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丨百年洪拳展英姿守護家園真男兒

發佈日期:2022 年 08 月 15 日 14:39
  • 分享至:


洪拳為廣東南拳“洪劉蔡李莫”五大名拳之首。洪拳最早盛行於花縣、禺北(今白雲區一帶),現於廣東各地及海內外許多地區都流傳甚廣。洪拳是以龍、虎、獅、豹、蛇、鶴等象形與特性,結合武術技法創編而成,有龍拳、虎拳等單形拳術,亦有虎鶴雙形拳、五形拳、十形拳等混合形拳術。洪拳風格硬橋硬馬、剛勁有力、拳勢威猛、重實戰,其拳術套路有“一點,兩手,三展,四門”的特點,“一點”即開始與結束是在同一個地點;“兩手”即左右手都要打;“三展”即每個套路都有“三展手”的動作;“四門”即一個完整的套路,前後左右四個方向都要打。

洪拳誕生於廣州,在白雲區傳承已近悠悠三百載。

千拳歸一路。洪拳的武道精神孕育於源遠流長的中華武術,其精髓萬變不離其宗。

當年國家危難時刻,三元里抗英反侵略戰鬥中,成千上萬洪拳義勇,挺身而出,齊心抗敵!匯聚匹夫之力,眾志成城,守護家園,抵禦外侮!這,正是洪拳人代代薪火傳承的武德精神。

當下,正值疫情襲來,我們更當不畏艱難,挺身而出,同心抗疫,守護家園。


黃飛鴻曾助力洪拳在白雲區傳播。圖為黃飛鴻影像。


憶往昔,雄姿英發

●嶺南先民自強不息清初創立廣府洪拳

三月裡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白雲區竹料鎮古樸的馮氏大宗祠廣場上,一個壯實的中年漢子正帶領一幫弟子練武。“嗨”,隨著一聲雄壯的吆喝,武者們腰背挺直,重心下壓,紮穩馬步;“嘿”,兩手握拳,放在腰部;“嗬”,左手出掌,右手出拳,亮明身份;“哈”,左掌屈拇指,掩右拳相抱,行抱拳禮……一招一式虎虎生威,以聲促力,聲震四野,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如此“膽似鐵打、骨似精鋼”的武藝,正是清初洪熙官創立的洪拳,傳承至今,已在白雲區傳播約300載。此時,帶領眾弟子練洪拳的正是廣州非遺洪拳代表性傳承人馮亦慧。

3位嫡傳弟子紮根禺北

洪拳傳播“花開三朵”

話說康熙初年,福建“南少林”俗家弟子洪熙官為躲避清廷追捕,遠遁廣州,先後在海幢寺、龍藏寺(今大佛寺)、光孝寺等廣招門徒。洪熙官契合南方天時、地利創立了廣府洪拳。

中華武術可謂源遠流長,門派眾多,素有“南拳北腿”之分。洪拳是南拳的重要代表之一,位列廣東洪、劉、蔡、朱、莫“五大名拳”之首。為什麼拳腳並重的洪拳得以在廣州這片土壤孕育而生?蓋因南方丘陵多、雨水多、田間地滑,客觀上南派功夫講究闊幅沉馬、穩紮穩打、硬橋硬馬、迅疾緊湊,利於在田間一步一步施展;這有別於北派功夫,因著北方平原多,一馬平川,故而北派功夫的特點是大開大合、躥縱跳躍、舒展大方。

亂世之中,嶺南先民習練武術是自保良方。作為開山鼻祖,洪熙官施展的洪拳硬橋硬馬、拳勢威猛、剛勁有力、長短結合、注重實戰,“圈粉”無數。洪拳沿著兩條主要路線傳播:一條是傳入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洪熙官曾親自前往新民埠、赤泥、炭步、李溪等地設館授徒;另一條路線“花開三朵”,洪熙官3位嫡傳弟子紮根禺北(今廣州市白雲區一帶)授藝。

