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 | 市井巷陌見龍蹤 嶺南大地龍抬頭

發佈日期:2024 年 02 月 07 日 11:25
  • 分享至:


2024年甲辰龍年來了,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在悠久的中國龍文化中,嶺南佔有重要地位。嶺南龍文化既與中原一脈相承,又有地方獨特特色。古代嶺南先民認為龍是祥瑞,有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舞龍獅,扒龍舟,打龍拳……龍文化、龍元素烙印在嶺南大地上,出沒於尋常巷陌中,融入廣州人的日常生活,讓日子過得龍馬精神,奮發爭先。

文化溯源:

古越人「斷發文身」有崇龍習俗,秦代西江流域形成龍母文化

秦伊始已有龍母文化

南越文物龍表現豐富

已故嶺南民俗學家葉春生曾撰文稱,中華「龍族」是個龐大的族團,黃河、長江、珠江等都有其支系。嶺南地區多水道、河川、湖泊,所以水神信仰特別興盛。龍主水,被視為水神,早在秦代,就已經形成了龍母文化。龍母文化研究專家王元林等亦提出:「秦代伊始,古越人‘斷發文身’的崇龍習俗結合祖先崇拜,在三江匯流的悅城形成了龍母崇拜。」


嶺南「埔寨火龍」場面震撼。


西江龍母崇拜習俗源遠流長

關於龍母的正式記載最早見於唐劉恂的《嶺表錄異》。最原始的故事是:龍母叫溫媼,是一個棄嬰,被放在一個大木盆里,從西江上游順流而下,後被漁翁梁三收養,成人後因養育五龍子,被尊為龍母。傳說她能預卜人間福禍、呼風喚雨、治水防澇、保境安民,被視為神女。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秦始皇聽說龍母事跡後,曾派使者以赤珪禮聘溫媼,但溫媼留戀故土,沒有答應。

龍母文化在西江流域影響深遠。廣東最著名的龍母廟當屬悅城龍母祖廟。它坐落在廣東省德慶縣悅城鎮水口,與廣州陳家祠、佛山祖廟等同為嶺南傳統建築瑰寶。

南越文帝行璽是西漢最大金印

在廣州,若要從文物中找尋龍的印記,最早或可追溯到任囂。1953年1月,考古工作者在西村石頭崗發現了一座古墓。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認為墓主人或為首任南海郡尉任囂。墓中出土一件回紋玉璧,璧面飾有一圈龍紋。這是在廣州出土的最早飾有龍形象的文物之一。目前,這件玉璧藏於廣州博物館。


南越國龍形玉佩(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廣州龍形象文物出土最多的地方,是位於解放北路的南越王墓。南越王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霍雨豐介紹,龍形象遍布在金器、玉器、銅器、象牙器等文物之上,以玉器的龍紋表現最為豐富,有正面、側面,有雙龍合體、三龍合體;有線雕、透雕,也有浮雕,有「寫實」風格,也有抽象風格。其中,作為院徽的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更是精華。玉佩直徑10.6釐米,厚0.5釐米,原來蓋在墓主頭罩的右眼位置,分為內外環,內環透雕一游龍,外環透雕一鳳鳥。龍尾和後爪伸出內環外,與鳳冠、尾羽一道,相互連接、上下延伸而成透雕捲雲紋。鳳鳥回眸凝望游龍,龍鳳似在喃喃細語,將兩千年前的審美與哲思傳遞至今。


「文帝行璽」龍鈕金印(南越王博物院供圖)


南越王墓還出土了「文帝行璽」金印,印鈕是一條游龍,這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的最大的西漢金印。有研究表明,龍代表皇權,是西漢以後才逐漸形成的。考古發現的漢代眾多諸侯王墓、列侯墓出土的器物中,龍紋隨處可見,說明西漢早期龍紋尚未形成獨尊地位。相比之下,在整個西漢考古發現的璽印中,南越文王趙眜的「文帝行璽」龍鈕金印是非常獨特的存在。

