南漢國的幾任國主。南宋中期的一部地理總志——《輿地紀勝》提到了南漢末代帝王劉鋹的花塢——「劉王花塢」,書中寫道:「劉王花塢,乃劉氏華林園,又名西御苑,在郡治六里,名泮塘,有桃、梅、蓮、菱之屬。」這是關於「泮塘」二字最早的記載。

南漢國的歷史只有短短五十餘年,但宮苑的奢華遠超我們的想象。宋滅南漢後,宮苑被焚毀殆盡,但西園地區(今泮塘、荔枝灣一帶)並沒有變成一片廢墟。整個宋代,荔枝灣仍然是廣州城外的風景區。


泮塘五約公共空間內的手繪牆。


清代嶺南第一名園建在此處

到了清代,泮塘作為半陸半溪的水鄉,荔枝種植業達到鼎盛。用清代文人熊景星的話來說:「居人以樹荔為業者數千家……紅雲十里,八橋畫舫,遊人萃焉」。於是,泮塘附近的西關湧也開始被稱為「荔枝灣」,也就是現今所見的新荔枝灣。清代中期,廣州一口通商。泮塘緊鄰十三行,許多富商巨賈先後在此建起了唐荔園、海山仙館等名園別墅,使泮塘成為嶺南名園薈萃之地。

清代嘉慶年間,廣東名醫邱熺在荔枝灣墨硯洲鄭公堤處建造了一座遍植荔林兼備竹亭瓦屋的園林,取名「虯珠園」。道光初年,兩廣總督阮元之子阮福與遊人來游,認為該園佈局巧妙,景致優美,足以與唐代荔園相媲美,特題名為「唐荔園」,並寫下了《唐荔園記》一文。清代畫家陳務滋當時也為「唐荔園」畫過兩幀圖卷,畫中的荔枝灣河網交錯,荔林密布。

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後,唐荔園盛極而衰,被當時的富商潘仕成買為園宅,並建成嶺南第一名園——「海山仙館」。這座「紅蕖萬柄,風廊煙漵,迤邐十餘里」的私家園林極盡奢華,主人潘仕成是晚清年間廣東最富有的鹽商。海山仙館內有一湖,方圓近百畝(約6.7公頃),湖上種滿荷花,園內古木參天,廣種荔枝。這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而「荷花世界,荔子光陰」是最得大家歡心的風景。潘仕成晚年時,因經營鹽務出現巨大虧空,被抄了家,海山仙館漸漸變成斷瓦頹垣。後來,在其故址上,一些富商名流與知識精英先後蓋起了彭園、荔香園、靜園、夏葛女醫學堂、端納護士學校等園林與學校,對廣州的文化傳承與新學普及貢獻甚巨。

隨著20世紀抗日戰爭的爆發,荔枝灣名園灰飛煙滅,消失無跡。到了20世紀40年代,河湧遭受工業污染,荔枝灣更是不見往日風光。

昔日名園已無法尋覓,但今天位於泮塘地區的荔灣湖公園則為市民帶來最具嶺南水鄉特色的風景。荔灣湖公園由橋堤相連的小翠湖、玉翠湖、如意湖、五秀湖組成,園內有八亭、八橋、四廊、三廳、一軒、一閣,綠樹盈盈,碧波潺潺,曲橋臥波,湖渡輝映,柔美又不失硬朗。

每天早晨都有不少人前來此晨運、唱粵劇,不少遊客還乘坐花船遊覽荔灣湖。每逢端午節,市民遊客還可在荔灣湖畔觀賞泮塘鄉民精彩演繹的龍舟競渡。

昔日「泮塘五秀」味鮮物美 今有爽滑馬蹄糕遠近飄香

從荔枝灣湧至中山八路口,泮塘路美食街兩側商家雲集,既有向群飯店、食豐收、鴻華美食和御品名店等本地特色老字號品牌以及國家級五鑽酒家——泮溪酒家;又有凌記、開記甜品等性價比高的地道小吃店,是聲名遠播的西關美食老饕打卡地。

「泮塘五秀」聲名遠播

翻閱泮塘的前世今生,美食與泮塘早有緣分。被稱作「泮塘五秀」的「蓮藕、慈姑、馬蹄、茭筍、菱角」味鮮物美,一直非常有名。

關於「泮塘五秀」的移種地,民間有一個傳說:相傳,禪宗祖師達摩於大通元年(527年)來到廣州後,在登岸地「西來初地」(即今華林寺一帶,是泮塘邊緣地帶)種了蓮藕、荸薺、菱角、茭筍、慈姑,並以五缸米養著。後來,西禪寺的一位老僧將「五秀」移入寺內池塘種植,並成為殿前供奉的蔬果品,稱為「五仙果」。其後,西禪寺的方丈無量禪師將「五秀」送給泮塘人種植,喜獲豐收,人人都稱贊味鮮物美。「泮塘五秀」從此美名遠揚,前來購買的人絡繹不絕。

