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老街牌背後的故事

發佈日期:2020 年 07 月 22 日 15:17
  • 分享至:

0-263.jpeg

街牌,一個承載城市歷史的文字標識,它層積伴隨著當地社會文化的沉澱過程。在澳門這個中西文化碰撞的城市,僅僅從地名街牌上,便還能依稀探尋到昔日凝聚並傳承著一副澳門曆史風貌,如同一塊塊各具特色的“活化石”;它引導人們的遐想跨越時空,從曆史印跡的尋覓中獲得感悟。


走在澳門的大街小巷中,看到那些平日坐巴士報站念叨的街名,那些常常出現在旅行攻略裡的街道,殊不知那一條條街道背後都有一段歷史,一段傳奇。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在澳門許多重要的交通幹道都是以人名命名的,尤其是那些又長又難念的又葡文翻譯過來的街名。可見當年澳葡政府在給街道命名時,特別有意地注重政治上的因素,通過以大量的葡國政治人物,尤其是直接管轄澳門的最高級官員。當我們悉數歷史,葡萄牙向澳門派駐總督,自1623年開始,至1999年12月19日葡國結束對澳門的管治為止,期間共派駐了127任總督。以澳門總督名字命名的街道有近30條,如羅理基博士大馬路、高士德大馬路、巴波沙大馬路、若憲馬路、馬濟時總督大馬路、柯邦迪前地、羅憲新街、高地烏街等。儘管也許帶著一絲絲的歷史諷刺意味,但著絲毫不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由於中葡語言系統的不同,在翻譯上就會產生選擇性的規避一些敏感的歷史諷刺意味。這充分的反映了在街名系統上中葡文化的互不幹涉,各行其道,自成體系,和而不同。


澳門的街道名稱濃在那些濃縮了澳門四百多年的歷史文化的地名街牌中,是中葡文化在澳門相容並蓄的具體說明,許多古老街道更具很高的歷史和人文價值。我們可透過街道認識澳門、瞭解澳門,從一個個不同領域的人物,一個個不同宗旨的實體,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從一個個側面,瞭解與澳門有關或經澳門折射的人和事,景與物。通過街道名瞭解歷史,並不是要背負過去,而是為了向前走時,能夠無後顧之憂,可以走的更踏實、更坦然.。

0-264.jpeg


約翰四世大馬路

全長約為280米,寬為25米。

這條街道的名字「約翰四世」,是葡萄牙復國後的第一任國王——若昂四世(João IV)的名字在澳門的音譯,命名於1940年5月18日。若昂四世生於1604年,在登基之前是葡萄牙第六任布拉幹薩公爵。1620年代起西班牙對葡萄牙的統治不得人心,造成國內起義不斷,終於在1640年葡萄牙的貴族們推翻西班牙的統治,若昂四世被推為新國王,至1656年病死,王位則由他的兒子阿方索六世繼承。


在1980年代時,此街曾是澳門其中一處當鋪林立地。19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時,此街與殷皇子大馬路一帶曾經是當鋪密集之地,皆因這裏靠近葡京酒店,而當時新口岸區的房產亦未發展完全,故約翰四世大馬路一帶的商鋪自然地便屬當時最就近的地方之一。最高峰時期這一帶曾有逾10家押店開設,不過隨著新口岸區的迅速發展,1990年代中後期這裏的當鋪逐漸遷離或結業,至今約翰四世大馬路只剩兩家押店仍在營業。


約翰四世大馬路的位置原屬海洋,至1930年代南灣填海後這一帶才出現,其後前國立殷皇子紀念中學(後來易名為利宵中學)及商業學校(現址為澳門葡文學校)在與殷皇子大馬路交界處設校址,而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三校(現址為中華廣場)也在與南灣大馬路交界設校。1956年此街中段建有金來大廈,成為當時澳門南灣區少有的屋邨型大廈。

0-265.jpeg


殷皇子大馬路

現時這條街道也是澳門珠寶首飾店集中地之一,而澳門博彩業的地標建築葡京酒店和新葡京亦座落在此馬路的東南端。


這條街道的名字「殷皇子」,其中的「殷」字是葡萄牙航海家恩裡克(Dom Henrique)王子的名字在澳門的音譯字頭(澳門譯作「殷理基」);而「皇子(Infante)」,在古葡萄牙語中則是指「不繼承王位的王子」;街道命名於1939年2月18日。


恩裡克王子生於1394年,是葡萄牙和阿爾加爾維國王若昂一世的兒子,由於恩裡克王子在同輩中排行第三,故他就不太可能繼承王位。不過他對葡萄牙的航海事業有著重要的貢獻,在15世紀多次派出探險船隊到非洲西岸考察,也建立了全世界首間航海學校。恩裡克王子在1460年逝世。


