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車單車三輪車與大板車 人力公共交通工具零污染

發佈日期:2021 年 03 月 02 日 15:23
  • 分享至:

手車單車三輪車與大板車 人力公共交通工具零污染

手車單車三輪車與大板車 人力公共交通工具零污染

澳門基金會的「澳門記憶」文史網(www.macaumemory.mo)早前於網上舉辦「穿梭暢達.沿途有你——澳門公共交通」圖片徵集及網上投票,在網上看到的200多張入選圖片中,有4張關於三輪車。1960年代以前,澳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正是各式人力車。

手車19世紀傳自東洋

廣義的人力車,泛指所有由人力驅動、用輪子滾動前進的車子(包括古代的輦到近現代的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現代狹義的人力車,則專指由日本傳入、兩個輪子一個座位的載人的手拉車,又稱東洋車、洋車、手車、黃包車,在廣東俗稱車仔。

載人人力車,中國古已有之,多是後推式,日本的是前拉式。1869年,前拉式手車出現於東洋,日本明治政府認定由和泉要助、高山幸助和鈴木德次郎3人發明。和泉要助於1870年3月申請營業獲准(見茂呂美耶著《明治日本》),未幾即流行於日本各大城市。

1874年,法國人米拉將手車引入到上海租界,成立多家公司,以承包方式經營,廣招車夫租車載客營生。稍後,內地各大城市紛紛引入,再傳至澳門與香港。

1950-60年代新馬路,左方的送水單車、載客人力車、三輪車與右方的巴士、汽車相映成趣。(網絡照片)

1950-60年代新馬路,左方的送水單車、載客人力車、三輪車與右方的巴士、汽車相映成趣。(網絡照片)

1880年代初,澳門開始出現手車,1883年9月26日,澳葡政府頒行《管理東洋車條例》,規定澳門手車須領牌、註冊編號,繳納規銀1大元。車夫要將車內外洗掃潔淨。晚上每車必須燃燈一盞,懸於車上,方准往來。又除非人客醉酒,不得拒載。僱用手車價錢亦有規定:每l小時價銀3分6(註);在城內(筆者按:指非華人活動範圍)行一次,不過l小時者,亦價銀3分6;在城外遊行馬路,1小時價銀7分2;過每半小時加銀3分6。如兩個人坐車1輛,其價與車夫商允。

後來,澳門手車亦以承包制運營。1894年5月26日,澳門議事公局首次將手車牌照暗票出投,招人承充抽收,其價銀以6,500元為底。五福堂區禮以承充之規銀每年9,602元,獲得承充權利,自該年7月1日起計為期5年。合同規定其手車之號數,至少350乘。車夫向承包商之車行租車營業,每日交租。後因承包商借題加租,又擬濫收押金,引起車夫不滿而罷工,經澳葡當局出面調停始息。

至1899年2月4日,澳門公會議准將手車承充合同撤銷,擬嗣後不再招人承充,任人領牌自做。每架每年納牌規銀24元,另加牌費銀0.75兩並印厘(今稱「印花稅」)0.78兩(約共2.13元)。(以上澳門歷史資料參見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編著《澳門編年史》)

雖說車夫可以自行領牌,但絕大多數都買不起車,仍得向車行租車營生。

收拾乾淨的人力車夫在車站等候客人。圖中可見車夫都沒有穿鞋子。(若瑟•利維士•羅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收拾乾淨的人力車夫在車站等候客人。圖中可見車夫都沒有穿鞋子。(若瑟•利維士•羅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車夫生活艱苦多獨身

手車的出現,因較快捷與車資便宜,很快就取代了轎子而成為居民的主要代步工具。但車夫的生活並不好過,因當年的澳門居民出行,多是「安步當車」,手車生意清淡。就是有生意,依規定的車資一天拉10趟車,才得5角錢,扣除牌費及車租(每日1角5分),僅有2角錢多一點,連個人溫飽也不足,故不少車夫是單身漢。更慘的是,長期拉車的勞累,嚴重損害健康,尤其是一雙腿腳,因不斷奔跑而勞損,甚至因錯步而傷筋折骨,職業壽命難以長久。

比較幸運的車夫是受聘於僱主拉包車,惜是百不得一。包車是富豪的私人座駕,僅供其個人及家人使用。包車有別於營業車,構件都用上等材料製造,許多地方用銅線、鋼線裝飾,多數漆為黑色,上蠟,打理得光光亮亮,屬手車之貴族。

1960年代初,筆者曾在香港中環見到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外面各停泊着一輛這樣的包車,想是這兩公司老闆所有。那時,大老闆自會有私用汽車,包車僅用於中上環一帶活動。

頭戴竹帽,身披簑衣,是雨中人力車夫遮蔽風雨的裝備。(若瑟•利維士•羅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頭戴竹帽,身披簑衣,是雨中人力車夫遮蔽風雨的裝備。(若瑟•利維士•羅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單車尾載客貨來往岐澳

