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廣東醒獅真功夫 舞出新春精氣神

發佈日期:2023 年 02 月 06 日 15:50
  • 分享至:


南獅特有的南拳、鼓樂、大頭佛等使其集觀賞性、藝術性、競技性於一體;舞獅寓意如意吉祥 象徵雄健進取

每逢喜慶必有醒獅。逢年過節,或重大活動,廣州街頭巷尾必有威風凜凜的醒獅助慶,贏得街坊一片喝彩。

始自漢代,絲綢之路讓中國有了舞獅傳統。五代十國之後,舞獅隨著漢人南遷,從中原流傳至嶺南。

醒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民俗文化,寓意如意吉祥,象徵雄健、勇敢和力量。醒獅寓意豐富,在民間備受歡迎,且揚名海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醒獅。

追根溯源歲月長

前頭百戲競撩亂,丸劍跳躑霜雪浮。獅子搖光毛彩竪,胡騰醉舞筋骨柔。——唐·元稹

雄獅經絲綢之路傳入

漢代已經出現獅子舞

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中國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平安,逐漸形成了每逢喜慶節日、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重大活動必舞獅的習俗,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生財有道、步步高昇等。

人們或許會有疑問,中國本無獅,嶺南更無,中國舞獅究竟來自何方、源自何時?

在我國歷代文獻中,雖然早就有獅子的記載,但記載貢獅卻是始於東漢時期。《後漢書》記載:東漢章和元年(公元87年),月氏國獻獅;二年,安息國獻獅。獅子沿著古代絲綢之路,來到中國,進入漢朝人的視野,並憑借其高大威猛的形象,被百姓尊為瑞獸,視為吉祥、勇敢的象徵。

關於獅子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禮樂志》,其中就提到「象人」。三國時魏國人孟康解釋,「象人」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象人戴面具模擬獅子舞動,於朝賀飲宴上表演。這是獅舞起源的一種說法。

獅子舞的另一傳說是,約1500年前,一直對北魏虎視眈眈的匈奴人想出一個計策。他們用木頭雕刻了多具獅子,套上金色布匹縫製而成的「獅皮」,假意要給北魏皇帝表演舞獅子,其實是將刺客安排在舞獅表演者中,想借機刺殺皇帝。不過,這一奸計被識破未得逞,但舞獅這個新穎的表演令當時的北魏皇帝回味無窮。他便命人效仿,後來舞獅便漸漸流傳下來。

魏晉南北朝佛教盛行,獅子頗受推崇,成書於公元6世紀的《洛陽伽藍記》中就記載了法會行列中的舞獅。這一時期還有關於獅子舞用於戰爭的記載: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年),交州(今廣東、廣西一帶)刺史檀和之奉命征伐林邑,林邑王範陽指揮士兵,操著長矛,騎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令宋兵無可奈何。宋將想到百獸害怕獅子,於是命士兵連夜用布、麻等做成了很多「獅子」。最後雙方交戰時,宋軍放出了許多張開血口的假獅子,張牙舞爪直奔大象,大象嚇得掉頭亂竄,林邑象軍大敗。

唐代,獅舞在宮廷中的發展達到巔峰。這其中,唐玄宗與獅子的緣分匪淺。話說唐玄宗做夢遊月殿時,在階前遇見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但它並無惡意,只是在階前滾球,姿態威武。唐玄宗醒後要重睹這一現象,命令近臣將他夢境中的瑞獸模仿出來,同時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編舞娛賓。唐玄宗時,有一種表現勇士戲獅的「太平樂」,亦稱「五方獅子舞」,頗具規模。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西涼伎》中寫了這樣的詩句:「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把當時盛行的獅子舞的形象和舞姿刻畫得細膩詼諧、栩栩如生。由此亦可見,唐朝的舞獅與現代人所見的已十分相似。

宋代,宮廷舞蹈開始式微,民間成為獅舞的生存土壤和表演舞台。《宋史》卷一四二《志第九十五》雲:「百戲有蹴球、踏蹻、藏擫、雜旋、獅子、弄槍……」「獅子」作為宋代流行的「百戲」之一,被置於「雜旋」和「弄槍」這兩種武技項目之間。


