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 | 百座僑墟立僑鄉,鄉愁煙火綿延長

發佈日期:2023 年 08 月 11 日 17:00
  • 分享至:


在我國著名僑鄉廣東江門,有一種特殊的建築群——僑墟。如今,江門有百處僑墟,每一處都是碉樓、洋樓、墟市並存;它們保留了嶺南傳統的建築藝術風格,又充滿異國情調,既折射出嶺南水鄉的風韻,又讓人徬佛置身於歐洲小城。

顧名思義,僑墟是特別的墟市——既是地方集市,又是海外唐人街商品來源地。追根溯源,僑墟是時代的產物: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一代又一代出洋謀生的華僑在海外艱辛打拼,積累了一定資金後,在家鄉投資建造僑墟。一處處古老的僑墟,體現了五邑華僑、華人堅忍不拔、愛國愛鄉的「家國情懷」;承載了海外華僑、華人的「根、魂、夢」。

僑墟,留下了煙火,留下了鄉愁!


江門開平市赤坎古鎮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界面最連續、保存最完整的僑鄉騎樓建築群,被譽為「天然影棚」。


情誼長

廣府人出海第一港 亦是華僑魂牽夢縈處

爸爸去金山 快快要寄銀

全家靠住你 有銀好寄回

台山市端芬鎮海口埠僑墟樹立著一塊石碑,上書「廣府人出洋第一港」幾個大字。160多年前,五邑地區的華僑就是在這裡登船出發,坐船經廣海灣等地到達香港,再橫渡太平洋,去異國打拼。

台山市博物館原館長蔡和添將海口埠的歷史對記者娓娓道來:海口埠是當年廣府人出洋的港口,又是華僑落葉歸根的地方,海口埠也是最古老的僑墟之一。而端芬鎮依河建成的僑墟有海口埠、梅家大院、西廓墟、墩寨墟、山底墟、成務墟、上澤墟和廟邊墟等;在北邊沿潭江還建有岡寧、大江、公益等僑墟, 並一直延伸至開平赤坎古鎮。

如今,海口埠僑墟還有100多座三層洋樓,排成兩排,中間的通道曾是集市。今年九十多歲的陳婆婆從小居住在海口埠,她曾向記者講述海口埠僑墟的故事:早期,海口埠只是一個小碼頭,十戶人家在此以打魚為生,故又名「十戶墟」。這裡是經內河出海的必經之路,清代後期,很多台山人從這裡坐木船,漂洋過海謀生。他們把積攢下來的辛苦錢匯回家鄉置業,這些家書、匯款被統稱為銀信(僑批)。後來,隨著銀信數量劇增,一些經營銀信、郵局、洋雜的店鋪漸漸成行成市,至20世紀20年代,形成了規模較大的僑墟。

「家書是向家人報平安的信物,匯款是用來建造碉樓、洋樓、墟市的。」陳婆婆還哼唱起民謠:「爸爸去金山,快快要寄銀,全家靠住你,有銀好寄回。」據她回憶,海口埠僑墟興旺時有126家店鋪,其中有大量銀號,故又稱「銀行街」。「我們小時候經常看到被稱為‘巡城馬’的郵遞員,從海口埠把銀信送到千家萬戶。」


赤坎古鎮的老建築。(資料圖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卓達 攝


溯淵源

華僑海外打拼攢下血汗錢 寄回鄉投資建設故土家園

僑鄉台山處處見僑墟

一磚一瓦俱是家國情

陳婆婆哼唱的台山民謠讓人動容,邁入海口埠僑墟主街上的銀信博物館,一份份文檔、一張張圖片、一封封泛黃的僑批,讓人對第一批台山出洋華工的艱辛史有了更全面的瞭解。這些珍貴的檔案記載了他們在美國、加拿大興建太平洋鐵路時灑下的汗水、為當地所作出的貢獻;記載了他們節衣縮食,把血汗錢寄回家鄉建設僑墟的故事;記載了他們捐資支援抗戰、英勇獻身的事跡;還記載了他們在新中國建設中作出的貢獻。

