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懷舊之名,走遍澳門(系列二) 澳門古廟

發佈日期:2020 年 07 月 22 日 14:37
  • 分享至:

0-187.jpeg

版權所有:品牌澳門雜誌社 (轉載請註明來源,編輯不易,且轉且尊重)

澳門古跡廟宇香火旺 

澳門土地神廟見證了城市的歷史變遷,是民間廣為信仰的一種鄉土文化形式。在澳門,形形色色的土地廟、土地祠隨街可見,就算是走進任何一座民宅大樓內,土地公神龕也是家家戶戶門口必備的看門一寶。那究竟澳門有多少座福德祠、土地廟或街頭社公?據知不下百座,人們供奉土地神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習俗,其歷史也是由來已久。昔日居住在澳門陸地上的村民拜祭土地,主要是為祈求土地肥沃、五穀豐登、安居樂業、家宅平安。當然另種說法則是,當年明朝政府為了向村民征稅,要求每一裏設一社(社公),所以各地街巷溪邊,奉祀土地公的大小祠廟社龕林立,以供善信虔誠致祭。一直以來,土地財神的信仰在澳門是最為普遍的,幾乎所有的寺廟裡,都供奉有地主財神。其次是武財神趙西元帥、文財神財錦星君和義財神關聖帝君。另外孝子神,作為一小神卻也在廣泛的被供奉在各大寺廟中,如哪吒廟、康公真君廟、望夏觀音城隍廟等。

0-188.jpeg


到了農曆新年,在子夜,家家戶戶燃放炮竹,正是‘炮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由淩晨開始,虔誠的人便到寺廟去參神,祈福菩薩保佑,心想事成,橫財到手。特別是媽祖廟,觀音堂,香火鼎盛,信徒水泄不通,殿堂前車水馬龍,絡驛不絕,這樣擾攘直至天亮。年初一早上,人們大清早就起床,所有的人都忙碌起來,換了新衣鞋襪,外出到處拜年,就連土生葡人也學習了這一套,到親友家裏拜年去了。此外,作為中國人,特別有一些老人家,都會在年初一的時候進廟燒頭香。不管今年運勢如何,總希望來年有個好采頭,因此就在新年開春第一刻,藉著插頭香來沾沾神氣,以便得到神明眷顧,而能在來年當中,事事順通,平安大發財。其實除了每年正月初一,新年開春所插的第一柱香外,還有每日淩晨卯時(早上五點),開廟門所插第一柱香也算是頭香。另外一種大家也許容易忽略的就是雙手在胸前手握太極,虔心奉香的心香,則隨處插,隨處可求。不過,值得提醒的是搶頭香造成的紊亂及投機功利,可不是神明所樂見,弄巧成破壞了虔誠之心。

0-189.jpeg


在澳門,每逢農曆二月初二“土地誕”,家家戶戶除在自家“門口土地財神”供奉雞、燒肉、生果等貢品及燒“衣紙”致謝外,更攜同三牲供品、元寶香燭等祭品,前往各自所屬福德祠、土地廟或街頭社公賀誕。各區慶祝土地誕的活動也是各有特色,當中以雀仔園福德祠、沙梨頭土地廟,由其街坊值理捐資籌備的慶祝活動,最為大型熱鬧,並也逐漸成為澳門一大民俗特色文化,每年吸引不少街坊以及旅客到場觀賞,及從中感受土地誕文化氛圍。

0-190.jpeg


值得的一提的是,在澳門,當我們進香拜神的時候,不難發現一廟多神,位置各異的特色尤為明顯。在澳門的眾多廟宇中,大多都是眾神相聚,共用香火。從實際的角度來看,在彈丸之地的澳門,眾神須一一建廟供奉恐怕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何況近年來,隨著房價地價的連連上漲,在澳門,普通老百姓的安居買房也是一件頭疼的大事。現實歸現實,雖然是委屈了眾神相聚,但虔誠的信眾們,依然堅持源源不斷的為眾神添續香火,以求祈求庇佑。

除了信奉土地之外,人們對於財神的信仰在澳門這座多元化的城市裡也表現的尤顯著,它不僅成為澳門重要的一項旅遊資料,更是影響到澳門博彩行業的神信仰。


蓮峰廟

建造時間:初建於明萬曆廿年(1592年)

地址:提督大馬路的道觀,位於林則徐紀念館旁

交通:可搭乘1、1A、3、4、5、7、9、9A、23、25、26A、32、33、34巴士達到


0-192.jpeg


澳門蓮峰廟,是一座既有歷史性,又不乏現代性的古刹。其擁有澳門最高大的建築群,擁有最多的普羅大眾敬仰的俗神偶像,擁有最古老的廟宇碑刻,和最精良的石雕藝術,是它的歷史性。其連年舉辦“林則徐巡察澳門”紀念活動,勸喻人們“珍惜生命,遠離毒品”;連年農曆臘月二十,舉辦“蓮峰福米暖萬家”的歲晚送福活動,接濟需要照顧的長者;堅持辦好診療中心,為市民提供健康服務等等,是它的現代性。