《赤坭鎮志》記載,洪熙官在赤坭墟關帝廟設館授徒,有得意弟子譚敏等人,後譚敏將洪拳傳入竹料村。洪熙官在李溪村教授拳術,有弟子蕭榮大(在竹料鎮米崗村)和張廣華(在李溪村德慶堂武館)。後來,蕭、張二人將洪拳傳入竹料村、寮寀村、龍崗村、竹二村金花廟、鶴龍黃邊村、人和高增村、太和營溪村等地,洪拳由此在白雲區落地生根。

另外,武術名家黃飛鴻將洪拳傳予弟子林世榮,再由林傳予吳少泉、鄧二。接著鄧二將洪拳傳予何華,後傳予楊鉅榮,楊亦在竹料村傳授洪拳。


黃飛鴻嫡傳弟子、當代洪拳大師黃達生與黃達雄對練。


依托醒獅與粵劇發展壯大

白雲區凡有祠堂必練洪拳

“三路並進”,民間習洪拳者呈現“野火燎原”之勢,清廷一改康熙年間對武術相對包容的政策,雍正、乾隆年間曾頒布嚴厲的禁武令,明令禁止“武術教師”這一行當存在。自此洪拳子弟轉入地下,化整為零,逐漸融入醒獅、粵劇等社團、戲班之中,保存有生力量。彼時,洪拳秘不傳外,僅限於同宗同姓同門間傳授。但白雲區洪拳不僅沒有式微,反而民間學拳者日眾。

你道為何?原來,醒獅與粵劇猶如狂濤駭浪裡的一葉扁舟,讓洪拳得以休養生息,發展壯大。醒獅被廣東人認為是驅邪避害的祥瑞之舉,每逢節慶或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洪拳與醒獅淵源極深,傳統醒獅表演要求手臂有力、馬步穩,而洪拳最大特點是“銅橋鐵馬”,兩者相融,可謂相得益彰、天衣無縫。在著名的《黃飛鴻》系列電影中,主人公黃飛鴻不單是一位武藝高強的武師,也是一位技術高超的舞獅師傅,兩者完美合一,這是有一定根據的。洪拳與粵劇的淵源同樣如是,粵劇並非武打表演,用的是真功夫,這也為兩者水乳交融提供了契機。

遙想當年的白雲區一帶,村村都有祠堂,每條村莊都有自己的醒獅隊。洪拳融入醒獅表演,意味著每條村莊的民眾多多少少都會打洪拳。白雲區出現凡有祠堂、必有醒獅,凡有醒獅、必有洪拳的盛況。

白雲區社學屯練壯丁

清末三四十萬人練拳

自唐代開始,白雲區陸續建立社學,一條村或幾條村建設一所社學,一開始作為村里教育、議事、舉辦紅白喜事的場所。至清道光年間,禺北(今白雲區)鄉村已建立大量社學,轉而成為村民練武之場所。各社學都聘有武術教頭,為洪拳傳播大開方便之門。

清朝番禺文人粱松年在《夢軒筆談》中記載,當時(1829年)各鄉書院、社學屯練壯丁,不下三四十萬人,皆無事則歸農工商,有事則執兵殺逆。白雲區有跡可考的社學有25家,意味著白雲區在清朝中期至少有25家傳授洪拳的場所。今天,白雲區仍有7家社學存有建築遺跡,包括竹料鎮同升社學、鐘落潭鎮西湖社學、太和鎮聯昇社學、石井街昇平社學、江高鎮和風社學、永平街東平公社、龍歸街仁風社學等。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展出的畫作,反映了103鄉義勇在三元里古廟會盟的場景。


●三元里抗英旌旗獵獵103鄉洪拳人永鑄豐碑

洪拳的尚武精神自誕生之日起便一以貫之,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洪拳武者崇尚的最高境界正是保家衛國。

醒獅、粵劇、社學哺育了洪拳,武德亦熏陶了一代代洪拳人,白雲村民自始多驍勇之士。正所謂武藝高強人膽大,當英國侵略者入侵廣州的時候,洪拳第三代、第四代弟子組織洪拳丁勇,組成三元里抗英義勇主力軍。他們用尚武的行為,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利益,樹立了洪拳人守護家園、抵禦外侮的不朽豐碑。