台山是著名僑鄉,台山籍華僑大多分布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地。184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黃金,引發淘金熱,許多台山人紛紛前往當地挖掘金礦。

19世紀中葉,美國首條橫貫大陸的鐵路——太平洋鐵路動工,從1864年至1869年,約1.7萬名華工前去築路。到工程後期,中國勞工在所有工人里已佔八成以上,其中大部分來自台山地區。

大批華工在異鄉揮灑了汗水,卻得不到承認。據江門市博物館副館長張一知考證,美國於1882年推出《排華法案》,立法限制華人入境,海外台山僑胞有感於長期遭受不公平待遇,激發了強烈的愛國熱情,許多華僑將海外打拼多年積攢下來的血汗錢帶回家鄉,用於發展商業和教育。

張一知說出的一連串數字,讓記者真切感受到了華僑的家國情懷。1929年以前,台山每年的僑匯約有千萬美元,佔全國僑匯總數的1/8,1930年更猛增至3000萬美元左右,幾乎佔全國僑匯的1/3。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大量僑匯紛紛用於投資建設僑墟。江門的百座僑墟,多在這一時期建成。

這些台山籍華僑學習了海外文化、教育、公共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回鄉後投資建設僑墟,這些知識都有了用武之地。僑墟的建築群具有中西融合的風格,傳統的青磚牆配上巴洛克式的立柱、拱形的廊窗、凹凸有序的小陽台,點綴著色彩繽紛的彩色玻璃,精緻處讓人驚嘆。

台山多僑墟,正所謂「十步一僑物,百里一僑墟」。當時,幾乎每個僑墟都是一個中心消費墟集,商號林立,茶樓飯店、蘇杭布匹、金鋪銀號、華洋雜貨、百貨山貨、油糖酒米……一應俱全。

此外,僑墟內還有醫院、學校和其他公共機構,這又是台山華僑的一大創舉。華僑譚蔚亭就是個中翹楚:早在1928年,譚蔚亭就在台城開設同聲電話公司,辦理台城公眾電話業務;他還力促取消公路獨家經營權,以促進公路交通的發展,被譽為「台山公用事業奠基人」。

台山多僑墟,背後是台山華僑血濃於水的家國情懷。用台山市博物館原館長蔡和添的話來說,包括台山人在內的廣府人勇於進取,跨越重洋,積極到海外拼博,積累了寬裕充足的資金和技術後,思鄉報國,回饋家鄉。一座座僑墟,正是對其珍貴情感的歷史見證。

建僑墟

新寧鐵路旁崛起「騎樓之城」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鐵路通車推動僑墟崛起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台山僑墟的崛起與我國第一條民營鐵路——台山新寧鐵路通車息息相關。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進說,隨著台山新寧鐵路通車後,人流物流暢通,推動了僑墟崛起,1920年至1937年間,新寧鐵路建成,大批華僑回鄉投資建設,新寧鐵路沿線一座座僑墟趁勢崛起,依託火車站,郵局成了僑墟的「心臟」,僑墟與鐵路,就這樣相生相依,互相成就。

新寧鐵路的創建者陳宜禧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出生於台山市斗山朗美村,遠赴美國後,在西雅圖火車站當過清潔工、築路工,遍嘗辛苦。靠著「頂硬上」的勁頭,他尋找各種機會學習,漸漸成長為技術人員,並積累了資金,組建了廣德公司,包工承建北太平洋鐵路工程。

1904年,陳宜禧回到家鄉台山,提出建設新寧鐵路計劃。1906年初,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准予新寧鐵路立項興建,在家鄉民眾和華僑的大力支持下,陳宜禧出任總辦,提出「不招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的「三不」主張。1906年5月1日,新寧鐵路正式動工,1909年通車,從台山鬥山至江門北街,全長100多公里。鐵路開通後,海外華僑歡欣鼓舞,大批僑匯如汩汩江水匯入當地,用以建設僑墟,大亨、台城、大江、公益等位於鐵路沿線站點的僑墟隨之勃興。

