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 南粵古驛道的終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發佈日期:2022 年 08 月 25 日 11:24
  • 分享至:

廣府文化兼容並包,既承百越基因,更受中原文化哺育及西方文化影響。是什麼帶來這些璀璨文化的種子?

古驛道與海上絲綢之路功不可沒!

兩千多年來,翻越南嶺的眾多古驛道打破地理限制,逐步形成了以廣州為中心,通過水陸轉換,聯繫中原及海外的南粵古驛道脈絡。其通往粵北、粵東、粵西,南下大洋,一頭穿越南嶺,北聯長江流域和中原腹地,藉由京杭大運河溝通整個北方地區;另一頭則接起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廣州。

由此,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古驛道源源不斷將中原的商品、文化、人才輸送到南方;同時,來自海上絲綢之路的海外多元文化,又從廣州通過南粵古驛道,不斷傳送至內地,開啟了中外對話、交流、貿易的窗口。

時至今日,驛道早已超越了水陸概念。廣州作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再一次站上了歷史的新起點。


南粵古驛道驛站分佈圖


秦漢

廣州古道初長成

五路古驛道直達趙佗城

剛剛過去不久的五一假期,綿綿細雨並未改變記者探訪北京路千年古道的計劃。在北京路文化旅遊區管理服務中心,記者見到了一位年輕的千年古道守護者——90後廣州囡、工作人員楊笛。

“大學畢業後,我成了一名空乘,到訪過世界各大都會,我以為自己已領略了最美的風景。後來,我返穗工作,成了北京路千年古道的守護者。真正走近她、了解她後才發現,原來世界級的風景就在我身邊!”楊笛與記者一同漫步於北京路,如數家珍般描述:廣州建城2000多年來,城市中軸線從未偏移過,腳下5米深的地方,11層5個朝代的道路遺址層層疊疊。腳下盡是寶,這裡也是廣州最容易“走寶”(粵語,意即“看走眼,錯失寶貝”)的地方……


古驛道路線圖


凝望北京路千年古道,記者彷彿穿越時空,回到秦朝。秦朝修建古驛道,主要目的是以“修路”定乾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任囂、趙佗揮師南下,在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間築馳道,修靈渠,一舉統一嶺南。任囂、趙佗等人建城後,巧妙利用天然水系,建設了城內外水陸驛道系統,並開東、西、南三城門與三向驛路接駁,形成今北京路、中山路一帶“丁”字道路結構。

趙佗繼任南海郡尉後,曾兩次自立為王。陸賈兩次出使南越國,成功勸說趙佗歸漢,嶺南重歸中原王朝版圖。如果當時有導航,陸賈走官道進入廣州城,路徑或許是這樣的:從中原出發至湖南,先翻過越城嶺山脈,渡靈渠,經西江、北江,過三水,最終來到番禺城西面水道,從陸賈城碼頭(今南源街)登陸,築泥城等候。最後從城西水驛入城,來到西漢南越國宮署。

漢代開闢新的水路古驛道,實現了國內與國際交通幹線的銜接聯通。那時,先民可從番禺城遠航至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及印度、錫蘭等地,遠洋商道使海上貿易從無到有,漸漸萌芽。



兩千多年前,西漢名臣陸賈於增埗河古碼頭登岸,在今西村一帶築泥城駐節(舊指高級官員駐在外地執行公務),與南越王趙佗商談統一大業。圖為陸賈紀念亭,就建於陸賈當年居住之地。高鶴濤攝

“此路一開,財貨通矣,人才出矣,遐陬之聲(指當時嶺南語言)變矣。”南宋學者周去非在《嶺外代答》裡如此概括開鑿古道對於嶺南的影響,秦朝驛道開通後,大量鐵器從中原引入,改進了嶺南的農耕模式。


南粵古驛道文化線路佈局圖


隋唐

直通大海風帆舉

一斧一斧削山劈嶺海內外客商聚廣州

記者走在初夏的廣州街頭,看見荔枝新鮮上市,不由想起唐朝才子杜牧“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名句。此名句其實就與古驛道有關。當年,唐玄宗為博楊貴妃的歡心,派人從嶺南運荔枝至長安,走的正是西京古驛道(唐代長安通往嶺南的古驛道)。