從西漢中晚期開始,帝王開始習慣使用龍紋,也自稱龍,而美麗絢麗的鳳形象開始被皇后與妃嬪們使用。「龍」「鳳」各自的象徵意義自此逐漸確定,龍站上了「C位」。

有趣的是,南越王墓出土的大量文物還同時飾有龍與其他動物形象。常見的有「龍+鳳」玉器,「龍+虎」也不少見,如龍虎並體玉帶鈎。此外,還有「龍+龜」「龍+螭」「龍+蛇+蛙」等,最熱鬧的要數琴瑟上的瑟枘,除了龍,還有熊、獅子、野豬、虎、猴等,儼然一座「文物動物園」。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南越王博物院供圖)


特色民俗:

嶺南龍文化獨具特色 賽龍舞龍游龍滿羊城

龍在中國代表吉祥、尊貴、勇猛與權力。唐宋之後,大批移民來到嶺南,帶來了中原龍文化。龍文化又結合地方風物,孕育出嶺南特色民俗。伴水而居、崇龍敬龍,古代嶺南人以龍舟競渡的形式祈福、驅災、迎祥,形成扒龍舟民俗,而在祭拜南海神的活動中,又形成了獨特的廣府龍舞。

龍舞

廣府龍舞隋唐始

金龍最長達千米

據葉春生的論述,中國龍舞約有110種,其中36種出自廣東。嶺南有陸豐滾地金龍、湛江人龍舞、中山醉龍舞、高蹺龍、簕古龍、舞木龍、埔寨火龍等,其中,廣府龍舞深受人們喜愛。

廣府龍舞又稱廣府大金龍,屬中國龍舞中的「南龍」,市龍獅協會會長趙偉斌介紹,廣府龍舞源自隋唐時期祭拜南海神的習俗,後逐漸演變成新年春節、迎神賽會的助陣表演,成為人們祈求人壽年豐必有的民俗,並逐漸流傳至港澳地區,又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

廣府大金龍的龍頭用竹、紙扎作而成,馬臉、象額、鹿角、牛耳、虎眼、獅鼻、獠牙;龍身一般分為八至十二節,長的有數十節,龍節用竹篾扎成圓柱狀,俗稱「龍箍」,長約1米,節節相連,外披龍被用五彩金布縫製而成,花紋為魚鱗狀,寓意金玉滿堂、年年有餘;龍尾為金魚尾造型;引領金龍的是一個不停旋轉的大龍珠,寓意時來運轉、好運年年。一條大金龍一般長50至100米,最長的可達千米。


廣府龍舞又稱廣府大金龍,舞者必須身強力壯,還要技藝高超。 (趙偉斌供圖)


廣府大金龍的龍頭重30斤以上,因此舞者必須身強力壯,還要技藝高超。在龍珠引領下,數十名大漢高舉大金龍,首先行禮叩拜、隨後游走四方、騰躍穿行、戲珠搶珠、翻滾盤圈。舞到最高潮時,大金龍演繹「翻雲覆雨」,然後「龍飛九霄」,巨大龍頭直衝5米高空,再以雷霆之勢從高空俯衝,「橫掃千軍」,直搗黃龍。

金龍狂舞,必須要有廣府大龍鼓的伴奏。鼓用的是廣東龍獅大鼓,與醒獅、龍舟所用的鼓相同,但其他配樂則不同,使用的是大蘇鑼、小手鑼、大京鑔、小京鑔,演奏曲譜由傳統戲曲打擊樂演變而來,既鏗鏘有力,又躍動輕快,合力展現龍舞變幻大張大合的氣勢。

除了廣府龍舞,每到中秋,白雲區有舞火龍。「舞龍頭,無憂愁;摸龍鬚,步步高;穿龍底,醒目仔;睇火龍,唔會窮」,村民通過舞火龍,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舞火龍還被列入第七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023年,均禾街25條火龍巡遊,各村火龍匯集到牌坊、廣場,萬人空巷,鞭炮齊響,火龍狂舞,孩子們提著燈籠,走街串巷唱著歌謠,蔚為壯觀。