三元里抗英鬥爭打響

103鄉義勇成立“平英團”

鮮為人知的是,三元里抗英鬥爭打響後僅一天,方圓數十公里103鄉義勇齊聚三元里,紛紛摩拳擦掌,成立“平英團”,誘敵深入。三元里村中,數百洪拳子弟就地參與“平英團”。白雲區東平村沙梨園東平公社、西湖社學屬下17鄉義勇一起奔赴三元里參加戰鬥;和風社學、通風社學、昇平社學等約定守望相助、互相策應、共同禦敵,譜寫了廣州版的“桃園三結義”。

周春、甘先、馮覲鋒被稱為洪拳三傑,分居於龍歸鎮南村、鴉湖鄉崗尾村、同升鄉竹料村,三人不約而同組織義勇,保護家園。當其時,馮覲鋒發動同升社學洪拳成員以及竹料村義勇800多人,抄起兵器,義無反顧奔赴三元里抗英。

在1841年5月30日的戰鬥中,唐夏鄉(今白雲區棠下村)的洪拳大師顏浩長率領鄉眾冒雨追擊,一馬當先,刀劈英軍少校畢霞,殺死英軍少校軍需官等數人,為鄉民交口稱讚。當時他年僅20多歲,臂力過人,橋馬雄邁,一臂“定橋”,能掛三壯夫,人稱“定拳長”,有“定拳長殺番鬼——食完一口煙都唔遲”的歇後語流傳至今。

甘先則手持大棒,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帶領鴉湖等地的義勇殺向牛欄崗,他英勇善戰,指揮鴉湖鄉義勇隊,與各鄉抗英義勇密切配合,大敗英軍頭子義律、馬禮遜率領的援兵。自此,“城北少年甘先”被人們傳頌,至今尚有民歌流傳:“久聞甘先好名聲,佛嶺市上紮大營。講起當年打番鬼,英雄隊裡最年輕。”

可刺可鉤可砍可劈的鉤鐮槍

進行跨越180年時空的對話

迄今,竹料墟的聚英武館內陳列著50多件當年古兵器,均係馮覲鋒組織義勇參加三元里抗英鬥爭後遺留下來的歷史文物。在一把把大鈀、牛角鈀、鐮鈀、方鈀、虎叉等兵器裡,馮亦慧隨手拿起一柄頂端插有尖刅,並帶有利鉤的兵器。這柄兵器頂部已有鏽跡,此時握在馮亦慧手中,似乎正在進行跨越180多年的時空對話。

“這把鉤鐮槍,正是我高祖馮覲鋒當年抗英時使用的兵器。古時候戰馬都是穿盔甲的,鉤鐮槍前面這個彎鉤就是用來鉤砍馬蹄的。這柄槍可刺、可鉤、可砍、可劈。當時抵抗英軍戰鬥正酣,我高祖拿著這柄鉤鐮槍,鉤住了英軍指揮官伯拉特少校的衣領,將衣服從衣領撕開到袖口。”在戰鬥中,同升鄉勇戰功卓著,獲贈“至誠不息”牌匾一幅。

碧空廣闊浩氣揚。當年參與抗英的103鄉有哪些呢?現在已沒具體準確的名單。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負責人梁慕瑜稱,牛欄崗一役,抗英義勇有20餘人犧牲,後來在牛欄崗修建“義勇祠”,上面記錄了22個烈士的姓名及籍貫。記者梳理一下,烈士來自三元里周邊的張村、望崗、環溪、彭邊、龍湖、蕭崗、石馬、南村、園下田、黃邊、峻崗、龔邊、大圃等地,此外還有南海泮塘、順德等地。

新中國成立後,三元古廟成為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在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位列“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編號第一號,故被稱為“國保一號”。