此時,位於台城的「台城墟」迎來了好時光。早在19世紀末,這裡就已形成墟市,從事農副產品交易,墟內也有華僑回鄉開設的銀號、診所等,但當時街市的佈局沒什麼章法。蔡和添說,鐵路通車後,台城僑墟的建設規劃出台,墟內「新寧市」、「西寧市」、西門墟三區聯成一體。台山僑界另一位傳奇人物——黃笏南在台城墟的建設過程中貢獻頗大,他吸收國外先進城市建設管理經驗,發起成立光興公司,歷時12年,將原來西門墟破舊的平房改建成騎樓,這裡的氣象為之一新。

騎樓的改造、商業街區的建設有完善的制度,台山工務局制定了騎樓建築基本章法——騎樓商住合一,多為青磚牆硬山頂,高2至4層,其中臨街部分多為西式建築造型,中西合璧,特色鮮明。這些並肩聯立而建、騎樓柱廊和沿街建築立面連貫的騎樓建築群形成了極富台山特色的「騎樓之城」。

新寧鐵路通車後沒多久,「西寧市」迅速擴建,建成了23條騎樓街段,柱廊連綿不斷,街道寬闊,四通八達。

至20世紀30年代,「西寧市」雲集了近百家經營華僑匯款業務的金融機構,被視為台山的「華爾街」,僑墟內有華僑回鄉開設的銀號、診所等,被稱為「小廣州」。


僑墟既有嶺南水鄉的風韻,又讓人徬佛置身於歐洲小城。(資料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卓達 攝


吸納現代城市設計理念 新興僑墟注重百姓公益

近日,在公益僑墟發現了一個重達100斤的「千斤頂」,經專家考證,該「千斤頂」是百年前新寧鐵路維修廠的「遺物」,它的作用是把火車車廂支撐起來,方便工人們在車底維修及檢測火車。

上文提到的公益僑墟位於台山大江鎮北部、譚江南岸,9條筆直的騎樓街縱橫貫通全埠,街上以二至三層高的商住合一騎樓式建築為主。公益僑墟的倡建者是旅美華僑伍於政,他有感於海外「崇樓峻宇,廣道通衢,人影衣香,絡繹相隨」,向旅美華僑倡儀,興建了公益僑墟。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伍炳亮是伍於政的孫子。聊起公益僑墟的過往,他如數家珍。他說,新寧鐵路籌建之時,伍於政就向陳宜禧提出了鐵路途經公益墟的建議。新寧鐵路建成通車後,公益墟成了鐵路沿線一個重要站點,依靠水路和鐵路匯集的貨流、人流,一躍成為台山僅次於台城的第二大城鎮,被稱為「紐約街」,又被譽為「小廣州」。

「到了潭江,火車停下來。車輪沒有動,外面的景物卻開始慢慢地移動了。這不是什麼奇跡,這是新寧鐵路上的一段最美麗的工程。」1933年6月6日,巴金乘坐火車,從會城來公益僑墟訪問,寫下散文《機器的詩》,生動地描繪了在公益僑墟碼頭輪船載火車渡江的奇觀,成就了公益僑墟人文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僑墟之所以取「公益」之名,就是為了體現「公共得益」的意思,僑墟選址在新會、開平交界處,「四鄉民眾均受益」。伍炳亮告訴記者,公益僑墟是台山僑墟規劃建設的創新典範之作。興盛時期的公益僑墟佔地僅0.33平方公里,卻有商號400余家,酒樓茶室10余家,可謂商貿繁盛,人畜興旺。