永慶坊內的舞獅道具。


五代十國之後隨著漢人南遷

舞獅從中原流傳至嶺南民間

安史之亂後,唐朝盛極而衰,宮廷樂工、舞人大量流入民間。五代十國之後,舞獅隨著漢人南遷,從中原流傳至嶺南民間。

明代,獅舞已傳至彼時廣東南端瓊州(今海南)。明《正德瓊台志》第七卷「風俗」條稱,上元日「裝僧道獅鶴鮑老等劇,又裝番鬼舞象」,其中提及「獅鶴」等劇。海南1988年建省前曾隸屬廣東,此可謂關於廣東獅舞的早期記載。明代王穉登的《吳社編》記有萬曆年間的迎神賽會,亦提及廣東獅子:獅子金目熊皮,兩人蒙之,一人戴木面具,肖月氐奚奴,持繡毬導舞,兩人蹲跳按節,若出一體。由此可見,武術已經與舞獅結合。

明末清初的《廣東新語》記載了廣州元宵節的獅舞盛況:「元夕張燈燒起火,十家則放煙火,五家則放花筒……城內外舞獅象龍鸞之屬者百隊。」

清代,廣東民間習武群體紛紛成立獅會,以寓武於獅的方式延續尚武傳統,促成了獅舞與武術的進一步融合。廣府地區幾乎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的醒獅隊,凡有祠堂,必有舞獅少年。在關於黃飛鴻的電影中可以一窺當時嶺南醒獅的狀況。在電影中,一代武術宗師黃飛鴻出神入化地表演獅子出洞、獅子滾球、獅子採靈芝、獅子上樓台、獅子吐球等獅藝。還新創獨特、高難度的飛鉈「採青」,飛鉈類似於武術中的繩標,前為一個有稜的尖鐵錘,後拴一根長繩,「採青」的時候,飛鉈從獅口中飛出,纏住所採之「青」,然後帶回獅口中,讓觀影者驚嘆不已。



南獅北獅大為不同

中國舞獅大致以長江為界,主要分為南獅、北獅。獅分南北的時間點有不同說法:有稱約在宋朝,彰顯武技的獅舞隨移民南遷,產生了南獅、北獅之分;也有稱大概是從明末清初開始,「舞獅」逐漸演化出南北兩個流派。

稱呼不同:

廣東舞獅稱醒獅,突出一個「醒」字。廣東舞獅本稱「瑞獅」,清末民初,「中國先睡後醒論」廣泛傳播,在「無睡獅、瑞獅醒覺」影響下,舞獅團將「瑞獅」改名為「醒獅」。粵語「瑞」與「睡」發音相同,「醒」在粵語中有醒目、覺醒的意思,寓意喚醒國家、國民,醒獅醒國魂,擊鼓振精神,「醒獅」之名獲得了社會認可,從此廣東獅團都採用「醒獅團」之稱。1925年沙基慘案後,社會各界利用醒獅表演喚醒國家、國民的意識更為自覺,醒獅的表演進一步盛行。

外形大不同:

北獅分一公一母,通常是成雙成對出現的,頭頂的繡球講究「紅男綠女」,從北獅頭頂的繡球就能辨其雄雌。

作為南獅代表的廣東醒獅則都是公獅,造型威猛。據說,醒獅的形象來自古代傳說中龍的九子之一——狻猊。狻猊形似獅子,醒獅頭頂獅角尖而銳,略微向前彎曲。據說是狻猊的獨門法器,只要看到邪惡的東西,就可把對方戳死,所以,廣東醒獅有驅邪避害的吉祥寓意。

與北獅只有「橘色」這一種顏色不同,傳統廣東醒獅以黃、紅、黑三色為主,對應三國人物劉備、關羽、張飛。近年來,為增加舞獅表演的觀賞性,廣東醒獅的顏色就更多了。

表演形式不同:

北獅以「形」為主,模擬獅子跳躍翻騰等,多走雜技路線,常常以眾獅踩球、過蹺蹺板為炫技高潮;南方獅重「意」,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形態,將獅子的神態動作擬人化,通過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神態將故事情節展現出來。