繼東洋手車之後,單車(又叫腳踏車、自行車)也在港澳成為公眾代步工具,稱為「搭單車尾」。

澳門的營業單車多用英國產載重單車,在後面的貨架上加裝一塊長方形木板,上鋪軟墊,讓客人坐得舒服一點。香港的載客單車則加長了車身,又加裝了乘客的腳踏與扶手,客人跨坐,更為安穩。「搭單車尾」收費與「車仔」相若,以其較靈活快捷,故亦受歡迎。比手車優勝的是,澳門營業單車可以經關閘出入內地,客路更廣。

據唐思著(澳門)《風物志》(1994年出版)說,「據聞,在三四十年代,營業單車不但行走市內,還遠赴鄰近中山的村鄉,至1951年初才被禁止進入內地。」而據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所編著《澳門編年史》資料,發生於1947年7月29日的朱文彬事件,可證營業單車來往澳門與內地之間乃屬平常之事。

單車送貨(網絡照片)

單車送貨(網絡照片)

話說朱文彬原為中山縣民,向因家境赤貧,以騎單車搭載客貨為業維持生計。事發當日,朱文彬騎單車搭載乘客郭棠1名由香洲赴澳門。迨至關閘內附近,被葡警蘇沙(Daniel de Sousa)喝令停車,朱文彬因耳聾,未能及時停車。該葡警竟然不問情由,拳毆朱氏暈倒在地,朱文彬因被擊中肋部要害,送抵山頂醫院即已斃命。中山縣各機關及民眾團體以及港澳同胞,莫不為之憤慨。7月30日,中山縣民自動封鎖澳岐交通及一切貿易。澳門政府初不予理會,後經外交部駐澳專員交涉,澳門警察廳即將當日出勤關閘的軍警全部拘禁,個別審問,查出第281號葡警蘇沙為毆斃朱文彬之兇手,立即移交法院懲辦,並答應對死者家屬給以撫恤與賠償(後完成給付遺孀撫恤金1萬元、治喪費600元,並立協約,撫養遺孤子女兩名至20歲、教育至高中畢業)。此一風波方漸平息。

除了載客貨營業,單車亦廣為官方與民間用作代步及運輸。不少中小企業購置單車用作運送小量貨物,多個政府部門員工獲配單車出勤,郵政局就設有單車隊供郵差派信。送貨單車通常會在前輪上方加裝鐵網箱,或在後輪車架上放置活動之木箱以載貨。筆者在文具店當童工時,就經常踩單車送貨。一些個體經營者也以單車送貨,如報販會踩單車送報,送水工在載重單車貨架加裝(或臨時繫上)兩條堅實木枋,用以吊掛兩桶水在後輪兩旁,踩車送交用戶。

昔日澳門郵政局的郵差單車隊(網絡照片)

昔日澳門郵政局的郵差單車隊(網絡照片)

載客三輪車絢爛歸平淡

繼手車及單車之後,三輪車於1948年傳入澳門,它是單車與手車的混合改進版,1951年澳葡政府正式批准三輪車投入公共服務。

不論對車夫還是乘客,三輪車都比手車、單車優勝。三輪車夫坐着踩車,雙腳不着地,不用在冬天冷凍夏天炙熱的石頭路上奔跑,大大地減少勞損;車體在慣性作用下,踩起來比拉手車省力,速度也勝過手車;座位較寬,可坐兩名成年人,乘客坐得比單車穩妥舒服,車資與手車、單車差不多,故大受歡迎,車夫收入亦比一般非技術工人稍高,很快就由幾十輛發展到近千輛三輪車,車夫千多人。反之,手車由高峰時期的千餘輛減少至1958年的700輛。營業單車則由1950年代前後的600多輛減少到1960年代的幾十輛。

三輪車不但受本地居民歡迎,外來遊客也樂於僱用三輪車遊覽市容、觀光景點。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港產電影,就經常看到片中人物坐三輪車在南灣、西灣、觀音堂、媽閣廟悠閒遊覽的片段。

三輪車雄霸澳門公共客運市場二十多年,隨着社會發展,私用機動車逐漸普及,公交車路線亦增多及班次加密,到了1970年代,三輪車生意開始走下坡,慢慢僅有遊客僱用,到2020年,送檢的三輪車僅47輛,估計車夫也不足60人。

昔日外國遊客乘三輪車遊西灣(網絡照片)

昔日外國遊客乘三輪車遊西灣(網絡照片)

