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隨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于都

發佈日期:2021 年 12 月 27 日 10:31
  • 分享至:

于都.jpg

作者/張國良

  昨天下午,我們從贛州興國縣趕到于都縣,參觀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和第一渡。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在于都縣城東門的于都河(于都境內的貢江)北岸,是當年中央紅軍總部機關渡河的渡口,這裡現建有占地16畝的紀念碑園。碑座上有葉劍英等題的詩。碑園西側為渡口碼頭和浮橋的舊址,岸邊有楊成武題寫的「長征渡口」石刻。楊成武上將在長征途中是紅1軍團2師4團政委(4團前身是北伐時期的葉挺獨立團)。在湘江之戰中,楊成武腿部中彈,幾乎截肢。在長征中,4團擔負開路先鋒的重任,最著名的戰績則是強渡烏江、搶佔婁山關、飛奪瀘定橋和奇襲臘子口。

紀念碑園中有紅軍長征紀念館,圖文並茂地展示了當年中央紅軍被迫長征的集結和出發情況。據展館陳列資料,中央蘇區在第五次反「圍剿」期間,由于共產黨中央「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領導和國民黨軍隊的重兵「圍剿」及經濟封鎖,中央紅軍在根據地內苦戰一年仍然沒有打破「圍剿」,根據地日益縮小,被迫決定戰略大轉移。從1934年10月8日開始,紅軍一、三、五、八、九軍團和總部各機關分別從原駐地興國、寧都、石城、長汀和瑞金陸續撤離,轉移到于都的段屋、車溪、羅坳和縣城,集結休整補充武器彈藥、兵員、糧食等,佈置轉移西進事宜。中央紅軍已經全部集中到于都附近時,長征的命令才發下來。根據中革軍委的命令,由中革軍委、紅軍總司令部、總政治部及各直屬機關組成第一野戰縱隊(也稱紅星縱隊),以葉劍英為司令員兼政委;中共中央蘇維埃政府及總工會、團中央等機關和衛生部、供給部、紅軍大學、軍委二局組成第二野戰縱隊(也稱紅章縱隊),以李維漢為司令員兼政委。中央紅軍的一、三、五、八、九軍團移交防務、隱蔽撤離戰場,到于都地域集結。

于都河(于都境內的貢江)是中央紅軍長征首先要過的第一條大河。當時河寬600多米,水流深湍,除少數渡口插上河標可以涉水渡河外,大部分只有架設浮橋渡河。為了保證紅軍順利渡河,在中共贛南省委、省蘇維埃政府領導下,于都人民無私奉獻,大力支援紅軍,當時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停運,共彙集了800多條大小船隻,有的用作架設浮橋,有的用作擺渡,為避免國民黨的飛機轟炸、隱蔽紅軍的戰略意圖、架設浮橋都在夜間進行。一到傍晚,有組織的群眾湧向架橋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飯,還有的送門板木材,當地百姓主動送來門板、床板,甚至壽材,幾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來搭設浮橋。僅4天時間,就在于都縣30公里的河面上架設了5座浮橋和佈設眾多擺渡和涉河點。

1934年10月16日至19日傍晚,中革軍委、紅軍總司令部和中央政府所屬機關和紅一、三、五、八、九軍團8.6萬人分,分別從梓山的山峰壩、花橋、縣城的東門、南門、西門、羅坳孟口、鯉魚、中埠、三門和漁翁埠等渡口渡過于都河,踏上漫漫長征路。中革軍委、紅軍總部等中央機關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博古就是從縣城東門渡口渡過于都河開始長征的。整個渡河過程歷時9天,分佈在于都城東門等10個渡口。渡于都河前,于都人民男女老幼從四面八方湧上橋頭、湧向渡口,送上一杯杯茶水、一頂頂斗笠,送不盡對紅軍的無限情意,紅軍戰士凝望根據地的山山水水,依依惜別送行的戰友和鄉親們。

為了緬懷先輩偉業,于都縣人民政府于1996年在縣城東門當年中央紅軍總部機關渡河處興建了占地3點5畝的紀念碑園。紀念碑高10.18米,寓意中央機關、紅軍總部及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同志於10月18日傍晚在此渡河長征;該碑身為雙帆造型,寓中央紅軍由此揚帆出征之意。底座寬大厚實,象徵中央紅軍出征腳步堅實有力、一往無前、充滿希望之意;四周現有柵欄環繞,藉以圍護花草樹木,以使環境優美、四季如春,象徵長征精神萬古長青。碑座左邊為陸定一手書《長征歌》第一首「十月裡來秋風涼,中央紅軍遠征忙,星夜渡過于都河,古陂新田打勝仗。」是中央紅軍夜渡于都河長征出發的真實寫照。右邊為葉劍英1962年建軍節為緬懷當年贛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寫的詩「紅軍抗日事長征,夜渡于都濺濺鳴。梁上伯堅來擊築,荊卿豪氣漸離情。」,詩中引用秦朝燕國高漸離擊築高歌送別壯士荊卿刺殺秦王的歷史故事,追憶葉劍英當年長征夜渡于都河時,劉伯堅同志為他送行的壯烈場面和動人情景。



瀏覽次數:1042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