知多D:路遇醒獅,哪裡可以摸

如今在廣州,街坊路遇醒獅,往往要上前撫摸。不過,醒獅可不是什麼地方都能摸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廣東醒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趙偉斌介紹,廣東醒獅的額頭(寄寓鴻運當頭)、眼睛(寄寓龍馬精神)、耳朵(寄寓聰明伶俐)、鼻子(寄寓財運亨通)、面部(寄寓福澤綿長)、口舌(寄寓大吉大利)是可以撫摸的。而獅角、額鏡、尾巴是不能摸的。頭頂的角是獅子的靈器,因此,不管是舞獅者還是普通觀眾,都不能肆意抓住獅角,否則就是對獅子的不尊重。額鏡功能如同八卦鏡,具有驅邪納福的作用,也不能碰。摸尾巴會引起獅子憤怒,尤其兩獅相遇觸摸或者咬尾巴,必定打架,故而獅尾也不能摸。


今年春節期間,廣州文化公園與廣州市龍獅協會南國醒獅團共同舉辦春節龍獅表演活動。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實習生 劉暢 攝)


醒獅精髓在「採青」

城內外舞獅象龍之屬者百隊,飾童男女為故事者百隊,為陸龍船,長者十餘。——清·屈大均

集武術舞蹈音樂

咚鏘聲中融一體

廣東醒獅融武術、舞蹈、音樂等,集觀賞性、藝術性、競技性於一體。2006年,廣東醒獅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屬於非遺的傳統舞蹈類。

動作多以南拳馬步為主

傳統廣東醒獅的完整套路順序和內容有:「睡獅」「覺醒」「出洞」「巡山」「覓青」「採青」「吐青」「舔洗」「回歸」。舞獅時可根據時間選擇其中的一個或者全部進行表演。

表演時先「開樁」,鑼鼓擂響,舞獅者先打一套南拳,作為表演的開場和序幕,拳禮是傳統醒獅活動最注重的。這一方面是向觀眾展示上場之前的禮儀,另一方面也是對本門派武術的宣傳。

舞獅人動作多以南拳馬步為主。馬步是醒獅的基本功,要完成醒獅的各種高難度動作,最重要的是通過長期扎穩馬步,練就有力的雙腿。從初學舞獅到拿到獅頭,往往需要兩三年時間。隨著訓練方法的改進,如今年輕的舞獅者在一年之內就可以拿到獅頭。不過練習高樁的運動員則需花上更長的時間。往往至少配合5年,獅頭與獅尾才能做到動作合一。

獅子動作有「睜眼」「洗須」「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採青」「高台飲水」「獅子吐球」「踩梅花樁」等。



威風凜凜的「趙家獅」,在廣州代代傳承。如今第五代傳人趙偉斌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東醒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致力於醒獅文化傳承。

「採青」起承轉合頗具戲劇性

其中的「採青」是醒獅的精髓,已派生出多種套路,有起、承、轉、合的完整過程,具戲劇性和故事性。不同故事,採不同的「青」,如「醉獅」中的「青」就是酒埕中的酒,「獅子遇佛採靈芝」中的「青」就是靈芝。趙偉斌介紹,醒獅「採青」中「青」通常用生菜,有「生財」的意思,還會搭配芹菜(寓意「勤勤懇懇」),蒜(寓意「精打細算」)等,「青」中還會放上紅包(即「利是」,取其「利利是是」之意,也是舞獅者的酬金,獅子不會採沒有紅包的「青」)。獅子「採青」後,舞獅人留下利是,把「青」送還給商戶,商戶接下,寓意生財利是。

根據「青」的擺放位置,廣東醒獅「採青」一般可分為「高青」「地青」。「高青」是將「青」吊在兩三米高的地方,一般是在房梁或長桿上,表演者通過站立、爬桿、爬梯、上樓台、疊羅漢、高樁等方式「採青」,高樁醒獅中,國際標準樁陣有21根梅花樁柱,最高達2.5米,最低1.2米,半數超過2米,難度極大。一個小失誤就會讓表演者跌落,所以特別需要團隊合作精神。「地青」是指醒獅多在地面表演,一般將「青」放在地面或設在台面上;包括蟹青、椰子青等。「水青」屬於「地青」,是將紅包放在碗里、浮在水缸中,舞獅者在缸沿,邊舞邊「採青」,很考驗舞獅者的功夫。