龍舟

雷鼓半空雪浪

千年賽龍奪錦

扒龍舟是嶺南地區最具特色、流傳地區最廣的民俗。龍舟起源有多種說法,根據聞一多先生的考證,古越人以舟楫為家,以龍舟祭祀禮儀禳災求福,每年春夏之交舉行的龍圖騰祭祀,衍生出了扒龍舟的習俗。

南越王墓出土的船紋銅提筒等文物上繪有羽人舞者等圖像,由此可以推測,或許早在漢代,廣州就出現了龍舟文化的雛形。

五代十國時期,廣州的西湖已有端午龍舟競渡的活動。南漢後主劉鋹命人在城西疏濬「玉液池」,「每端午令宮人競渡其間」。南宋時,廣州的龍舟活動已很精彩,本地探花李昴英的《水龍吟·觀競渡》雲:「一聲雷鼓,半空雪浪,雙龍驚起。氣壓鯨鯢,怒掀鱗鬣,擘開煙水……」賽龍的激烈場面躍然紙上。明代中葉,廣東扒龍舟的習俗與楚俗合流,「江滸設龍舟競渡,以效楚俗,觀先後為勝負」。清代,廣州民間賽龍舟活動更普遍,屈大均言:「四月八日……江上陳龍舟,曰出水龍……五月自朔至五日……士女乘舫,觀競渡海珠……」清代沙灣人何博眾、何柳堂等有感於龍舟盛況,創作了廣東音樂的經典之作《賽龍奪錦》。


賽龍奪錦


2008年,廣州「扒龍舟」被列入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廣府地區許多龍舟隊多次在大賽中獲獎,成為嶺南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個龍頭帶著水花浮出水面,正是黃埔區非遺項目「龍舟龍頭、龍尾製作技藝」傳承人張偉潮的作品。

龍年尋龍

廣州處處「現龍在田」大街小巷遍布「龍蹤」

龍文化在嶺南大地延伸拓展,更接地氣、也更平易近人,以各種方式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將對龍的崇拜、敬畏和喜愛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傳統建築上的「龍元素」隨處可見;日常粵語交流中,大家往往「龍」不離口,人們為街巷取名時,「龍」字也備受青睞,以至廣州帶「龍」字地名超過了1600個。

方言

粵語含「龍」俗諺充滿生趣

傳遞獨到經驗與智慧

龍文化的長期浸潤,在粵語中催生了大量含「龍」俗諺,別具趣味。

廣州人常用「龍馬精神」「龍精虎猛」送祝福,希望對方身體好、體質強、魂魄健;又用「行運一條龍」祝福人,願對方能夠一直擁有好運氣。

面對生活里的挑戰,廣州人會說「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說的是年輕人如果努力,遲早會有出息,不會一輩子總是穿著有破洞的褲子,借以勉勵人們要有奮力拼搏、堅持到底的精神。

有能力的外地人被視為「過境強龍」,俗稱「過江龍」。廣州人說某人是「過江龍」,即贊其是外江來的強者。

「五爪金龍」,指人用五根手指抓取東西吃。若人心情不好,對著山珍海味也沒食慾,這時廣州人會說「食龍肉都冇味」。


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龍首脊獸


廣州人若說一個人「過龍」了,意思就是此人做事過頭了;「瞓過龍」的意思是睡過頭了;「過曬龍」則是過頭過得很厲害;「功過龍」是說聰明反被聰明誤;「亂曬龍」則指亂糟糟、雜亂無章。