0-193.jpeg


蓮峰廟(又名蓮峰寺),位於提督大馬路的道觀,是澳門三大古廟之一。廟內亦設有澳門目前唯一的廟學—普濟蓮峰學校。自從1876年重修之後,廟內供奉格局亦保持至今,成為有別於其他寺廟的一大特色。此外蓮峰廟曾是當年官吏和華人商賈的議事廳,直至清朝嘉慶和道光年間仍為官吏臨澳辦案的駐節處。

0-194.jpeg

0-195.jpeg



今天,蓮峰廟旁,依然保存了1848年葡萄牙人進占關閘開辟馬路時所置的石塊,其上刻有葡萄牙盾徽。廟內藏有的雲水僧釋童真大師的二字掛匾“妙觀”和一幅展示曆史和神話的立面浮雕等珍藏,都增添了蓮峰廟在曆史和藝術上的價值。

0-196.jpeg




0-197.jpeg

由除夕晚開始,至翌日淩晨時分,大批善信湧往廟中還神及祈求來年順景,廳內人聲鼎沸,前往上香的市民又可在指定範圍內鳴放炮竹、煙花慶祝,市面洋溢著一片歡樂氣氛。



哪吒廟

建造時間:創建於1888 年

地址:大三巴牌坊後右側

交通:可乘10、10A、11、21A、2、3、3A、4、5、6、7、8A、26A、33路於新馬路下車



位於大三巴牌坊後右側的哪吒廟,創建於1888年,改建於1901 年,廟內供奉哪吒。供奉的哪吒,是一個神話人物,為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像個小孩,神通廣大。從17世紀後期開始受澳門民間供奉,這種廟不多,是澳門本地卻是一種極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間信仰。在民間信眾看來,哪吒太子除了有少年、武力高強的傳統形象以外,還擔任著其他的角色。腳踏風火輪可庇佑司機開車無往不利,身手敏捷可搶到好彩頭而可以庇佑彩民。因此在港澳地區,司機和彩民都會供奉哪吒太子。

0-199.jpeg

0-200.jpeg



雖然哪吒廟與大三巴牌坊同在一山坡上,但是哪吒廟則是依附在舊城牆另一側,四面牆體均以青磚築建而成,表面抹灰並重新劃上磚線,傳統硬山式的屋頂,整體建築主要以灰色為主,除山牆上有少許草尾點綴外,一般不作裝飾。建築整體裝飾簡約,即使裝飾最多的地方,也祗是位於兩重疊屋頂間之空間裏,整體風格內歛平實。雖然與周圍建築相比,它像一個建築小品,不和舊城牆及大三巴牌坊競爭墩厚和雄偉,而是通過簡單裝飾材料以不同的虛實對比手法,體現其輕巧別緻的形象。

0-201.jpeg



每年農曆五月十八的“哪吒誕”是澳門的傳統民俗活動,這項紮根於澳門本土的文化傳統世代相傳,別具特色。期間舉行多項盛大慶祝活動,包括哪吒聖像巡遊、賀誕粵劇表演、搶炮等。此外,每年春節前後,周圍的街坊們會聚在哪吒廟前吃盆菜,祈求來年身體健康。




媽閣廟

建造時間:初建於1488年

地址:澳門媽閣山西面山腰上

交通:可乘5、6、8、9、11、26、MT4到達

0-204.jpeg

0-205.jpeg

媽閣廟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保存至今時間最長的。媽閣廟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弘仁殿、觀音閣等建築物。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

0-206.jpeg

媽閣廟的創建年份,雖然至今未有定論,但大部分學者都肯定在葡萄牙人定居澳門前,此處已有供奉媽祖的廟宇。從1751年完稿的《澳門記略》附圖上可見整座廟宇已有一定規模。到清道光八年(1828年),媽閣廟重修,廟內建築,大為完善。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及光緒元年(1875年),媽閣廟兩遭颶風破壞,建築物受損,經兩年重修擴建後,奠定今天的模樣。

0-207.jpeg

0-208.jpeg

媽閣廟位於媽閣山西面山腰上,主要由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閣及正覺禪林組成,各建築規模雖然細小簡樸,但卻能充分融合自然,佈局錯落有致。廟內有許多摩崖石刻,均為歷代官宦名士的詩詞題字,是研究澳門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尤其是“洋船石”和“海覺石”,年代久遠,是澳門著名的兩大奇石,也是歷代騷人墨客詠吟的對象。

0-209.jpeg

媽祖閣平時香火不絕,每年農曆除夕、三月廿三日“天后”神誕、九月九日重九節,香火更甚。四方香客雲集于此上香拜祀、叩首祈福,並舉行豐富多彩的節目助興,這時媽閣廟上紫煙彌漫,一派祥和。

0-210.jpeg

為什麼澳門媽閣廟的香火如此旺盛,海外華人也都信奉媽祖呢?設計、創作大型媽祖像的澳門著名雕塑家、畫家梁晚年告訴大家:媽祖是人,也是護航海神。媽祖在海上捨己救人,為民消災解難的博愛精神受到人們的尊敬,信眾就把她當作神來朝拜。