清末民初救亡圖存

白雲鄉村多授洪拳

三元里抗英鬥爭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廣州城鄉的“街約”、“社學”紛紛組織團練、義勇,白雲區周邊村民掀起了洪拳熱,村村有拳師。守護家園的愛國精神或成為家訓,或出現在村規民約中。白雲區鐘落潭鎮白沙村楊氏族人一直克守忠、勇、孝、敬、勤、儉、仁、義、禮、智、信的祖訓,楊氏大宗祠祠堂正門的一副對聯曰:“胸懷祖國育英才汗水催成千樹綠,放眼乾坤為志士甘霖澆灌萬花紅。”

習洪拳往往讓人練就了一身功夫之外,還養成了一身正氣。三元里村今年80多歲的村民李炳炎回憶,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他剛上小學,村里東西南北約各有一個武館。村中大人下田乾完活後,往往聚到武館裡練拳,父傳子、哥教弟成風。其父就在西約武館練洪拳,幼年時的李炳炎常常跟著去學,打下了紮實的洪拳基礎。如今80多歲了,他施展的洪拳依然拳拳到肉,虎虎生風。

看今朝,大放異彩

廣府洪拳入選“非遺”洪拳人爭當志願者

新中國成立後,在全國性武術觀摩表演賽中,洪拳多次大放異彩。當時,在白雲區的村落中,洪拳依然為許多青少年所熱衷,祠堂就是洪拳的習武之地。白天,村民幹農活賺工分,傍晚就聚到祠堂學洪拳、練舞獅,一學就是兩三個小時。每逢喜慶節日,當地村民還會聚集在祠堂打拳舞獅。直至當下,三元里村李氏大宗祠仍有醒獅隊。李炳炎介紹,“醒獅隊員已發展到50多人,正月十八是三元里村里的元宵節,隊員們聽到招呼,就來舞獅。疫情前,曾有一年周邊40多條村舞獅隊齊聚三元里村表演助興。”此外,從2001年起,白雲、花都、從化、增城以及肇慶、清遠等地50多支龍獅隊也會定期聚集在竹料村祠堂舞獅。

傾心傾力,傳人推動洪拳入非遺

然而,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娛樂方式的轉變,白雲區洪拳一度式微。2012年~2015年的調查顯示,白雲區僅剩竹料上頭里、龍蟠裡、三榕裡、南安里、城頭里、黃堂裡、大巷裡、馀慶里、大綱領村、科甲水、黃榜嶺村、沙龍村、蓼江村、黃邊村、彭上村、營溪村、沙田村、良田村、東鳳村、南向村、謝家莊、大源村、高增村、泰山村、何排村、排瀝村等32個村有醒獅隊及習洪拳的人,且多數係老人參與,洪拳傳承青黃不接。

有些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洪拳傳承就斷了根。“確實,到了當代,周邊主動學武術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馮亦慧憂心洪拳文化會失傳。當時,嶺南文化學者、作家黃劍豐也關注到白雲區洪拳式微的情況,意識到復興洪拳文化迫在眉睫。黃劍豐便與馮亦慧協商,一起推動廣府洪拳申請白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2012年起,馮亦慧陸續拜訪村里的叔伯長輩,了解洪拳的歷史以及祖父輩的事蹟。黃劍豐則指導籌集相關申報資料並參與評審,兩人數年內前後蒐集整理洪拳文化資料近10萬字。2015年,洪拳獲評廣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聚英武館內,馮亦慧帶著孩子們練習洪拳。


共同的洪拳,海內外愛好者廣州拜師

入選非遺後,海內外“粉絲”紛紛慕名到廣州拜師。來自江西的小伙子黃玲勇自小是個“武痴”,2018年看了報導後帶著打工存下的幾萬元赴白雲區拜師。馮亦慧果斷拒絕了這筆錢,但收下了這名弟子。在距離武館500米的工廠裡,黃玲勇找了份工作,白天上班,晚上練武。

2018年~2019年,先後有80多名來自埃及、意大利、俄羅斯、德國、西班牙、馬來西亞、摩洛哥等地的學生來到白雲區同升社學習洪拳。語言不通不重要,洪拳是大家共同的語言。疫情暴發後,中外洪拳愛好者經常線上切磋,互祝保重。