若是忙中出錯,廣州人往往會說「眼大睇過龍」,意思是眼睛不好使,看錯或看過頭了。

「烏龍」則指出了差錯,糊裡糊塗。「擺烏龍」常見於足球比賽的解說,指球員救球心切,把球踢進自家大門。「烏龍王」是指老出差錯、最糊塗的人。

粵西街坊常說家裡有幾個「化骨龍」,這是戲謔地介紹自己有幾個子女。「化骨龍餓過龍」是說小朋友餓過頭了。

廣州人形容一個人「著咗龍袍都唔似太子」,是說其就算穿上皇帝的衣服,也沒有皇帝的威嚴。出門在外,廣州人常說「龍床不如狗竇」,形容即使住豪華賓館,也不如在自己家裡自在。

地名

全城千六地名帶「龍」字

廣州龍馬精神正當時

廣州人認為龍代表祥瑞,喜愛用「龍」字取名。據說,廣州帶「龍」字的地名超過1600個。比如越秀區的龍藏街、祥龍里、青龍坊,荔灣區的龍津路、龍溪村、聚龍灣,海珠區的龍導尾、龍馬里、聚龍大街,天河區的龍洞村、迎龍路,白雲區九龍澗、龍歸街,番禺區的蟠龍街、化龍鎮,黃埔區的龍頭山、鎮龍大道,花都區的神龍村、康龍大街,增城區的二龍山、龍地村,南沙區的龍穴島、龍古村、四龍湧,從化區的黃龍帶、蛟龍圍等。


荔灣區聚龍村航拍圖


千百年來,帶「龍」字的地名烙印在大街小巷中,積澱下膾炙人口的故事。「聚龍」或是廣州重名率最高的地名之一,荔灣、白雲、黃埔、花都、番禺、從化、增城7區都有含「聚龍」二字的地名。其中,荔灣大衝口湧聚龍村的故事頗為神奇。話說清末年間,來自台山的鄺姓三兄弟到省城郊區買地置業。興建房屋時,地底冒出紅水(實則因地底是紅色的沈積砂岩),人們不知凶吉,後有人說這叫「龍出血」,因為這裡是「泗水回歸,龍盤之地」,可以旺丁發財,鄺氏家族遂用「聚龍」二字為村莊命名。

荔灣區的龍津路也有一段民間傳說:晚清時期,有個外國人在五仙觀發現一根葛藤,只見藤條又乾又細,卻懸掛著一口重逾千斤的巨鐘。他清洗藤條,欲佔為己有,不料藤條沾水後化作一條神龍。龍飛九天之際,突然落下幾滴龍涎,落在西關一處。從此,這一帶被稱為「龍津」。

海珠區龍鳳街轄內以「龍」命名的街巷近50處,本地文化學者饒原生介紹,龍鳳街二龍片區的龍導尾歷史悠久。南漢開國國主曾改名為劉龑,取飛龍在天,唯吾獨尊之意。南漢國主曾在今海珠區一帶建祭壇,求龍保佑,祭天的一條道叫龍尾道,意思是龍的尾巴。後來,龍尾道又稱為龍導尾。

番禺區的化龍鎮歷史悠久,寓意「化龍而升」,「嶺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陳樹人都是化龍人。北宋大家蘇軾曾在這裡居住過。如今,化龍鎮是廣州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的承載地,助力廣州經濟「蛟龍入海,龍騰虎躍」。

建築

古建常有「龍出沒」

新築富含「龍元素」

在廣州的傳統建築中,到處可以看到龍的蹤影。南沙區黃閣鎮東里村麥公祠內有一幅壁畫《教子朝天圖》,這是廣州目前發現面積最大、最原汁原味的飛龍壁畫。它位於宗祠大門的上方,長約2.5米,高約0.9米。廣州南沙虎門炮台管理所原所長黃利平說,《教子朝天圖》的「主角」是兩條在雲海中見首不見尾的蒼龍,老龍正在教育小龍。這樣的繪畫形式多見於宗祠建築,如花都畢氏大宗祠、珠海莫氏大宗祠和中山蘇氏祖祠等,都有類似壁畫,體現了嶺南重教育、守禮法、講忠孝的傳統。