蓮藕、荸薺、菱角、慈姑、茭筍在煮食過程中須落足油水,故而原來被稱為「五瘦」。那麼,後來為何又被稱作「五秀」?這裡邊又有個故事。據說,清代初期,有幾個文人到泮塘看龍舟競渡,曾問當地的村民沼塘里種的是什麼,村民說是「五瘦」。那幾個文人便說:稱作「五秀」,豈不更雅致?「秀」與「瘦」在粵語中同音,從此,「五秀」的名稱便叫開了。

為什麼「泮塘五秀」遠近聞名?究其緣由,舊時西關泮塘的水田泥土分外豐厚肥沃,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又因「五秀」皆為水生植物,外表質樸無華,但味道鮮美甘爽。即使遭遇洪澇,五穀失收,「五秀」還是能因水多而豐收,救鄉民於危難,成為旱澇保收的「佳果」。


馬蹄糕。


泮塘馬蹄糕味道「超正」

說起泮塘美食,不可不提馬蹄糕。大名鼎鼎的泮塘馬蹄糕晶瑩通透,軟滑爽口,且有春夏保肝、秋冬養陰的功效,是廣州名點之一。

20世紀40年代,泮塘李氏後代李文倫、李聲鏗兩人合資在泮塘村口架起木板,搭起一個酒家,取名「泮溪酒家」。酒家開業第一天,李文倫、李聲鏗首蒸兩盆馬蹄糕。其中一盆生磨馬蹄糕,在食點中名列榜首,名曰:「泮塘馬蹄糕」。嶺南知名畫家李德尊與李文倫為幼時好友,曾同居於泮塘,也被邀請回鄉參加開業典禮,他當場作了一幅稱贊馬蹄糕的漫畫,懸於泮溪酒家大堂,引來不少食客。從此,泮溪酒家遠近聞名,泮塘馬蹄糕成為泮溪酒家的招牌點心。

「是記憶中兒時的味道」

如今,雖然廣州幾乎每個酒家的餐單上都有馬蹄糕,但很多市民情懷不改,覺得最正宗的還是泮塘馬蹄糕,甚至有住在城市東邊的人特意穿城而過,就是為了吃上一盤泮塘馬蹄糕。泮塘一帶的老店出售的馬蹄粉、馬蹄爽也頗受街坊歡迎。泮塘馬蹄粉還深得海外親友的歡心。

街坊高姨告訴記者,以前很多廣府人到海外謀生,行李里就有泮塘馬蹄粉。他日回到家鄉,第一件事就是品嘗正宗的泮塘馬蹄糕。「蒸好的馬蹄糕切成薄片,再煎一下,又金又香又爽,正啊!」

「小時候爸爸帶我來廣州吃過泮塘馬蹄糕,一口吃到了兒時記憶中的味道!」在西班牙駐中國領事館工作的朱芳芳與廣州朋友在泮溪酒家吃飯,她特地點了泮塘馬蹄糕。

對喜歡泮塘馬蹄糕的人們來說,這種民間小吃吸引人的不僅是醇香細膩的口感,還有飽含兒時記憶的家鄉味道。

新韻

稼穡是生涯,耕雨鋤雲,蓑笠影忙花塢里。詩書為樂業,囊螢映雪,弦歌聲徹泮溪中。——泮塘牌坊楹聯


泮塘五約的古琴研究院,琴聲淙淙如流水。


出門見生活 入室品藝術

「石板路、西關老屋,院裡可以種上花花草草。」聲音療癒師米里說,她小時候住在泮塘,一條石板街上,街坊見面互相打招呼,時而分享美食,一直是她心目中生活該有的樣子。前年,看到朋友在泮塘五約開設了工作室,她也立刻租了一間村捨改造,將原本位於珠江新城的聲音療癒工作室搬了過來,取名「聽草堂」。「每天路過五約直街水果攤和菜鋪,來到聽草堂,品一口清茶,嗅著花香,身心如春風中的草木,自由伸展。」

春日的陽光照進泮塘五約直街,透過樹葉,在地上灑下點點光影。蜿蜒的古巷,街坊三三兩兩嘮著家常,每走幾步,或是一家文藝小店,或是一個傳統文化工作室,或是新概念的創新空間,隨處可見的手繪壁畫彷彿帶你穿越回舊時西關。「出門見生活,進門品藝術」,古村風貌與個性時尚,煙火氣和文藝範,在這裡找到了平衡。


1200bookshop,在書香里度過週末。


廣州首個以「保留」為目的的城市更新項目

2016年6月,泮塘五約被列入廣州首批微改造項目,是廣州首個以「保留」為目的的城市更新項目,也是首個公眾參與的小區微改造項目,由設計單位先聽取居民意見、再編制改造方案。改造後的古村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與西關匠藝巧工相結合的創意文化旅遊區。青磚屋、鑊耳屋、宗祠等歷史建築和傳統民居在此和諧共生,富有年代感的老建築被活化為書店、咖啡屋、民宿、琴捨……《泮塘五約微改造項目》還入圍了2020WA中國建築獎「城市貢獻獎」,成為廣州市唯一入圍該獎項的項目。