伍炳亮說:「僑墟建成後,墟內一度出現了娼賭館、煙館等不良行業,僑商們為了保護鄉民,沒有只看眼前利益,一致倡議禁賭禁煙。」當時,伍於政等僑商邀請了振天劇社到公益僑墟演出戒煙新劇,在演出前,伍於政上台作演說,細數煙賭的危害。劇目演出完後, 僑商又當場向觀眾派送戒煙丸數百樽。最後,公益僑墟關閉了墟內所有娼、賭、煙館,維持了良好的經商秩序。

華僑的家國情懷還體現在辦學上。他們為了讓家鄉子弟受到良好教育,在公益僑墟鬧市區建造學校。1926年,伍於政、伍於翕、伍理周等開始籌建胥山紀念堂,並奔赴海外各地捐款,共籌集建校白銀24萬元。胥山紀念堂於1928年春奠基,1930年竣工。胥山紀念堂既是伍氏宗親為紀念先人伍子胥建設的祠堂,又是教育子弟的學校,於1931年開始辦學。台山市越華中學原址就設於伍氏胥山紀念堂,招收四鄉子弟。

越華中學成立於抗戰時期,在當時是省立學校,廣州淪陷後,學生們搬遷至中山縣灣仔鄉,不久,中山縣淪陷,該校遂於1940年2月遷至澳門,同年5月又遷至香港,8月再遷至江門恩平縣城, 最後,越華中學搬遷至台山公益僑墟辦學。

「1945年9月28日對於越華中學而言,是一個值得永遠銘記的歷史時刻」,伍炳亮說,「當時,越華中學見證了日軍投降,儀式就在教學樓二樓會議室舉行。」越華中學是抗戰時期成立的學校,又見證了日軍投降的歷史性時刻!

僑墟建設籌款引入股份制 規劃先行功能分區宜居宜商

建造公益僑墟時,伍於政吸納了西方商貿經營的先進理念,參照了美國紐約的城市設計,將埠內街道的排列確定為正方筆直的「井」字形。埠董局也從商埠籌辦機構變身市政管理機構,更名為埠務公所。當時,伍於政等人還創新運用功能分區思想,規劃了功能強大、四通八達的「人性化」墟場。公益僑墟內修建了修理火車和鐵路的機器廠,建起了郵局、停車場、電燈廠、碼頭、長堤等設施,墟內馬路寬廣、屋宇整齊,還有醫院和公園,成為集商務、生產、生活於一體的新興僑墟。

台山僑墟還有一個特點頗為引人注目——它們大多是由華僑引入股份制,發起集股籌款而建造的。台山銀信收藏家李柏達告訴記者,台山五十墟始建於1799年,是一個以墟日日期命名的墟集,農歷逢五、逢十開設墟市。新寧鐵路正式通車後,當地華僑及鄉賢以集股形式籌款建設了這個命名為「新市」的僑墟,當時共計劃發出1340股,每股5元,股東以股份投資的形式獲得商鋪以及其他分紅。得知消息後,華人、華僑十分踴躍,或以僑批形式寄錢回來入股,或親自回到國內參股。很快,一座橫跨一河兩岸的僑墟就建成了。

梅家大院位於台山市端芬鎮大同河北岸,建於1932年,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臨時大總統》《讓子彈飛》等電影曾在這裡取景。廣東電視台、西班牙國家電視台拍攝的反映華僑之鄉的電視劇,也曾在此地拍攝。

雖名為「梅家大院」,但這裡的樓房並非一家所有,只因當年這裡的梅姓股東佔了一半以上,才被冠以如此稱謂。已故五邑大學教授、五邑僑史專家梅偉強的祖居正是梅家大院。據梅偉強考證,梅家大院建設發起人共有18名,建造時引入股份制,整個大院總共設有104股,其中梅氏家族共出資52股,佔其總股本一半,為第一大股東。董事會對僑墟的經營活動進行了詳細規範,大到經營決策、經營範圍,小到攤販位置,大家都白紙黑字,規定得明明白白。梅家大院還首次使用股份制將承建與經營分開,承建商本身不參與經營,承建者和擁有者的權責分得清清楚楚。