隋唐時期,中國建立了“長安—洛陽”的貢路輻射系統, 南北大運河的開通直接導致經濟重心移往東南。當時,唐代名臣李渤重修靈渠以通巨船,使越城嶺道成為嶺南大宗貨物北運的主要通道,加上張九齡拓寬大庾嶺道,廣州因此躍升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唐代,廣州是“萬里通海夷道”的起點,也是“揚、益、荊、廣”四大商業城市中唯一一個不在長江水系的城市。

據說,張九齡經過對梅嶺的反复考察勘測,選定了從大庾到南雄距離最短的一段路線,比秦朝古道縮短了整整4公里。4公里現在看來不長,但對古人而言,在不負重的情況下還要走近2小時,如果要往來運輸貨物,時間就更長了。

拓寬大庾嶺道有多困難呢?我們看看史籍裡的記載就能明白。據史載,張九齡親力親為,帶著“團隊”走上灌木叢生的山路,冒險勘探、丈量,設計最佳方案。工程計劃議定之後,他在冬天農閒之時,募集大批民工來修路。他還時常星夜上嶺視察工程進度,並指揮工匠一斧子一斧子削山劈嶺,最高處削去了30多米。


南海神廟


隋朝,廣州城設立南海神廟(波羅廟),這是北方商人攜貨南下廣州、外商前來廣州的古驛道終點,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廣州遠洋貿易的標誌。阿拉伯商人乘坐商船,從巴格達的底格里斯河碼頭出發,漂洋過海來到廣州城,就在南海神廟旁登岸。

如今,南海神廟是“海絲申遺”的史蹟點之一。五一假期後,天氣放晴,記者來到南海神廟,只見漢白玉牌坊上鐫刻著“古港遺風”四個大字,雋永的字跡訴說著古港當年的故事。

唐代廣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之一,出現了外港和內港碼頭並舉的水驛體系,城郊的外港主要有屯門和扶胥港(今黃埔區廟頭村西),城中內港則有光塔碼頭、蘭湖碼頭(現流花湖一帶)和浮丘山碼頭(現中山七路一帶),還建有光塔和余慕亭等導航設施,兼供客舟躲避風雨。

每逢交易時節,外商從獅子洋乘船入廣州城,遠洋船舶經過扶胥港轉換停泊,換乘小船沿珠江東行。他們遠望光塔地標,行至碼頭登陸,並在其附近聚集。久而久之,光塔附近形成十餘萬外商聚居的居住區。唐朝政府為此專門設立“蕃坊”,其範圍大致以今天的懷聖寺為中心,北至中山六路,南至惠福西路,西至人民路,東達朝天路。


古時候,在珠江上行駛的船隻以花塔、光塔為地標


根據當時文獻記載,每天到廣州港的外國商船有11艘之多,全年到港舶達4000多艘。可以說,在唐朝,幾乎每個阿拉伯商人心中都有一個“廣州夢”。著名波斯詩人薩第在《薔薇園》一書裡記寫道:“我準備把波斯的硫磺運到中國去賣,據我所知,硫磺在那裡可以售得高價,然後我再把中國的陶器運到希臘……”

文獻裡的唐代廣州城,港口擠滿了外國商船,“收稅納入國庫的錢每天可達五萬迪納爾”。大唐用開放包容的姿態歡迎外商,加之廣州富足的生活,令客商流連忘返。其中的著名人物——阿拉伯人李彥升幼年隨長輩的商船隊來到廣州經商,愛上中國文化,學識豐富,甚至於唐宣宗大中二年中進士,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阿拉伯進士,遂成一段美談佳話。

宋代

巍峨五嶺有通途

沿驛道建墟市獵德扶胥興起

春末夏初,記者來到獵德村宗祠廣場,時值中午,食肆熱鬧起來,“20號煲仔飯、20號……”隨著服務員一聲喊,一窩滋滋作響的煲仔飯端出窗口,瞬間把濕漉漉的空氣裹成一團香絮,融化了一上午的忙碌。