如今,泮塘五約成了遊客打卡地,但還是留住了很多「原住民」,這是它與眾不同的價值所在。在微改造中,村民提出了心願——拆除三官廟與荔灣湖之間的圍牆,建菜市場、老人活動中心、長者飯堂、便民公廁等,這些心願都實現了。「90後」村民小達說,政府統一更新公共空間,他們家自己出資裝修了3層高的老房子,一層做車庫,一層用來居住,還有一層成了「天台農場」,家人對現在的生活挺滿足。

泮塘五約至今保留著一些重要的歷史印記,比如三官廟舊址上醒目的「石井人民公社西郊大隊泮塘第三生產隊」字樣、大榕樹下的泮塘五約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仁威廟及40多處傳統風貌建築等。對很多村民來說,這就是他們的根。權叔說:「我們希望能修繕敦本堂、皥遐書捨、光遠堂,讓世人看一看。這些是我們的特色,也很希望延續這裡的傳統文化。」


泮塘五約的一家咖啡店,客人滿座。


有機更新,傳統現代共融共生

如今約有80余家商鋪進駐泮塘五約,其中有國家一級詞曲作家、資深音樂製作人吳頌今,嶺南盆景大師李偉釗、國畫李長松藝術家工作室等多位藝術大師,也有修補銀器、香道、紫檀等傳統匠人之家。同時,泮塘五約新文化生活聚落的打造已初見成效,引進唐卡藝術館、小型音樂演出、綠至時間小院等,改造後的泮塘五約成為傳統文化傳播、音樂分享、沙龍課程體驗的空間。

入駐街區的大多商戶自詡為「村民」,畫家李長松的工作室在泮塘五約直街,閒暇時他就跟鄰居街坊拉拉家常。「我到廣州很多年了,搬來這裡後感覺很接地氣,真正走進了老百姓的生活,有助於藝術創作。」

「1200bookshop在泮塘增加了青年旅捨功能,主要是基於這裡足夠的空間資源。書店有了旅捨,更多了一份生活氣息,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也拉近了。」1200bookshop主理人劉二囍說。對這些入駐的店鋪,村民一開始很好奇,逐漸熟絡後會來串門聊天,帶朋友來「打卡」。「在五約,村民經常會跟我打招呼,有時我會突然發現門口放了一盆街坊送的花,隔壁阿婆來店裡坐坐,煲了湯問我要不要喝一碗。」米里說,這些細節讓泮塘溢滿了濃濃的人情味。入駐的「村民」與原住的「村民」共融共生、和諧相處,新村民之間也經常互相串門,在這裡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生活究竟該是什麼模樣?泮塘給出了不同答案:它是舊時光的剪影,是停泊記憶的港灣,窄巷石街、青磚木梁、文塔祖廟,書捨祠堂……佇立在高樓大廈的背景前,溫潤醇厚,寧靜而又堅固;它有新時代的脈動,琴棋書畫,文玩刺繡,劇場書吧……小隱於青磚廊檐的外表後,熱情鮮活,從容而又走心。

「當人們過慣了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來到泮塘五約,可以感受歷史文化老街的魅力,感受廣州的城市鄉愁。」荔灣區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中心負責人說。


泮塘五約的特色小店門口綠意盎然。


點睛

泮塘小記

泮塘,古代泛指廣州城外龍津橋以西的大片郊區,現特指位於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荔灣湖公園以及泮塘路、泮塘五約一帶的地區。

泮塘五約地處荔灣區中山八路以南、泮塘路以西,擁有900餘年歷史底蘊,是廣州歷史城區中幾乎僅見的保留有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樸素風貌特徵的多姓宗族共居的聚落,是老廣州文化風貌最典型的代表性街區。泮塘五約有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仁威廟)、2處區級登記不可移動文物(泮塘五約亭、皥遐書捨)和41處傳統風貌建築。


泮塘舊影,一派水鄉風情。

舊時泮塘,小艇搖啊搖,搖過埠頭和古橋。

清代畫家筆下的海山仙館。

泮塘五約亭。


唐代

古時廣州城西郊外是一片汪洋池沼,唐朝以後才開始逐漸成陸。

南漢

劉氏皇家御苑華林園所在,又名西御苑。宋滅南漢,昔日皇家園林毀於一旦,鄉民靠水而生,聚為村落。

宋代

皇佑四年(1052年),村民捐建了仁威廟,今猶存。

清代

乾隆年間,廣州一口通商,泮塘緊鄰十三行,迎來最繁盛輝煌的時期,富商雲集,名園薈萃。

上世紀初

泮塘荔枝灣仍然是廣州最重要的旅遊景區,遊客絡繹不絕,孫中山先生也曾到此遊覽。

21世紀

2016年6月,泮塘五約被列入廣州首批微改造項目,是廣州首個以「保留」為目的的城市更新項目。泮塘五約微改造項目入圍2020WA中國建築獎「城市貢獻獎」。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698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