洪拳人變身志願者,共同參與抗疫

目前,廣州市有竹料第一小學、竹料第二小學、大源小學、良田第二小學等13所小學開設洪拳、醒獅訓練基地,並逐漸輻射至周邊清遠、東莞、增城、從化、花都、番禺等地40多個鄉村。洪拳、醒獅融入了年輕人的日常生活。馮亦慧粗略計算後稱,近年來,白雲區一帶已有3萬洪拳弟子,洪拳文化在廣州一直在賡續。

疫情期間,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白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支持下,洪拳教學線上課程正式上網,先後與大眾分享夜虎出林拳、七點半棍、洪拳健身操等,號召群眾一起強身健體,抵抗疫情,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每逢危難之際,也是洪拳人自強不息、團結鄉鄰、守望相助的時候。2020年2月6日起,馮亦慧與眾多洪拳弟子多了一個身份——志願者,村口防疫監測點、測體溫的崗位、給出入汽車登記的卡口……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參與志願服務時,他們會統一戴上標有“洪熙官”字樣的鴨舌帽,穿上紅色的志願者服裝,在現場維持秩序;排隊時想插隊?洪拳子弟一聲喊,立刻秩序井然。村民點頭稱讚:“村里子弟習洪拳就是不一樣,喊一聲都中氣十足。”


馮亦慧與他的兩個女兒在練洪拳。大女兒馮敏婧站在父親肩頭擺出靈鶴棲枝(鶴形),作猛虎推山姿勢的馮亦慧居中,小女兒馮敏瑜則擺出夜虎出林的造型。


習拳體驗

未曾學藝先知禮真正功夫在傳德

“洪拳是一種功夫,更是一種民族的精神!”那天,在竹料墟的聚英武館內,馮亦慧給記者表演洪拳時語重心長地說,真正的功夫不在於花拳繡腿,而在於傳承武德。


莘莘學子,習武強身。


小學生習拳先上武德課

2014年,竹料第二小學鄧徳泉校長率先將洪拳引入校園,以洪拳武術操取代課間操,成為一景。白雲區良田第二小學亦獲批成為廣州市級非遺洪拳傳承基地,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學生們紛紛紮馬步、學洪拳。

一開始,有家長擔憂,學生學洪拳會愛打架。然而,師傅每次授課時會先上一節武德課,告誡學生不可模仿危險動作,“習武先習德,大家學武要身心兼修,謙虛仁愛,切莫爭強斗勇,必要時則要伸出援手,幫助弱小。”

教學一段時間後,校風不僅沒變壞,反而變好了,原本調皮的孩子學洪拳後會恭敬地叫“師傅好”,行弟子禮;含背的學生少了,陽光之氣多了;有學生對洪拳產生濃厚興趣,假期也拜師學藝。學生們說,學洪拳讓他們強身健體,也讓自己變得更堅強了。

未曾學藝先知禮,打洪拳第一招式是見面禮,先左手拇指內扣成掌、右手出拳,掌包拳作揖行拳禮。學洪拳要先從哪裡起步?紮馬步!馮亦慧說這可是基本功:雙腳外開展三步半,步伐闊度略比肩膀寬一點,雙腳尖向前,重心下移,然後逐漸蹲深,達到大腿略平之勢,雙手抱拳枕腰間,拳心向上。

在聚英武館,記者當場請求拜師學藝,跟隨馮亦慧師傅、眾多同門師兄弟練習紮馬步。不到10分鐘,記者就感覺大腿正面、側面肌肉開始發緊,接著發麻;咬牙堅持多一兩分鐘,感覺頭冒虛汗、兩腿踉蹌發抖,直至站立不穩;次日,大腿肌肉依然有酸痛感。

“大家昂步挺胸,作棟樑、做好漢!”馮亦慧給眾弟子指點道,練洪拳紮馬步3個月是常規操作,洪拳講究“穩紮穩打”,下盤一定得穩。且馬步也並非一成不變,有子午馬(弓步)、吊馬(虛步)等眾多方式。苦練3個月紮馬基本功,身形功架成形後,學習其他招式方能加速。