不管怎麼發展,醒獅「採青」表演均是擬態化的,展現的是一頭有靈性的獅子——生動活潑、威武穩重、剛健、勇猛、多疑、貪玩和貪食等。


雄壯的鼓點,為醒獅表演助威。


廣東醒獅的表演還具有生動的故事性。「桃園三結義」是傳統地獅表演精彩的套路。劉備獅、關羽獅、張飛獅一開場呈閉目趴坐狀,三弟張飛獅率先醒來,快速地眨了眨雙眼,在一輪興高采烈的舞動後,便隨著一輪擂鼓聲,在旁邊安靜地蹲坐著。隨即二哥關羽獅醒來,大展拳腳,最後便是大哥劉備獅,三頭獅子齊步起舞,同步做出高獅、叩禮、並步開合跳等動作……張飛之勇, 關羽之義,劉備之仁在精彩地演繹中活靈活現。

除了「桃園三結義」,醒獅的三國題材還有「千里走單騎」「孔明借東風」「三英戰呂布」等,此外還有其他傳統典故表演,有「臥冰求鯉」「仕林祭塔」「太公釣魚」等。蟹青表演講述的是獅子遭遇「老虎蟹」的故事。在粵語中,「老虎蟹」有「天大的麻煩」之意,「破老虎蟹」有「勇敢無畏」的寓意。

完美醒獅表演離不開鼓鑼鑔、大頭佛

一場完美的醒獅表演離不開鼓鑼鑔三種打擊樂器。其中,鼓為主角,鼓沒有敲起來,鑼、鑔不能動,鼓鑼鑔配合形成鑼鼓喧天、排山倒海之勢,可以助獅壯威。舞獅時,擊鼓手也是醒獅的指揮和靈魂,擊鼓手通過各種鼓點指揮醒獅起舞,舞獅人則隨著不同的鼓點,把獅子舞得惟妙惟肖。

大頭佛是醒獅表演中的輔助角色,也是南獅區別於北獅的重要特色。在北獅表演中,引獅郎的表演者不用戴任何頭具,手持繡球逗引獅子。大頭佛源於《西遊記》觀音給唐僧一撮長命草和一把蒲扇的典故。表演時大頭佛用長命草引千年雄獅出洞,再用蒲扇降伏它,使之造福一方。因此,醒獅具有除惡降瑞獻吉祥的含意。大頭佛的製作是以石模具用紙一層層糊出來的紙殼模型。大頭佛手執大葵扇,除了在醒獅表演時指引舞獅者前進,還要表演各種詼諧滑稽的動作,逗得觀眾哈哈大笑。


聚精會神的舞獅人。


「採青」極限表演,街坊大呼過癮

2023年春節前,永慶坊旌旗招展,鑼鼓喧天,醒獅出動,街坊里三層、外三層將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場圍得水洩不通,齊刷刷拿出手機,見證廣東醒獅趙家班高樁表演「雄獅翻山越嶺採青」的經典套路。


永慶坊,醒獅隊在街上巡遊,慶賀新春。


隨著鼓、鑼、鑔奏出歡快之聲,一頭威風凜凜的紅色醒獅蹦蹦跳跳地「出山」,來到梅花樁腳下,先行三叩禮,便著手「採青」。



採青先得「上樁」。突然間,獅子前雙腳騰起,後雙腳站立,「獅頭」躍起,往前衝一步,瞬間就從地面向前方跳起,「獅尾」順勢把「獅頭」「扔」上1.8米高樁。上樁後,「獅頭」立刻在樁台上扎好馬步,「獅尾」「扔」完「獅頭」後起跳,借助「獅頭」腰力,騰空1.8米以上,一並站上梅花樁。全程用時不到2秒,落腳絲毫無差,引來一片叫好聲。

獅子「上樁」後,在「崇山峻嶺」中活動筋骨,表情歡樂。一系列龍騰虎躍的表演後,它猛地往前一躍,「獅尾」站定,「獅頭」扎到「懸崖」(樁台)下,左右探望。休憩玩耍一番後,獅子發現「峽谷」的另一邊有最高峰,僅有彈丸之地可落腳。它前雙腳騰空,後雙腳站立,後退兩個「山峰」(樁位),再一個俯衝,連續跳躍四個「山峰」(樁位),最後四腳穩穩地釘在最高的樁上,此時「獅頭」完全凌空在樁位之外,全靠「獅尾」拉住。這是最難的,一個樁餅的直徑僅有38釐米,4只腳必須分毫不差地擠在一起。

站得高,望得遠,獅子很快看見有一處懸崖邊有「青」,隨即 「獅尾」把「獅頭」托起,轉身。它張開大嘴,貪婪「食青」,狼吞虎嚥地「吞青」,小心謹慎地「吐青」,給觀眾「送青」,送去新春祝福。

