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丨百年東山洋樓薈萃中西文化

發佈日期:2022 年 08 月 25 日 11:20
  • 分享至:

東山開發不過百年,建成以龜崗、新河浦和梅花村為核心、在全廣州最大的西式別墅群,成為當時華僑、政要的聚居地,以藏於鬧市之中的“東山洋樓”聞名遐邇。載入史冊的中共三大在這裡召開,許多傳奇故事在這裡發生,東山洋樓既見證了廣州城市發展的脈絡,體現了廣府文化開放包容的品質,又記錄著幾代廣東籍華僑的奮鬥歷程與家國情懷,更承載了今天新老廣州人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東山百年洋樓,掩映在綠樹叢中。


東山和西關延續了老廣州兩大歷史文脈。當西關已高度繁榮之時,東山還是一片丘陵起伏、亂草叢生的放馬之地,零星點綴著幾個孤單的自然村落。據一九九九年年出版的《東山區志》,明代,東山尚屬“闢在一隅,向未有過問者”的“不耕之地”。

東山之名,據傳始於明成化年間的東山寺。《廣州城坊志》載:“東山寺,在城東。”因有東山寺,又居於廣州城東,這一帶漸被稱為“東山”。名為東山,實則無山,東山之“山”,其實就是諸如煙墩崗、龜崗、木棉崗等小山丘。



洋樓成長史

原荒郊野嶺放馬地 清末始多人煙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 洋樓達至鼎盛

東山之名緣起東山寺 華僑政要皆麇集於此

在中山二路和內環路交界處的高樓上向東俯瞰,一大片紅黃相間的洋樓映入眼簾,綻放出特別的光彩。漫步其間,只見庭前廊後,花繁葉茂,過濾了鬧市的喧囂,一種經時間打磨和沈淀後散發出的雋永氣息,穿越百年光陰,撲面而來。

東山洋樓所在地名曰東山,本是廣州古城大東門外一片荒野,中心位置就在今天的署前路、廟前街、龜崗路、寺貝通津、松崗和農林上路等地段。誰能料到,清末民初短短二三十年時間,華僑、政要麇集於此,東山洋樓平地而起。


溫暖的燈光,為洋樓的彩繪玻璃窗增添了幾許韻味。


東山開發始於清末

教會首建西式學校

最早的東山洋樓是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修建的校舍和慈善機構之樓舍。據《東山區志》記載,清朝末年,美國南方浸信會開始在東山寺貝通津、恤孤院路、廟前西街、培正路一帶買地,修建禮堂,開辦培道女子學堂(今廣州市第七中學)、培正書院等一批西式學校。其中,1889年成立的培道女子學堂於1907年遷入東山,其學生宿舍和課室禮堂,是東山一帶最早出現的新式建築。


20世紀初,東山舊影。


這一時期,培正書院也在東山建新校區,分為小學和中學,只收男生。培正中學大師云集,成績斐然,曾有“北有南開,南有培正”之說。著名音樂家冼星海曾在培正中學銀樂隊擔任教練,著名小提琴家馬思聰就讀於培正小學。當年培正的學生給外界的印像是注重運動,閱讀範圍廣,興趣多樣,言談舉止充滿自信、陽光的氣質。這些年輕人慢慢被稱為“東山少爺”,與“西關小姐”一道,成就了廣州歷史文化長卷中的一段佳話。

20世紀20年代初

東山洋樓漸現雛形

1911年,隨著辛亥革命成功,千年古城廣州進入城市建設轉型期。當時,世界正處於一戰前夕,在海外打拼多年並有一定積蓄的廣東籍華僑紛紛回國避亂,在廣州尋找落腳之處。但古城之內與城外的西關地區早已人煙稠密,無立足之地,於是,他們把目光轉向城東。

此時的東山,離廣州城較近,環境清幽,土地價格低廉,且建有培幼、培道、培正等新式學校。1911年,廣九鐵路建成通車,又成為東山開發的支點。因此,以廣東籍為主的華僑紛至沓來,聚於東山一帶,築廬定居。1941年出版的《廣州概要》稱:“東山本為郊外一村落,以廣九鐵路經此入世,歐美僑民,有的在鐵路附近卜居者……建築西式房捨者日眾,遂成富麗之區。”