梅家大院建成後,儼如一座小方城,堪稱當年台山僑墟中規模最大者。時光倒流近百年,這裡人煙稠密、萬商雲集;河上,船隻往來穿梭,岸邊,商家叫賣聲此起彼伏。梅家大院裡,茶樓飯店一應俱全,金銀首飾、五金日用等各類華洋雜貨琳琅滿目。

逛僑墟

傳統集市與海外貿易融一體 全球「尖貨」異域美食雲集僑墟

繁榮墟市直接對接海外「唐人街」

僑墟既是地方集市,又是海外唐人街商品來源地,是對海外貿易的基地;有著墟日、習俗等獨特的文化遺存,台山三九墟、五十墟均以墟日命名。台山人把「趁墟」叫做「等墟」,逢五逢十是五十墟的「墟期」,各路「民間高手」把五十墟當作展現手工製品的秀場。很多村民一大早把編織好的竹籮、竹籃、竹篸等帶到集市裡出售。墟市裡擺滿絲綢、藥材、五金等華洋雜貨,前來「趁墟」的人們挑挑揀揀,走走停停;洋車、小船間雜其中,盛滿世界各地的「尖貨」前來,又滿載地道的中國商品而歸。

海外唐人街直接從僑墟進貨

台山僑墟還直接與海外「唐人街」通商。19世紀後半葉,在美加等地艱難謀生的海外華僑開始興辦商業,謀求自立自強。以美國紐約為例,華商1856年創辦和記,經營藥材雜貨生意,貨物直接從中國運來;廣利、泰興隆等亦為早期雜貨店。1903年,梁啓超游美,行抵紐約,發現「商店大小亦有數百家,自成一所謂唐人埠者」。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紐約唐人街以經營餐館、雜貨店、藥材店為主,中國商品多從台山僑墟進貨。

位於大江鎮的陳邊僑墟有一百多棟騎樓建築,墟內主幹道上有陳邊火車站遺址,候車亭、售票窗保存完整,火車站背後是整齊劃一的騎樓群,這裡還有獨具特色的集市廣場。據台山佛家拳學會創會會長伍新雄介紹,墟內天德堂中藥鋪、岐生堂、保和堂、競生堂、百和館等藥材店都是華僑開辦的,他們每次進貨都要買上一火車皮藥材,然後通過水運,運抵海外唐人街市場。

新寧鐵路通車後,公益僑墟曾以經營絲綢聞名遐邇,墟內的蘇杭街專門經營絲綢、紡織品,不少華僑從這裡採購絲綢到國外;另外,從國外進口的鋼筋水泥等也在這裡交易, 遠赴海外謀生的「金山伯」從這裡坐船出海,也在這裡登岸榮歸。

公益僑墟既有綾羅布匹,也有進口西服。裁縫是華僑在外謀生的主要職業之一,原在海外從事裁縫生意的僑胞回鄉創業,在公益埠開起了洋裝定制生意,如寶昌隆、廣生榮等,生意興隆。當年的僑墟里,經常可以見到打扮光鮮亮麗的婦女,她們髮型時尚,走過時還有淡淡的進口香水味。


梅家大院儼如一座小方城。


10多家茶樓日日爆滿

在海外生活了幾十年的華僑,把西方飲食文化帶回了家鄉。當年,人們在公益僑墟可以享用到各種西餐,以美式、英式最多,當地人對咖啡、麵包、牛扒、豬扒、奶油、巧克力一點也不陌生。

「嘆早茶」更是僑墟一大特色,早茶文化從廣州傳來,公益僑墟建有10多家酒店茶樓,如公益茶樓、中華酒店、中興酒樓等。位於上海街的公益茶樓已經有120年歷史,如今仍頗有人氣。李文遷一家三代都是這裡的茶客。他說,公益僑墟建成後,飲早茶成了當地人的習慣,三五知己相聚「嘆茶」,「一盅兩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公益僑墟人氣興旺,10多家茶樓日日爆滿。「在茶樓里,最受歡迎的是蝦餃、乾蒸燒賣、叉燒包和蛋撻,早茶文化在僑墟延續百年時間,場面仍然火爆,現在還開設了夜市,一直到凌晨1時才結束。」