頓時,觀眾紛紛喝彩。「真好看,廣東醒獅真功夫表演,百看不厭……」「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技藝高超,很棒!」「中國舞獅蘊含中華文化,每次看都很激動。」凡是看過醒獅表演的觀眾,都會留下一串串贊美之詞。



通過在地面或樁陣上騰、挪、閃、撲、回旋、飛躍等高難度動作,演繹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八態,表現獅子的威猛與剛勁。

「非遺」傳承發新枝

瓦鼓聲聲,頭尾百般靈活。團團笑靨,要演過燒燈時節。——清·趙熙

「醒獅」跨界火出圈

傳統文化成時尚

作為廣東人生活中喜慶吉祥的文化符號,醒獅活動經久不衰。20世紀70年代,在廣州市總工會領導下,一支全市性的工人舞獅隊組建成立。20世紀80年代較有名的隊有廣州武術協會醒獅團、廣州工人醒獅隊、廣州「三八」醒獅隊等。其中,工人醒獅協會編寫了世界首本《醒獅競賽規則》。同時,20世紀80年代以來,幾乎鄉鄉都有自己的醒獅隊,活躍在廣府各地。

1987年全運會閉幕式,廣州醒獅隊團體亮相,這也是其第一次在大型運動會上表演。而後,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等,醒獅都成了大型體育活動的表演項目。其中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上舞動的4頭巨大中國紅醒獅,獅頭直徑2米,獅被長6米,是迄今全球最大的能自如舞動的醒獅。

不分年齡,不分性別,越來越多的廣州人喜歡舞獅。據廣州市非遺保護中心的調研統計,截至2018年,全市在冊登記的醒獅舞龍隊伍共有268支。到了2022年,據廣州市龍獅協會的調研數據,廣州境內,從事醒獅表演的人數(不含在校學生)有1萬多人,其中職業的醒獅隊員超過5000人,非職業的人數有8000多人。參加醒獅活動的學生(大中小學)人數有3萬多。


沙灣古鎮留耕堂里上演精彩的醒獅秀。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 攝)


年輕人熱愛醒獅,新生代練功不輟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醒獅活動。90後的吳綺君已成為非遺廣東醒獅(黃飛鴻獅藝)新生代傳承人,系非遺廣東醒獅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鄧錦釗的徒弟。吳綺君的生活與武俠電影的畫面頗有類似之處:平時,她每天晚上花兩個小時跑步、練拳,琢磨各種醒獅動作;到了週末,上午訓練,下午忙自己的工作。

「我們隊伍會堅持練功,師兄弟們會一起扎馬步,練石鎖,練單鬥。有武術的基礎再學醒獅會事半功倍,就比如伏虎拳,它的套路中既有同手同腳的動作,也有相反的動作,特別鍛鍊身體的協調能力和素質。有這樣的基本功,舞獅時能做到的動作會更多,而且效果很不一樣。」吳綺君舉例說:「像醒獅中有個動作叫吊馬,動作類似於金雞獨立,腳尖需要用力繃緊。練過武術的人習慣把力用到腳趾尖,雖然看上去動作只有一兩釐米的差距,但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趙偉斌介紹,南國醒獅鼓樂龍獅團有六十多位全職演職人員,業餘玩醒獅的多達數千人。早上9點前,演員們進行基本功練習,跑步、練氣、壓腿,儼然戲校、體校模樣。上班後,演員們在團里繼續進行技藝訓練,下午、晚上演出。醒獅易學難精,「基本動作幾天就能掌握,要把它表演得很好,像跳梅花樁,可能要花幾年甚至是一輩子。高手一個星期不練功,都不敢隨便上樁表演。」


醒獅少年,潛心學藝。(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攝)


醒獅走進校園,舞劇電影出圈

廣東醒獅走進校園,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健身項目。每週二下午,在署前路小學的操場上,舞獅的聲音此起彼伏,一群少年擂鼓、蹲馬步、舉獅頭……這是該校的「第二課堂」時間,也是學生龍獅隊的訓練日常。署前路小學副校長沈冬香介紹,廣東醒獅進校園活動已在該校連續開展了5年,深受師生喜愛。學校摘獲數個國內外醒獅比賽的金獎,還成功申報為「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目前,廣州市11個區均有中小學開設醒獅課程。廣州市龍獅協會兩年多在近200所學校中開展了醒獅項目。