大板車運載柴米生豬

手車、單車、三輪車在載送人客之外,亦會載運小量貨物以增財源,大量或沉重的貨物則由另一種歷史悠久的人力車――大板車載運。

大板車長約4米,寬不到2米(也有較小型的),中間有兩個大木輪(外裹橡皮)分置左右兩側,車架基本上用厚實的木枋、木板構成,以人力前拉後推方式驅動,用人多少不一,視載貨重量而定。在機動貨車普及前,一般體大量重的貨物(如大米、生豬、鮮魚、木材、柴炭、食油、煤油等等),乃至家庭購買大型家具、搬家,都要僱請大板車連苦力(搬運工)幫忙。

作為昔日最主要的運貨工具,大板車由專業公司經營,它們多設於內港橫街,當接到客人下單,會按貨量派出不同大小的大板車與搬運工,一併計價,如遇到長期僱用的搬運工不足,再聘臨時工幫忙。

今天,停在葡京酒店外等待遊客僱請的三輪車。

今天,停在葡京酒店外等待遊客僱請的三輪車。

極少商舖購置大板車自用,那些需要經常送運小件貨物的店舖(如做批發生意的辦館、雜貨店、山貨舖),則會置備三輪貨車。這種三輪貨車與載客三輪車同樣以人力踩踏驅動,只是將客座改為貨架或有蓋貨箱,有些且將雙輪改在前面,單輪在後推動,車夫同樣是坐着踩車,把着貨架附設之橫桿來轉向。三輪人力貨車,如今還偶然見到在街道上行走,數量已很少了。

1960年代中期,澳門經濟開始發展,商家可以較多資金購買機動貨車運貨,居民也有餘力購買代步的電單車或汽車,至今,手車和大板車已退出歷史舞台,載貨單車和三輪車似「路人甲」般偶爾出現,三輪客車則如「甘草演員」,變身為具有本地特色的遊覽觀光用車,襯托往來如流水的機動車輛,同時訴說着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足跡。

昔日載客單車、載貨人力車經過內港街頭。(網絡照片)

昔日載客單車、載貨人力車經過內港街頭。(網絡照片)

文藝作品的手車夫人生

手車出現後,日本、中國都有不少以手車夫為題材的文藝作品,我最先接觸到的是魯迅的散文《一件小事》,那是在高小課本讀到的。文中「我這時突然感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滿身灰塵的後影,刹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一段,像電影畫面那樣,深刻烙印在我腦海。

然後,13歲那年,在域多利戲院看了改編自小說《無法松的一生》的日本電影《手車夫之戀》,裡面的雪地景色拍得很美,主角手車夫阿松與新寡女主人似有還無的情感浪漫迷離,我因這部電影成為了三船敏郎的影迷。60年代,香港也拍過幾部關於手車夫的電影。

老舍的《駱駝祥子》是眾多關於手車夫的中國文學作品中最著名而且流傳至今的一部。小說和不同版本的話劇、電影,筆者都看了多遍,每一次都大為感動。比起浪漫的《手車夫之戀》,我更喜歡寫實的《駱駝祥子》。

1946年,停泊在通商新街等待工作的大板車。(香港攝影師簡慶福攝)

1946年,停泊在通商新街等待工作的大板車。(香港攝影師簡慶福攝)

註:中國久已用白銀作主要交易貨幣,以兩為單位。晚清(1889年)引入「元」為單位(以下為角、分)鑄造銀元硬幣,規定1元相等於白銀7錢2分(0.72兩),一角錢為7分2厘,三分六就是半角錢。當時在廣州的商行欄口內部常用暗語議價,以防他人知曉。流傳最廣的一種是「之辰代碼」暗代數字,依次為「之」(1)、「辰」(2)、「斗」(3)、「蘇」(4)、「馬」(5)、「零」(6)、「侯」(7)、「裝」(8)、「彎」(9)、「享」(10)。因此半角錢的「三」分「六」便叫作「斗零」。

這種代碼為各行商舖廣泛使用於記下進出貨價,除行業通用者,多自有一套。筆者當童工的兩家文具店就分別為:(由1到10)可明高北斗大義到南天;人無文不雅生有樂得趣。皆嵌入了店名。

由於通貨膨脹,五分(港澳據外語音稱為「仙」)硬幣失去流通價值,幾十年前開始在市面消失,「斗零」這叫法僅仍存於女士所穿的高跟鞋「斗零踭」,以其鞋跟大小似「斗零」硬幣也。

載貨人力三輪車仍偶爾在街頭見到

載貨人力三輪車仍偶爾在街頭見到

作者介紹

陳思國

資深傳媒工作者。50多年筆耕不斷,作品體裁多樣,題材廣泛,風格多變,散見港澳報紙雜誌。

插圖畫家介紹

陸曦

澳門出生美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現屆澳門美術協會會長、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參加歷年澳門美術作品聯展,曾在澳門、香港舉辦《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在葡萄牙舉辦《陸昌、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是大型系列電視紀錄片《鏡海歸帆圖》中百米畫卷的作者及總監製。


 編輯:Hong 

來源:新聞局


瀏覽次數:2253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