近觀東山洋樓群,被其優雅的姿態打動。


據《東山文史》記載,1915年,華僑黃葵石等人集資在龜崗買下了18畝荒地,平地修路,分段出售建樓,先後開闢了署前路、啟明大馬路、恤孤院路和新河浦路等路段。

1919年出版的《廣州指南》中關於“東山”的詞條是這樣寫的:“自廣九鐵路建成,西人皆在此建住宅以避市囂,華商亦接踵而來,於是遂成整潔之村落,有茶居、福音堂、學校等。地價日增,屋宇日盛。”

20世紀20年代,東山一帶由華僑投資興建的洋樓漸次興起,街區道路網絡逐漸成形,荒涼的東山日漸喧鬧起來,成為繼西關之後廣州第二大高檔住宅區。

東山的洋樓在傳統嶺南大屋基礎上糅合了西洋風格,既有前庭後院,又有紅磚清水外牆,形成與城西的西關大屋、騎樓和竹筒屋等風格迥異的特色建築群。

據《東山區志》記載,自19世紀中葉直到抗日戰爭之前,華僑在東山共建造洋樓785座,形成龜崗啟明、新河浦和松崗(後更名為“梅花村”)三個規模較大的洋樓群,“東山洋樓”之名橫空出世。

百年風雲錄

春園載入史冊 名流大家云集

東山洋樓那一堵堵厚重的紅磚清水外牆,默默見證著往昔的崢嶸歲月。20世紀20年代,廣州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一大批有志青年紛紛聚居東山,揮斥方遒;東山也成為許多軍政要員、富商名流、文化教育大咖等擇地居住的首選地。有海外留學經歷的開明人士也慢慢在周圍聚集,他們一般是華僑、教授、醫生、實業家等,有較高文化素養。

新中國成立後,東山洋樓相對優良的居住環境、生活設施(當時廣州除沙面外,只有東山的小洋樓裡有抽水馬桶)和濃厚的文化底蘊依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受過良好教育、見過世面的華僑、粵劇名伶、文化名人、教育大家在此居住。

春園曾是中共中央辦公地

恤孤院路上的逵園,是一座由美國華僑馬灼文建造的洋樓,樓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以前,庭院裡種植了不少蒲葵樹,鬱鬱蔥蔥,故又稱“葵園”。雖經歲月洗禮,但木質樓梯、扶手紋理仍然清晰可辨,拼花階磚仍舊光潔亮澤。逵園之所以聞名,在於它有一位了不起的“鄰居”——中共三大會址。

1923年,中共三大在恤孤院路上一座毫不起眼的磚木結構小樓裡召開。據立於逵園的碑文記載,1971年,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前來廣州尋找中共三大會址。他對當年會議召開的情景還留有一絲印象:當時他們在會議間隙休息片刻,曾站在窗前眺望遠處風景,記得北面能看到“逵園”兩字,其頂部還寫著“1922”的年份。由此,逵園成了確定中共三大會址的重要坐標。



1923年,中共中央機關遷到廣州,春園成了當時中共中央辦公地。

沿恤孤院路向南,盡頭便是位於新河浦路24號的春園。這座僑園由三棟樓構成,前面是新河浦。據老街坊講,以前河湧可行船,湧邊有慈菇塘,周圍蕉林環繞,春園實至名歸。不過,讓春園載入史冊的,是當時的一群年輕人。

1923年,中共中央機關遷到廣州,春園成了當時中共中央辦公地。中共三大召開期間,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出席會議的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瞿秋白、張太雷等就住在春園24號二樓,並在客廳討論修改中國共產黨黨綱、黨章,起草大會的宣言和各項決議草案。

東山洋樓還是許多革命志士盤桓流連之地,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社會活動家廖仲愷及其夫人何香凝在廣州從事政治活動期間,就居住在新河浦可園;時任大元帥大本營建設部長的譚延闓也曾住在培正路的簡園,中共三大會議休會時,毛澤東就曾來此拜會,爭取譚延闓支持國共合作。