近年來,廣州誕生了不少口碑極佳的跨界文藝作品,如舞劇《醒·獅》動漫電影《雄獅少年》,讓廣東醒獅火出圈。舞劇《醒·獅》將醒獅的陽剛完美展現,獲得2018年第十一屆「荷花獎」舞劇獎,這是中國專業舞蹈藝術最高獎項。2022年7月,《醒·獅》在四川大劇院為觀眾送上一場雲上演出,直播吸引超過340萬人次圍觀,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網友們在社交網站留言稱,在屏幕前都能深深感受到「颯」和「燃」。

《雄獅少年》則成為豆瓣2021年度電影榜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這部電影中展示的醒獅驚艷了很多觀眾,很多人評價其是「國漫之光」。據悉,原創音樂劇《雄獅少年》也將很快與觀眾見面。

故土獅舞慰鄉愁

廣東醒獅足跡遍天涯

「有華人之處,必有醒獅」。廣東醒獅是眾多海外華人記憶中的鄉愁,是心與故土聯繫的橋梁,也是展示中華文化的載體。清代,不少廣東人移民海外,廣東醒獅隨粵籍移民向海外傳播並落地生根,一開始主要在華人社區內舞獅,漸漸地,醒獅表演成為當地多元文化的活動之一,盛行於世界各地。

「咚咚鏘,咚咚鏘……」今年春節之際,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前上演了熱鬧的醒獅表演,吸引眾多遊人駐足;在英國倫敦,倫敦華埠商會舉辦第22屆特拉法加廣場中國春節慶典,醒獅亮相,活動吸引70萬民眾參與活動;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世界大道「中國城」舉辦的「2023歡樂春節」,活動中,嘉賓爭相為「醒獅」點睛;在紐約市大都會博物館,春節之際醒獅出現在慶祝中國2023年農歷新年的活動中;在新加坡街頭,到處舞龍舞獅,春節氣氛濃厚……獨特的中國新年文化,激情的舞獅精彩紛呈,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

鼓鑼一響、醒獅出動,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中華味道,彷彿回到故鄉過春節。在馬來西亞,醒獅表演已經成為當地春節每年必備的節目。馬來西亞每年都會舉辦世界性的醒獅(南獅)大賽,較著名的有兩年一度的雲頂世界獅王爭霸賽。2007年,馬來西亞文化、藝術及文物部還宣佈,將本土自創的高樁舞獅列入馬來西亞國家文物遺產「重要文物」名單中。

海外的醒獅發展也影響了國內的醒獅表演方式,趙偉斌記得,「高樁獅」是「出口轉內銷」的典範,起源於馬來西亞,糅合了中國傳統武術中的梅花樁、「板凳獅」等技藝,30多年前傳回國內,可謂醒獅運動的一次重大的創新。



醒獅海外受熱捧也帶來了發展機遇。40多年來,廣交會線下開幕式都少不了廣東醒獅的表演,收穫了眾多洋粉絲,廣東醒獅頭的海外訂單亦接踵而來。趙偉斌介紹,2018年起,他與廣州獅頭扎作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陳金明合作,對獅頭扎作工藝進行技術創新,獨創「拆分式製作工藝」,將原本煩瑣的醒獅頭製作工序模塊化,並將生產地點落戶在河源與清遠連州的鄉村,讓留守婦女與老人也能製作廣東醒獅頭並出口海外。4年來的數據顯示,廣東醒獅成為鄉村振興的好幫手,每個參與製作的村民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村集體亦有一筆可觀的利潤。

趙偉斌記得,1983年,其父趙繼紅帶著三個徒弟隨廣州雜技團的隊伍首次出訪泰國。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南獅第一次出國表演,在華人華僑中引起轟動。其後,來自廣州的醒獅幾乎每年都要出國表演。2019年,廣州的醒獅登上國際游輪,開啓長達53天的南太平洋巡演,全程16000海裡,抵達13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中國醒獅對外交流時間最長、出訪國家最多的奇跡。

趙偉斌透露,今年,除了國內的演出,團隊也將應邀出訪意大利、阿根廷等國家,推動廣東醒獅走向世界。趙偉斌說,醒獅代表一種就算遇到挫折也不放棄的精神。每次出國表演,他都能感受到海外華人的激動之情,對中華文化的喜愛之情。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1181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