康公廟

建設時間:大約建於19世紀初

地址:位於十月初五街中段

交通:可乘10、10A、11、21A、2、3、3A、4、5、6、7、8A、26A、33路於新馬路下車。


0-211.jpeg

康公廟位於十月初五街中段,超逾二百年曆史。廟內正殿供奉康公真君,即漢代之帥李烈,保國有功,受封成為康公。左是南海廣利洪聖大王,右為西山金聖候王,偏殿前為六祖聖佛,後為漢代神醫華佗先師。該廟專主民間喜慶法事,殿前中央放置有“酒船石”,於清鹹豐間雕刻而成,並有船,鯉躍龍門、龍鳳呈祥及鶴延年吉祥圖案,該石專給善男信信女向神佛禮拜奠酒之用,因而稱為“酒船石”。

0-212.jpeg

0-213.jpeg

康公廟是澳門最特的廟宇之一,事實上在澳門有兩間康公廟,一間位於十月初五街,另一間位於美副將大馬路的普濟禪院側,前者現時仍然對外開放,後者則已經被改為街坊會。康公廟公奉南宋王為神,即神話中的“泥馬渡康王”康王。傳說在百多年前,這一帶是瀕海之地,當時有一個木頭康王神像浮至此地,並擱置於海邊,後來被附近居民拾起,並在附近建祠奉祀,直至清朝豐年間(約1860年),由一位木業商人發起,並和坊眾合資在原地建廟,即是現在所見的康公廟。康公廟在大約30年前曾設有義學,專門培育貧苦學生,可惜後來停辦。

0-214.jpeg

0-215.jpeg

0-216.jpeg


以前康公廟每年都會搭棚請戲班上演神功戲,直至近年才停辦。但每年一度的康公誕依然是附近最多人參與的宗教節日之一。在康公誕那天,信徒是不准吃鴨子,信徒將康公的神像抬在街上遊行,神像在鑼聲和煙霧中前進,熱鬧非常。

今天康公廟前地,路面保留大片原始的條皮石,令康公廟更顯特色。昔日,在康公廟前地擺賣的小販甚多,如有看相的、賣小食的,形形色色,多種多樣,而每到康公誕,空地都會搭建大戲棚,並邀請省港名班,上演神功戲,觀看的觀眾甚多,直至幾年前這項活動才停辦。


普濟禪寺(觀音堂)

建造時間:建於1627年

地址:位於澳門美副將大馬路

交通:可乘8A、12、17、18、19、22、26路到達


0-217.jpeg

普濟禪院(俗稱觀音堂),是澳門最大的禪院也是最具規模的廟宇,作為澳門三大古剎之一,也有將近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椽用琉璃瓦铺砌的禅院墙顶屋,正门顶上雕刻著奇花异草、游鱼祥龙等祥瑞之物。作為中國古翚飛式的佛教建築,至今依然保存著明清南方廟宇的特色。

石濂大汕(1633-1705)是普濟禪院始祖,屬禪宗南禪曹洞宗。普濟禪院的主體建築分為三殿:大雄寶殿:供奉丈八金身的三寶佛像;長壽佛殿:供奉長壽佛;觀音殿:供奉觀音大士、十八羅漢。走進山門,迎面即是莊嚴宏偉的大雄寶殿,殿中供奉著三寶佛像,丈八金身,佛像莊嚴。從大雄寶殿西行,依次又是天後殿、地藏殿、龍華堂、靜樂堂;東行則是關帝殿、藏經樓等建築。主殿觀音殿中供奉觀音大士蓮臺以及樟木雕塑。另外十八羅漢分別站立兩旁,栩栩如生的雕刻。這裡有個有趣傳說,左邊第一尊羅漢乃是意大利航海家馬可.波羅,細細看來還真有幾分相似。走進禪院內進,前廳掛有一幅畫像,人稱「大笑佛」,意為無論從那個方向欣賞畫像,佛相均咧嘴而笑。由於觀音殿是禪院的正殿,每逢觀音誕期,殿內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0-222.jpeg

0-223.jpeg

與此同時,普濟禪院在殿堂懸掛於了歷代眾高僧和不同藝術名家的書畫、書法和文物,其中著名人士有:關山月(嶺南畫派)、陳恭尹(嶺南三大詩家)和章太炎等。觀音堂內回廊曲徑通幽,古樹婆娑。完美實現了將寺廟與東方園林合二為一,當之無愧地成為澳門八景之一。

0-224.jpeg

0-225.jpeg

另外,寺院另一個特殊之處在於當年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望廈條約》就是在這裏後花園中的花岡石桌和石凳上簽訂的。石座後的碑亭,簡略的記錄的當時的情景。有當地的傳聞,就是在這張有兩塊大小不同的石塊砌成的石桌上簽署簽約,美方代表坐在大石塊上,而中方代表則只是據小石塊的一側。此意則是對於清朝政府的諷刺。

版權所有:品牌澳門雜誌社


編輯:Khai



瀏覽次數:3642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