1930年,掌控廣東政權的“南天王”陳濟棠將自己的公館建在了“松崗模範住宅區”,這是當時全國第一個“模範住宅區”,範圍大概在“東山安老院之南、廣九鐵路之北、東至自來水塔、西至仲愷公園”。它是第一任廣州市市長孫科在其父親孫中山“花園都市”理念的影響下,將廣州東郊拓展為新式住宅區的設想付諸實踐的產物。1932年,“松崗模範住宅區”更名為梅花村。

陳濟棠入住梅花村後,當時的廣東軍政要員紛紛在梅花村營建官邸,形成一個有20多個公館組成的新式高端洋樓住宅區。當時在此居住的,除了陳濟棠和孫中山之子孫科之外,還有一代名將蔣光鼐等。這些清一色的西洋建築比肩而立,氣勢恢宏。“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的俗語不脛而走。

秦牧寫《花城》 歐陽山寫《三家巷》

1950年5月至1966年間,蜚聲海內外的散文大師秦牧曾住在啟明二馬路2號。1961年,秦牧出版《花城》一書,讓廣州“花城”的雅名傳遍全國。

看著繁花錦繡,賞著奼紫嫣紅,想起這種一日之間廣州忽然變成了一座“花城”,幾乎全城的人都出來深夜賞花的情景,真是感到美妙。——摘自秦牧散文《花城》

秦牧居住的是兩層紅磚曲尺形紅磚洋樓,別墅有院牆。鮮為人知的是,這棟院牆有“觀窗知人”的功能。據說當初建設時,主人特意把牆上通花窗子的高度設計得與常人身高相等。有人來訪時需踮起腳扒著窗往裡看,院子裡的主人如果只看到院外人的頭頂,說明那是路人,不必理會;如果看到人臉,說明是客人,就會出來接待。


洋樓內的裝飾,凝固了時光。


粵劇大師紅線女也曾在明園住過一段時間。據明園建造者黃作讓的孫女黃新穗回憶,當年,明園斜對面就是廣東粵劇院的排練場,在這里工作的工人們經常圍著看紅線女彩排。

明園北邊不遠處是梅花村36號,著名小說家歐陽山在此度過了他人生最後的25個年頭。出生湖北、長居廣州的歐陽山,深受嶺南風俗市井生活的熏陶,將嶺南革命歷史、老廣州風俗長卷融匯於《三家巷》之中。

保護·活化

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獲呵護

493棟洋樓納入保護利用範圍

東山洋樓既是老東山人最美的記憶和鄉愁,是人們慕名而來品味歷史的載體,更是新一代年輕人追逐夢想的舞台。

近年來,廣州十分重視對歷史文化的保護和活化。2000年,東山洋樓群片區被列入廣州市首批“歷史文化保護區”;2019年廣州頒布《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493棟洋樓納入保護利用規劃範圍。經過多年活化,如今東山洋樓不僅保留“復古風情”,還讓歷史“活”了起來。


露天陽台,帶著濃濃的複古味道。


百年洋樓散發出的文化氣息和情調,吸引了許多“追夢人”來此創業。這裡逐漸形成特色商業、旅遊休閒、文化創意等特色空間。藝術館、設計師店、工作室、特色小店、咖啡廳……如同東山洋樓一樣隱於鬧市,悄然記錄著廣州城日新月異的變化,點亮了城市生活的一角。

華僑鄉愁剪不斷 夢迴廣州東山家

走在老街上,看到歷史的痕跡爬上了牆,讓人想起兒時在街頭巷尾的嬉戲時光。很多華僑的後代喜歡這裡的環境和生活方式,居住東山洋樓裡,他們覺得有榮與焉。這本身就是對歷史的傳承與活化。

百年前的“東山少爺”中不乏壯懷激烈的熱血青年,抗日烈士劉逢生就是其中之一。保寧路一座有百年曆史的三層紅磚洋樓就是劉逢生的故居,劉家後人至今還住在這裡。劉逢生的外孫黃少華說,1938年,廣州淪陷,劉逢生帶著一家人準備取道香港去美國,但在香港與抗日游擊隊有了密切接觸,祖國和人民遭遇的深重災難,強烈震撼著劉逢生的心。劉逢生隨即放棄前往美國的計劃,參加了抗日游擊隊。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年僅36歲的劉逢生壯烈犧牲。黃少華說,前輩的奮鬥,才讓我們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我能夠住在這裡,感到非常自豪。”

