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園】孔言—俗世中的一抹良藥

發佈日期:2021 年 11 月 11 日 16:00
  • 分享至:

A82.jpg

「我讀孔子」徵文比賽 二等獎 第一名

作者: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 高倩盈

 

紛擾世間,安定為確幸,憂亂為日常。心疼在無常裏發出呼嚎,應許一次又一次的祈願。微光緩緩撒落,落在那人間天使的側臉-來自無名英雄的希盼吧。

作為麈世裏一顆微弱的塵埃,在蒼茫中不停翻滾著,面對未知或現存的浩劫,誰也不能倖免,下達了必需迎戰的指示。宇宙間無窮的引力,牽連著我們每一個人,平行線中的交會、分離、相映,我們的每一言行、想法和心態,都成為了戰勝疫情的重要轉捩點。

疫情蔓生的不久,二零二零年二月起,人們仿如一群走失的迷途羔羊,人心惶惶,在不安的街角中遊蕩,溺斃了僅有的安全感。定心丸的研製需要一定工序和時間,必須要同心合力,才能渡過危險期。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團結是種強大的力量源,尤其在危難關頭,往往要捨棄個人利益,才能為大局著想。

停課的閒適午日,空氣都變得孤寂,仿佛失去了昔日的活力,人惰了,倦怠了這樣的生活,只能無聊地把弄著桌上亂成一團的文具,看著窗外渺無人煙的街景,心中突然萌出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的態度要隨時準備好,才不會耽誤這些停課的時光。乍然舒暢,頃刻又到了新聞時段,熟悉的聲音從高清螢屏躍然心上,這是疫情發生的一大轉變,留意新聞的頻率逐漸增加,仿佛在進行疫情的倒數儀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確診人數在全國不斷增加,甚至有蔓延到海外國家的趨勢。這個時期令我最心疼的就是那群前線人員,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那些奮鬥在前線的無名英雄,多少個難以入眠的不歸夜,多少次奮不顧身的英勇,失去多少趟回家探望的機會,這種不求回報的付出,就是我們生活中種種平凡的偉大。和普通人無異,他們也是別人的孩子、父母親,甚至是眾孫之輩,並非神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來得匆匆,卻遲遲不願離開,時間不留人,他們接連化身疫境先鋒「奔赴前線,堅守崗位」就是他們的信念所在,也體現出中國人大愛無疆,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正是前人所承傳下來的優良美德,為我們學習的最佳榜樣。

疫情的嚴峻十分考驗那顆堅定的心—脆弱、柔軟。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們或許不是有智慧的人,不是有仁德的人,不是有勇氣的人,在疫情這隻迅雷猛獸的攻勢下,顯得渺小無助,但堅定不移的心是疫情最好的良藥,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正所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新聞中也有提及到市民對疫情的貢獻,那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行為是最值得我們去敬畏。而當看到一些不公義的事情,例如一些無良商家在口罩短缺的時期在網上高價出售口罩,以利用人們的心理,從而賺取利潤。在此,警惕、反省自己的行為,以此作誡,便能使社會大眾的負面情緒減少,保持在抗疫期間常懷樂觀、積極的心態。

身陷險境之中,私慾會趁機蒙蔽了雙眼,讓我們失去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爭脫道德的枷鎖,遺忘那潔白無瑕的一隅,初心易逝。

新冠疫情在社會大眾的討論度無疑達到一個至高點,於是很多人便將槍頭指向那些吃野味的人,不斷地施加重壓,輿論紛飛。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嚴以自律,寬恕待人,不要再執著誰是誰非,畢竟再連翻爭論也是於是無補,真正需要做到的就是聽從政府的防疫安排,保持自己身心靈健康,才是戰勝疫情的長遠之計。

孔子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是中華傳統的美德和修養,是古代和現代相互接軌的隨意門,是生活歷練的一部分。讓我們在閱讀其思想時,能對個人修養和待人處世有著更深切的感悟,學會如何做一個「志士仁人」,成為流於俗世的一抹白。就像至聖所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知識在成長的同時已經不斷累積,正確的價值觀也隨之形成,歷史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告誡後人,承傳優良美德,使我們在塵世中依然能銘記根本,真正做到飲水思源,勿忘初衷。

盼待曙光再燃,燎原星火璀璨,溫暖蔓遍人心。心之閒適,俗世中依舊能處之泰然。



瀏覽次數:1247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