拳法數百年來不斷創新

洪拳除了講究“鐵馬”,還要求“銅橋”——“橋手”(注:肘到手腕這一段都是橋)一定得夠硬。洪熙官當年惡戰鐵頭僧時,曾用十指將鐵頭擊碎,使其斃命。那麼“銅橋”又要怎麼練?記者走進竹料墟的聚英武館,只見一個鎮館之寶——一塊160公斤技勇石就擺在玄關。這是馮亦慧先祖馮覲鋒平日練功用的練功石,當年其能徒手抓起160公斤技勇石,相當於徒手抱起近乎2個多成年人,臂力超凡。馮覲鋒數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6點就開始練功,從未間斷。

洪熙官之後,拳法不斷創新。廣府洪拳包括拳術套路、器械套路、罕見拳術、獨家拳術等4大類。其中,拳術套路有龍拳、蛇拳、虎拳、豹拳、鶴拳、三線拳、鐵線拳、小梅花拳、猛虎下山拳、伏虎拳、虎鶴雙形拳、捶打拳等;器械套路包括關刀、穿心刀、鄒家八卦棍、鐵包金棍、洪家七點半棍、洪家鋤頭、洪家大耙等;罕見拳術包括獨臂拳、十二橋手拳、五形拳、二龍爭珠拳、夜虎出林拳等。正可謂非下苦功夫不能成就真功夫!

記者觀察

弘揚洪拳武德精神

守護共同的家園

孫中山先生曾提筆“尚武精神”,尚武正是對武道、武德的崇尚。任何武術都是其民族精神的延展和體現,這種精神正是一個民族的脊梁,一個沒有脊樑的民族終究難於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一個沒有偉大精神作支撐的脊梁勢必會被外力所折斷。

有關洪拳拳名的記載,最早見諸詩句中,如 《先鋒對答詩》雲:“勇猛洪拳四海揚,出在少林寺內傳。普天之下歸姓洪,得來日後扶明主。”又《洪拳詩》雲:“武藝出在少林中,洪門事物我精通。洪拳能破西韃子,萬載名標第一功。”這印證了在冷兵器時代,自強不息、守護家園已是許多中華兒女的夢想。

在推動洪拳入選非遺項目的馮亦慧、黃劍豐兩人看來,廣府洪拳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武術,是嶺南武術拳種中傳播最廣的拳種,歷來傳承著自強不息、匡扶正義的武德。特別是三元里抗英中,洪拳義勇不畏強暴、保家衛國的愛國精神值得中國人永遠弘揚。洪拳人挺身而出、抵禦外侮的精神由此化身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

如今海內外,只要有華僑華人足蹟之處,就有洪拳習練者身影,舞獅子、打功夫幾乎成為中國人、中國文化的象徵符號。洪拳成為團結海外華僑華人的“橋樑”,也是向海外講述中華傳統文化、讓更多人熱愛中華文化的“媒介”。

洪拳還具有濃厚的廣府文化底蘊,是中國人在嶺南長期生產、生活的智慧結晶,值得每一代廣州人賡續。到了當代,國家大力實施全民健身運動,洪拳作為廣州土生土長的武術“奇葩”,拳法要求橋手快速敏捷、堅實強勁、考驗習武者耐力,在提高全民體質方面具有很強的現實推廣意義。

洪拳的武德精神尤其彌足珍貴。中華武術推崇精神上的剛健有為和氣質上的平和中正。中華武道還講究以武止伐,平息干戈,守衛眾生。洪拳的武德精神孕育於源遠流長的中華武術,其精髓同樣體現在練武人的精神和氣質層面上。習洪拳者平日借助洪拳強身健體,並輔之以武德精神培育,內外兼修,天長日久養成了浩然正氣、謙虛內斂之功。每逢關鍵時刻,這種浩然之氣猶如人體之打通了任督二脈,自然而然化作一種精神力量,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就是在危難之際,敢於發揚自強不息、不畏強敵的武德精神,匯聚匹夫之力,達至眾志成城,守護家園,抵禦外侮!而這,正是洪拳人代代薪火傳承的精神。如今,疫情襲來,我們更當不畏艱難,挺身而出,共同抗疫,守護共同的家園。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1045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