洋樓裡珍藏著祖輩的氣息和文化根脈,東山老街坊對這裡總有一份繾綣深情。近代僑商梅彩迺因經商有道,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其第四代孫梅國強就出生於東山彩園。梅國強一直住在東山,他說,1926年,梅彩迺在東山修造別墅彩園,面積當時在東山數一數二。如今,曾在彩園居住的梅家人大多移居海外,但梅國強一家除外。“住慣了東山,不想離開了!”梅國強說。

“鄉愁總是剪不斷的。”說這話的是五大僑園之一隅園的建造者伍景英的第四子伍衛能。隅園位於寺貝通津42號。伍景英早期留學英美,是近代著名造船專家。據立於隅園門口的石碑記載,隅園約建於1932年,整體風格源自英倫,陽台梁托上有中國獨有的吊鐘花形,被譽為“西曲中詞”。透過琉璃瓦硬頂、紅磚清水牆,以及庭園裡鬱鬱蔥蔥的古樹,人們仍能遙想當年這裡的氣派與典雅。伍衛能曾表示,他的兄弟姐妹多數在國外生活,有的已經退休,有的仍在工作,他們還時不時回寺貝通津隅園看看,小住數日。這正是割不斷的鄉愁。

離隅園不遠的明園,為華僑黃作讓所建,斑駁光影隱隱透出當年風韻。黃作讓的孫女黃新穗曾經回憶說,自己從小就生活在明園。她在《記憶東山》一文中說:“我雖然已移居海外幾十年,但有一個熟悉的場景總不期然在夢中浮現:當我輕快地步進那扇綠色琉璃瓦上蓋的拱門,一條窄窄的小路就映入眼簾,路的兩旁蝴蝶起舞、花木繽紛……我驚嘆:這世外桃源不就是我小時候的故園嗎?”

青年創業新舞台 洋樓裡追尋夢想

百年洋樓散發出的文化氣息,吸引著年輕人蜂擁而至。曾經的逵園變身為當代藝術館。2011年,一位名叫黃軼群的年輕人和幾位小伙伴策劃創辦了這家藝術館。“要活化利用文物歷史建築,逵園這種具有人文和歷史底蘊,同時又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所恰逢其'所'。”黃軼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逵園三樓開闢為文化交流活動空間,人們在這裡一邊品嚐咖啡,一邊欣賞當代藝術作品。輕鬆愉悅和充滿趣味的方式讓大家充分體驗藝術與生活。東山洋樓裡的文藝氣息,滿足了那些既享受當下的柔軟時光,又略帶懷舊情懷的年輕人的精神訴求。



東山洋樓群街名小探

龜崗大馬路: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署前路南端。南起江嶺西,北至廟前直街。長185米,寬9米。1915年,歸僑在東山開闢新住宅區,因這裡的山崗如龜背,故取名“龜崗”,並興建龜崗小區5條馬路。

恤孤院路: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新河浦路附近。清光緒年間,兩廣浸信會在東山創立恤孤院,收容會友的年幼孤兒。1909年,恤孤院在今培正小學旁建成,並在門前開闢馬路,故名恤孤院路。

寺貝通津: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的一條狹小街道。東山五大僑園之一的隅園就在這條街上。“津”,即碼頭,“寺”是指東山寺,“貝”通“背”。根據《廣州市地名志》,這條街道因位於東山寺背後,且曾為寺貝底村居民出入的通道,故得名“寺貝通津”,意思是“東山寺背後通往海邊碼頭”的那條路。

煙墩路:20世紀初的東山是大東門外的荒郊,有幾座以“崗”為名的小土丘,煙墩崗是其中之一。煙墩崗上有一座烽火台。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培正書院在煙墩崗建校後,烽火台被拆除,煙墩崗被剷平,崗旁開路,名為煙墩路。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1007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