有誰知道,這一帶的興起緣於宋時開闢的古驛道?宋元時期,廣州城大規模擴建,形成水陸並進的道路網。城內外“天然水系—內濠—六脈渠”的三級水路網,帶動商業街市沿水興起,廣闊十餘丈的東西濠兩岸當時都是繁華商業區。

宋元地方政府沿驛道建墟市,以方便來往官吏交通生活、防衛海疆和加強地方治安。廣州郊區逐漸形成區域內部市鎮體系,使驛道成為區域共同體的連接網絡。廣州城外則出現了“衛星城”——獵德、瑞石、平石、大水、石門、白田、扶胥、大通等宋朝“八大鎮”。


宋元時期番禺城與附近碼頭


1093年,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被貶謫嶺南,沿著唐朝張九齡拓寬的大庾嶺道來到廣州。蘇東坡興致勃勃地遊覽了白雲山蒲澗、扶胥鎮的南海神廟。他與道士談古論今於天慶觀(位於今中山六路一帶),邀約友人把盞歡談,更迭唱和。酒意一上頭,蘇東坡還在天慶觀牆壁上揮毫題寫:“東坡飲酒此室,進士許毅甫自五羊來,邂逅一杯而別”;他還在白雲山“蒲澗濂泉”(宋元清時期“羊城八景”之一)留下《題廣州蒲澗寺》傳世。


白雲山蒲澗


宋元之際,中原移民不斷通過大庾嶺梅關古道來到嶺南安居,把中原城市中商業街巷的規制也傳播到梅關古道沿線區域,也就是珠璣古巷附近。


位於從化的錢崗古村已有600年曆史


位於從化的錢崗古村已有600年曆史,其最早居民就是由珠璣古巷遷徙而來的。據孟春吉《恆楨房宗譜》記載,這些居民是南宋左丞相陸秀夫的後裔。當時為躲避元兵追剿,陸禮成逃至珠璣巷僑居。至其第五代,玄孫陸從興一路輾轉,由珠璣巷遷到古番禺寧樂鄉(今從化太平鎮錢崗古村),後“開疆拓野,子孫瓜綿綿”,逐漸形成古村。

記者來到錢崗古村,時間彷彿凝固一般,村莊安詳靜謐,樹木鬱鬱蔥蔥,村民怡然自得,廣裕祠古色古香。

廣裕祠與北京故宮是同年修建的,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廣裕祠保留了宋代建築構造設計手法。被譽為“珠江三角洲的清明上河圖”的《珠江江城圖》就曾出現在廣裕祠西門更樓的木雕封簷板上。《珠江江城圖》長8.6米,匠人雕刻了29艘船、40多座房屋亭台、49個人物及超過140棵榕樹,描繪了清乾隆時期珠江北岸的繁華景象:東郊田園層巒疊嶂、山水相連,珠江層層波紋,商船來來往往,岸邊還有西砲台、老城門、天字碼頭等,以及下棋的市民、戴斗笠的老漁翁、牧羊人和樵夫;穿著長筒皮靴的洋人站在江邊看風景;一座石拱門西洋式建築上,也站著一個頭戴高帽、手拄拐杖的洋人,可見當時廣州已帶上了一層國際化色彩。


錢崗古村安詳靜謐,樹木鬱鬱蔥蔥,村民怡然自得


明清

連接世界書傳奇

城北專用驛道趕考必經之路

記者近日來到廣州博物館,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一包有近300個年頭的松蘿茶。這包仍有餘香的松蘿茶,讓人想起了一段輝煌往事。

明清時期,廣州一躍成為中國對外交流的門戶,珠江上船隻密布。1745年,第三次來廣州的遠洋商船哥德堡1號從黃埔港啟程返回歐洲,船上裝載著茶葉、瓷器、絲綢等約700噸的中國物品,其中就有產自安徽休寧的松蘿茶。不料,哥德堡1號在即將抵達哥德堡港時觸礁沉沒。