荔灣區陳家祠也有不少與龍有關的裝飾,屋脊上的鰲魚就是一大特色,脊飾中還有飛翔在天的鰲魚造型,兩根長須伸向天空,有「躍龍於瓦甍」的氣勢。鰲魚相傳為龍生九子中的一個,屬水,古人常將其飾於屋脊,取「水克火」的含義,以鎮火災,同時也隱藏了「狀元及第,獨佔鰲頭」之意。


余蔭山房屋脊上的脊飾。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


番禺區余蔭山房內,不少建築的正脊為「龍舟脊」樣式。這種屋脊造型因與龍舟相似而得名,常以灰塑淺浮雕的卷草紋裝飾,或者在脊的兩端各置一條鰲魚。垂脊的脊首部位也往往裝飾有脊獸,有人稱之為嘲風,也是龍子之一。

當代建築中,龍元素也不少見。番禺區寶墨園重建於20世紀90年代,古色古香的牌坊後有一座仿故宮金水橋樣式建造的花崗石拱橋——九龍橋,主橋中央坐落著巨型青石雕九龍臥壁,正中一條巨龍蟠伏,口吐龍珠,其餘八龍穿插蟠曲於四周,活靈活現。寶墨園姐妹園——南粵苑的大門後則有一座大型照壁——九龍壁,在海水、祥雲的映襯下,九條顏色各異的巨龍形態生動,有的嬉戲龍珠,有的翻騰自如,猶如遨遊滄海,又似騰飛九霄。

點睛

宋代《墨龍圖》

奠定今日龍形象

南朝梁代畫家張僧繇「畫龍點睛」的故事家喻戶曉,但同是畫龍高手的南宋畫家陳容並不廣為人知。陳容開創了水墨畫龍的先河,畫的龍被稱為「所翁龍」,被後人奉為典範,不僅在中國備受追捧,還影響到日本等地。廣東省博物館就藏有陳容的《墨龍圖》。陳容畫的龍有分叉的龍角、圓睜的龍眼、張開的龍嘴、鋒利的牙齒、飛揚的龍鬚、粗壯強勁的龍軀、尖銳的龍爪,飛躍於山巒之上,穿梭在雲氣之間,游弋於波濤之中,形象已經跟今日大眾文化中的龍幾乎沒有差別。從此,龍的形象基本確定,後世多是在「所翁龍」的基礎上進行演繹。


南宋畫家陳容的《墨龍圖》,現藏於省博物館。(省博物館供圖)


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墨龍圖》以兩幅絹拼成,畫家用粗勁的線條勾畫龍身,並以淡墨暈染,僅在龍的眼睛及爪處施有赭色,雲霧則運筆迅捷,整個畫面水墨酣暢淋灕。畫面右下作者自題「抉河漢,解華嵩。普厥施,收成功。騎元氣,游太空」,與畫面上的飛龍互為呼應,將飛龍騰躍九天、叱吒風雲、勢震山河的磅礡氣勢呈現得淋灕盡致。陳容畫龍真跡傳世不多,此圖是其傳世作品中罕見之鴻篇巨製。

百年黃埔龍形拳 一招一式如矯健游龍

在廣州,不少人喜歡練習龍形拳增強體質。「動如神龍游太空,靜如玉女守深閨」是龍形拳的口訣。黃埔區龍形拳協會會長、廣州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周振江介紹,黃埔龍形拳是龍形拳的重要流派。1850年前後,歸善縣(惠州市)梁化圩客家人林合隨來到當地的福建南少林和尚海豐、廣進練習南少林武術。後來他加以改良,遂成開派宗師。

龍形拳體系中有龍形摩橋、龍爪、龍形對拆等套路,也有單刀、雙刀、鋼鞭、纓槍等器械。顧名思義,「龍形拳」特點在於「龍形」,拳出生風,剛勁暴烈,又蘊含松沈纏黏、抖彈冷脆的內勁,是一種以意導形、攻守合一的傳統南派拳術。如今以茅崗社區為核心,三代數百人傳承龍形拳。村裡周氏大宗祠門口有個「演武台」,是青少年平時練拳的地方,青少年的一招一式如游龍矯健,生機盎然。