殷皇子大馬路的位置原為海域,至1930年代南灣填海後這一帶才出現。在填海的計劃中,這條馬路原是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簡稱「新馬路」)的其中一部份,不過後來因為某些失誤,導致出現了兩個名稱,殷皇子大馬路就是這樣而來的。

0-266.jpeg


伯多祿局長街

伯多祿局長街(或白馬行、白馬行街;古稱醫院街;葡萄牙語:Rua de Pedro Nolasco da Silva),是位於澳門的古老街道,乃澳門第一條水泥馬路。現在白馬行街的正式名稱為伯多祿局長街,但現今很多澳門市民仍使用此街的舊稱白馬行。


清朝道光年間,這條長235米的白馬行街,逾160年的悠久歷史老街。昔日由於其東端有一所聖辣法耶醫院,故起初稱為醫院街。但華人居民則認為醫院是不祥之物,醫院街的稱呼很不合適。而當時此街道的渣甸洋行專營一種叫白馬牌的威士卡,並豎起白馬標誌,居民遂把街稱為白馬行。1869年7月,昔日的政府正式公佈該街為白馬行街。其後到1942年6月,議事公局為紀念曾任議事公局局長的伯多祿(Pedro Nolasco da Silva)誕生100周年,便將白馬行街改名為伯多祿局長街。該街當時是洋行的集中地,除了渣甸洋行外,還有絲綢行、茶葉行及其他洋行,為一商業繁盛大道。


除了聖辣法耶特醫院外,街上還有一所列入保護名單的建築文物,就是西端的國華戲院,近年雖已重修,正門有一大型羅馬式拱門,為二十年代粵港澳流行的電影院設計。因其建築形態具代表性,現為澳門唯一一間建築物列 為文物保護的戲院。過去戲院對面的釣魚臺原有一座3層的樓房(現已拆毀),曾是同盟會開辦的濠鏡閱書報社社址,作為半公開機關,宣傳革命,組織群眾。澳門日報社址、星光書店、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和浸信中學都在該街,街上鞋店不少,是它的一個特色。

0-267.jpeg


高士德大馬路

高士德大馬路(葡萄牙文:Avenida de Horta e Costa,前稱柯高大馬路),位於澳門半島中北部,東南端由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起,西北端至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止,長795米。為東西主要通道。


1905年以第96任(1894至1897年)澳門總督高士德(葡萄牙文:José Maria de Sousa Horta e Costa)之名命名。中文原來譯作柯高馬路,後因“柯高”二字粵語音聽起來不雅 (屙膏),方改為現名。位於高士德大馬路76號的提柯街坊會,迄今仍見證著該大馬路之前稱,“提”為“罅些喇提督”之簡稱;“柯”為“柯高”之簡稱。


早期以兩層高住宅為主,1970年代逐漸形成今日商住混合的景觀。1990年代由於松山隧道的落成,交通更加繁忙,政府不得不在其東南端建一行車天橋,直通松山隧道口,因而砍伐了原本種植在街心的榕樹。馬路中部的榕樹亦因垃圾收集站的興建而受威脅。另外,在馬路兩端保留了早期石制的路標 (而非今日以瓷磚鋪成的路牌)。


昔日的娛園(今盧廉若公園)北部為培正中學現址。在與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交界的東北角有紅街市。


0-268.jpeg

美副將大馬路

美副將大馬路(Avenida do Coronel Mesquita)係位於澳門半島中區以北的一條街道。此街道乃單向雙線行車,西北方始於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沿途畢直,東南方止於鮑思高圓形地。美副將大馬路的“美副將”,即美士基打軍曹,是澳門的第79任總督亞馬留手下最得力的戰將,後來因軍功升至上校。葡萄牙人在修建只關閘馬路的時候,就是以這位軍官命名的,因中國人習慣將上校稱為副將,美副將大馬路才由此得名。


昔日的美副將大馬路是望廈村的一部分,而望廈村的廟宇也大都集中在這裡,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普濟禪院,每逢觀音開庫、觀音誕的時候,美副將大馬路更是車來人往,熱鬧非常。善男信女紛紛前去寺院進香拜佛,祈求平安和好運。


美副將大馬路之名稱最先出現於現今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即新馬路),後來到了1918年,澳葡政府開始把新馬路西段的彎曲小路大鵬巷拉直,開闢出一條新的馬路,直接把內港和南灣連接,建成現今的新馬路。在該馬路開通後,市政當局把市政廳至西端路口以當時葡萄牙最高法院法官亞美打利庇盧的名字,命名為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而把市政廳到東端路口叫作美副將大馬路,後來由於名字太複雜,才把整條馬路統一稱為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編輯:Khai



瀏覽次數:4995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