明清時期廣州城及近郊驛道情況


1992年,哥德堡沉船被打撈出海。打撈隊在沉船貨倉裡發現了一些徽式茶箱,箱內還裝有綠茶。打開茶葉包裝,人們驚訝地發現,由於包裝嚴密,一部分茶葉依然緊結捲曲,茶葉沒被氧化。哥德堡人將一包茶葉送回廣州,以此紀念那段波瀾壯闊的海上貿易史。

這一包年近300歲的松蘿茶當年應該是從黃埔古港上船的。日前,記者來到黃埔村,只見寬闊的麻石街上,兩邊商店林立,行人接踵摩肩,不復當年搬運貨物時車水馬龍的景象。


黃埔村的麻石街


明清時期,洋舶來到廣州,一般停在扶胥港,即今黃埔區廟頭村一帶。到了明朝初年,扶胥鎮水域泥沙淤積變淺,船舶無法靠岸,港口才移至琶洲黃埔村一帶水域,始稱“黃埔港”。黃埔古港與其中的麻石街是當年古驛道的一部分,遠洋船隻在此停泊,更換小船入珠江,直接帶動了黃埔古港碼頭附近村鎮的發展。長洲島近代造船業也因此興起,至今留下“柯拜船塢”為證。


黃埔古港莫偉濃攝


此外,市區現存的天字碼頭在當時亦是清代知名的古驛道碼頭,官員在廣州城赴任、卸任,都在這裡上下碼頭。

廣州城北有一條古驛道,曾是官員赴任走的陸路專用驛道,也是舉人上京赴考、商賈往來的必經之路。讀書人也喜歡求好意頭,這條古驛道就被稱為“大官路”。嶺南文化學者、作家黃劍豐在《白雲深處》一書中介紹,當年舉人沿著大官路上京赴考,往往先到“京溪古道”歇腳。京溪村北面有一口古井,因有眾多文人墨客光顧,村人將其呼作“斯文井”,村名也稱為斯文井村,如今古井仍在,並成了白雲區登記在冊的文物單位。

京溪古道後來成為南來北往的富商官貴歇宿、交易買賣之地,帶動周邊形成畜牧市場和出口交易基地。至今, 廣州市白雲區京溪村仍保留有白水塘、蟹山、麒麟崗、犀牛角、牛利崗等古地名。

驛道新生

活化利用古道助力鄉村振興

“預備,跑!”隨著發令槍的鳴響,選手們精神抖擻、興致昂揚地出發。這是前年廣東省定向聯賽廣州從化古驛道沿線賽場上的一幕。與常規定向越野賽不同的是,這場比賽沿著古驛道展開。

自2016年起,廣東省在全國率先開展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近年來開啟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包括南粵古驛道定向越野大賽、驛道“三師”下鄉、文化創意大賽、發掘古驛道僑批文化、製作南粵古驛道音樂等。其中,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已成為國際知名品牌賽事,吸引了大量國際專業選手、青少年參賽。廣東在古驛道活化上創下了許多個“第一”“首次”,充分彰顯了廣東人敢為人先、務實進取的精神。

廣州深入調查廣州古驛道歷史遺存分佈情況,探討古驛道線路佈局,並提出保護利用策略。據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廣州市內已發現古驛道本體遺存及相關遺存78處,其中陸路古驛道遺存16處,2處為廣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北京路千年古道遺址、花都區百步梯古道遺址。經統計,廣州古驛道線路沿線有古村古鎮62處、美麗鄉村86個。


花都區百步梯古道遺址李波攝


當參賽選手、志願者、文化人士甚至孩子們,或奔跑或行走在鄉間田野、傳統村落、碼頭舊址等比賽場景中時,完全深度沉浸於歷史文化之中,古驛道承載的豐富人文價值再次融入現代人的生活,每一次打卡成功都是一次美好的印記。

隨著越來越多人知道並重新走上古驛道,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文化資源得以完美地串聯、開發、融合,激發了全社會對驛道文化的關注,沿線居民亦能更多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紅利。

記者在從化錢崗古道走訪時,一位售賣冬蜜的養蜂人說,“幾年下來,許多活動參與者通過加微信訂購、宣傳我們的冬蜜,現在村里的冬蜜換了包裝、開發了新產品,利潤漲了一倍。”