在台山大江僑墟,記者遇見了祖祖輩輩住在這裡的老人雷錦均,他對粵劇情有獨鍾。據老人回憶,台山僑墟的茶樓常有粵劇表演。抗戰期間,著名粵劇大師芳艷芬所在的劇團就曾來過大江僑墟表演,她在《木蘭從軍》中飾演花木蘭。此外,紅線女等著名粵劇大師也曾來這裡演出。

保護活化

留住僑鄉「根」 守住文化「魂」

1937年,公益僑墟遭日軍轟炸,巴金曾經乘坐過的火車渡輪被炸沈,公益機器廠、火車站設施及眾多商店統統被炸毀。1938年10月,為防日軍利用鐵路推進,國民政府於1938年12月12日徹底拆毀了新寧鐵路。自此,台山僑墟失去了往昔的繁華。隨著歲月流轉,當年回鄉建造僑墟的華僑及其後代,大多已再度移民,大部分的僑墟房屋人去樓空。

近年來,江門台山地區啓動文化守護活化行動,100處沈睡日久的僑墟小鎮煥發生機。一些廢舊僑墟成為民宿、書畫創作基地;一些偏遠僑墟成為「書院」;一些僑墟小鎮則成了「畫家村」。

電影《讓子彈飛》讓作為僑墟代表之一的梅家大院蜚聲海內外。台山開發推出了饒有特色的「僑」文化之旅:汀江走廊、水步岡寧影視城、鬥山浮月洋樓。其中,汀江走廊將被打造成具有僑鄉文化、田園水鄉特色的「一鎮四村一廊道」華僑文化生態走廊。

銀信(僑批)被稱為「穿越山海的親情」,是華僑「魂」的載體。江門開展守「魂」行動,建成了「五邑銀信多媒體數據庫」,拍攝了《國寶檔案:華僑故事——銀信里的家國情》《跨越山海的家書》《新聞調查:尋找丁龍》《美國築路華工》《金山客》等多部紀錄片,解讀銀信(僑批)文化,弘揚愛國愛鄉的華僑精神;開發了銀信紅包、僑批台歷等文創產品,讓銀信(僑批)文化融入百姓生活。另外,出洋第一港——海口埠僑墟已建成「南粵古驛道出海口紀念地」「世界記憶名錄銀信紀念地」。這裡還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舉辦「少年中國說」等活動,一封封家書從這裡寄往太平洋彼岸,增進了僑鄉人民與海外鄉親的友誼。

僑墟成華僑華人文化交流活動重要平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目前,江門從實施華僑華人文化保護工程、提升對外交流合作水平等方面提出具體工作任務。5月中旬,2023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在江門舉行,700多名海內外同胞濟濟一堂。

赤坎華僑古鎮是由600多座中西合璧碉樓、騎樓組成,構成了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僑鄉騎樓建築群,有著「天然影棚」的美譽,在此取景拍攝的影視劇高達80多部,其中《一代宗師》更是聞名全球。

經過「修舊如舊」,赤坎華僑古鎮已對外開放,展現二十世紀初期赤坎商貿繁榮景象和市井生活,成為廣東乃至全國有重大影響力的文旅新地標。

地處台山市中心的台城僑墟,如今成為歷史文化街區,包括老城中心區和西寧市兩個主要街區,這裡的騎樓街道有40條,至今保留了大量文化歷史建築。如今,它已蛻變成為現代商業中心,但不少騎樓仍沿用舊時僑墟「前鋪後庫、上宅下店」的商鋪形式,商賈如雲、人流如織,延續著昔日的繁華。咖啡與台城這片歷史文化街區有著100多年的情結,台山「唐人街」百年騎樓下、老街上,處處可見咖啡館、文創館、古董店。手捧咖啡的,不僅有20多歲的年輕人,也有70多歲的阿伯。他們在裊裊的咖啡香里,聊幾句家常,百年僑墟的記憶,瞬間呼之欲出。