金龍鬧春

花市「魚躍龍門」賀歲龍騰虎躍

十里花街龍騰花海

金龍醒獅喜賀新春

新春在即,廣州人最心心念念的活動「行花街」,也少不了龍的身影。

北京路首現「8K+3D+AI」金龍

龍年春節,越秀區延續「百年花市,源於越秀」的歷史傳承,在西湖路——教育路十字路口搭建中心花壇,造型就源於明清四大貢院之一——廣東貢院的「龍門」。龍門花壇飛檐斗拱,門正中懸掛「龍門」匾額,有著「魚躍龍門」的寓意。北京路銅壺滴漏景觀旁設置了「龍騰花海」造景,參考了龍岩舞龍的非遺元素,與花市主牌樓遙相呼應,寓意龍年昂揚向前。


北京路超高清大屏將有「8K+3D+AI」打造的超高清巨龍出沒,給老城區帶來超震撼新科技。


與越秀花市同步,廣州首條超高清8K+裸眼3D+AI技術融合打造的「飛龍」將於2月6日在北京路8K超高清大屏上「活靈活現」,為新春獻瑞。據悉,由北京路管委會與4K花園聯合打造的2024《龍騰四海》視頻中,宇航員將化身為龍,帶來變幻萬千的視覺震撼,以此向大家拜年,恭祝廣州和中國航天事業「龍游萬里、四海升平」。

番禺花市牌樓設計亦充滿龍元素。一條歡快、靈性、飛舞形態的龍勾勒出「2024」數字造型,行進中的龍舟造型寓意番禺賽龍奪錦、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番禺區河道縱橫、水網密布,千年綿延的龍舟文化鐫刻在番禺人的基因里。番禺區上漖村有廣東最古老的龍舟製作和維修基地,迄今已有140多年歷史。據悉,番禺區寶墨園將在春節期間上演水上舞火龍、水上高樁醒獅、醒獅躍火圈等一系列精彩表演。

白雲區帽峰山千年古廟門口的龍口泉也將見證一系列文化大餐,2月10日至17日,「金龍醒獅」、「龍騰虎躍迎新春」武術表演、「龍形拳」都將在這裡亮相。

「龍」字花卉備受青睞

名字裡帶「龍」字的花卉備受青睞。在順德陳村花卉市場,蝴蝶蘭中的「龍蘭」特別暢銷,一株龍蘭就有10多個花朵,一字排列,如長龍一般,十分霸氣。蝴蝶蘭新品種「馬卡龍」也點燃了消費者的熱情。在花卉市場一家店內,有街坊看中一款「馬卡龍」,正要下單,卻被告知早有人預訂。「馬卡龍」蝴蝶蘭一盆多色,粉色、紫色、藍色、天青色等融於一盆,別有韻味。

伊朗進口的「紅龍柳」很應景。「伊朗下雪時,紅龍柳進入休眠期,顏色就會變紅。來到廣州溫暖之地,又會打破休眠期長出小芽點,很有春意。」園藝師張福昆說。

備受歡迎的還有龍舌蘭。龍舌蘭一生只開一次花,耗盡畢生「力量」開出的花朵,花序可高達一層樓。廣州人喜歡在庭院中栽種龍舌蘭,寄寓飛龍在天。

就這樣,廣州人把對龍的喜愛融入每一天。

這些粵語俗諺很有趣

龍精虎猛:形容人精力旺盛、鬥志昂揚。

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年輕人如果努力遲早會有出息,不信一輩子總是穿著有破洞的褲子。

龍床不如狗竇:即使住在再豪華的地方,也不像在家那樣睡得安穩、踏實。

眼大睇過龍:睇,即看;過龍,即超過,形容粗心大意,看走眼。

亂曬龍:形容亂哄哄、亂糟糟、亂了套。

行運一條龍:祝福對方能夠一直擁有好運氣。




瀏覽次數:504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