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三師”專業志願者曹勁看來,在南粵古驛道的保護修復和利用過程中,既要藉鑑傳統的東西,又要引入新的審美體系,讓不同的元素在統一公共建築或空間環境里相互連接、融合,形成前後接續的關係,才能真正讓陳列在嶺南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火”起來。

始發中原暢達海外

記憶留存鄉愁所繫

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榮光中,以廣州為中心的南粵古驛道承載整個嶺南乃至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人口及語言等諸多方面發展與變遷,在歷史上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

歷朝歷代修建的古驛道功能有所不同。秦朝修建古驛道,主要目的是以“修路”定乾坤。

隋唐時期,張九齡擴寬大庾嶺道,李渤重修靈渠以通巨船,讓古驛站點南海神廟成為廣州南下遠洋貿易的標誌。

宋元時期,廣州沿驛道建墟市,古驛道毛細血管越發豐富。漢人南下往往選擇從大庾嶺向南經珠璣巷抵達廣州,孕育出廣府人,誕生了廣府文化。

明清時期,廣州修建古道古港以利於連接中外,新開闢黃埔古港驛道,曾獨攬一口通商80餘年。


南粵古驛道各朝代郵驛設施分佈圖


車同軌,書同文。古驛道聯繫中原,在南粵大地上蜿蜒前進,諭令、公文、官員、軍需往來不絕,成為國家政治統一的象徵。商品在古驛道上流動,物資被運送至五湖四海。

如今,廣州市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交通樞紐功能更加完善,支撐城市空間作用更加明顯,樞紐輻射能力更強,綜合服務效率更高,基本建成集海陸空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層次分明、四面八方、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網絡,形成“連通世界、輻射全國”的綜合運輸體系。

廣州市交通局數據顯示:廣州構建形成“三環十九射”、總里程達到1152公里的高速路網佈局;建成19條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先後接入京廣、南廣、貴廣等9條幹線鐵路;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達6.3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351萬標箱,分別居全球第四、第五;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蟬聯全球第一……


廣州南站附近的廣州動車段蘇俊杰攝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馬向明說,他從小住在古驛道旁邊,小時候看著飛馳而過的火車,他特別希望搭上列車走向現代生活。多少年過去了,他現在做的事情就是讓記憶中的古驛道走近現代生活。讓歷史走進現代,這也是古道保護者所做的創新性利用。

誠然,兩千年風雲一瞬間,古驛道已經走進歷史,但廣州未來之路卻越走越寬闊。

廣州現存部分古道遺址

南粵古驛道,是指1913年前廣東境內用於傳遞文書、運輸物資、人員往來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陸路,官道和民間古道。廣州市內已發現古驛道本體遺存及相關遺存78處。

北京路千年古道(越秀區)

錢崗古道(從化區)

影古古道(從化區)

溉洞古道(從化區)

東坑古道(從化區)

蓮麻古道(從化區)

正果洋古道(增城區)

銀場古道(增城區)

夏街古道(增城區)

廖村古道(增城區)

橫塱古道(增城區)

新圍古道(增城區)

百花古道(增城區)

百步梯古道(花都區)


《珠江江城圖》(局部)廣州博物館供圖(資料圖片)


南粵古驛道概覽

南粵古驛道以廣州為中心,朝東南西北輻射。

東路古驛道:主要指廣州往東,經獵德、扶胥、增城等地,聯繫閩贛的東西向古驛道網絡。廣州境內有扶胥、夏街古道等遺存。

南路古驛道:主要指廣州往南、珠江入海口西岸水陸聯運的古驛道網絡,保留有廣州黃埔古港、南海神廟、岐澳古道等古驛道遺存,連接廣州海上絲綢之路。

西路古驛道:主要指廣州往西,溝通桂、瓊等地的古驛道網絡。彩虹橋、十三行碼頭、陸賈城碼頭等遺存均在古廣州城西邊。

北路古驛道:主要指廣州往粵北,通往江西、湖南等地的古驛道網絡,保留有西京古道西線、西京古道東線、大官路、錢崗古驛道、京溪古道等遺存。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821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