僑墟建築:中西合壁傑作 碉樓洋樓並存

江門市旅遊促進會秘書長何岩告訴記者, 廣州與台山同在廣府地區,當年有水路連接,兩地的人員來往、商業貿易、文化交流歷來緊密。台山僑墟內騎樓街建築融合中西建築風格,與廣州上下九、恩寧路等地的騎樓建築風格一脈相承。

台山僑墟特色集中體現在梅家大院上,騎樓式樓房是其最大亮點。108幢騎樓呈長方形排列,樓房的屋頂是中國傳統硬山頂,磚牆瓦頂,「門面」及窗戶、陽台等則採用了希臘、西班牙等地的建築風格;牆上還砌有西方建築中經常採用的山花裝飾,有的呈三角形、長方形,有的呈圓孔型、曲線型,有的還有各種灰塑圖案,極具建築藝術價值。

梅家大院中間寬闊的空地與周圍百餘座整齊劃一的騎樓相結合,形成一個半封閉的建築空間。站在廣場上環顧四周,可見高大的羅馬柱廊、渾圓的拱券、精緻的巴洛克山花,還有五顏六色的窗玻璃,讓人彷彿來到了歐洲中世紀的集市廣場。

何岩還表示,僑墟與廣州騎樓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僑墟大多配有碉樓,便於居高臨下防禦外敵。碉樓的牆體比普通民居厚實堅固,窗戶比民居開口小,設有鐵柵和扇窗,外敷鐵板窗門。碉樓上部的四角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防範外敵進攻。


僑墟建築精美的裝飾清晰可辨。


「打卡」僑墟

梅家大院

即汀江圩華僑建築群,位於端芬鎮大同河畔,由當地梅、丘、曹、江等10余姓海內外鄉親集資興建,由於梅姓股東人數佔到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稱。電影《讓子彈飛》、電視劇《狂飆》均在此取景。

赤坎古鎮

位於開平市,擁有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僑鄉騎樓建築群,在此取景的影視劇高達80多部。

台城墟

地處台山市中心,如今成為歷史文化街區,包括老城中心區和西寧市兩個主要街區,有約40條騎樓街道,保留了大量歷史文化建築。

公益埠

百年前,大江鎮北部、潭江南岸這裡是一個繁華的商埠。公益僑墟因新寧鐵路而興,9條筆直的騎樓街貫通僑墟,街道兩旁涵蓋商鋪、教堂、學校、醫院等建築。

圓山墟

建成於1929年,是保存得最完好的僑墟之一,完好的騎樓共有58棟,規劃建築商鋪,引入西方「集市廣場」的佈局形式,整個圩場的建築呈現「回」字型佈局。

海口埠

廣府人出洋第一港。初名「十戶墟」。台山華僑落葉歸根後建成,是最早僑墟之一。有維新街等店鋪共126間,其中西隆街就有銀號6家之多,被稱為「銀行街」。

岡寧墟

岡寧墟建成於20世紀20年代,有兩條騎樓街共102間騎樓,規劃成縱橫排列的T字形,連成長長的走廊,被《讓子彈飛》《將軍》《一代宗師》劇組選為外景拍攝地之一。

大江僑墟

20世紀初依水路及新寧鐵路建成。100多幢洋樓皆為青磚灰瓦、中西合璧的騎樓式建築。每幢騎樓的正面均刻有名字,現在依稀可辨「光榮堂」「永安堂」等字樣。

鬥山僑墟

台山市僑鄉文化旅遊一大亮點,位於新寧鐵路南端終點站,由鬥山舊墟、西山市和蟹崗埠三個墟連成一片,成為台山七大歷史商業重鎮之一。


《廣州日報》2023年8月9日6/7版



瀏覽次數:520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