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 羊城一粒稻,延綿四千年

發佈日期:2022 年 07 月 25 日 11:06
  • 分享至:


稻米有特殊的味道,在人類記憶中縈繞了上萬年。在廣州,迄今為止,稻米的味道來自哪裡?增城區石灘鎮金蘭寺村,一座居於珠江三角洲平原東北部的古村,為我們揭開了一部分答案。

不久前,村北部縣江河西岸,始建於明代的姚氏宗祠後山崗上的金蘭寺貝丘遺址上了熱搜。這處廣州目前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史前遺址,將人們帶回到4000年前的先民生活。

於2021年底在廣州舉行的“環珠江口地區先秦考古新發現”學術座談會上,專家們又分享了一個驚人的發現——金蘭寺遺址“可能存在古水稻田”。

稻作文化作為支撐起中國南方地區和東南亞、東亞地區廣大範圍內文化文明發展的產業根基,是古今人類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人類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將野生水稻馴化成栽培水稻,從而進入了農耕文明時代。

稻米在漫長的歷史時光裡如何影響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資料圖:稻米


▍發現:廣州不斷出現古老稻種的影子

增城區石灘鎮金蘭寺村是一座坐落於珠江三角洲平原東北部的古村。幾個月前,在縣江河西岸的村北部,始建於明代的姚氏宗祠後山崗上的金蘭寺貝丘遺址上了熱搜。

於2021年底在廣州舉行的“環珠江口地區先秦考古新發現”學術座談會上,專家們又分享了一個驚人的發現——金蘭寺遺址“可能存在古水稻田”。如果真能確證,這是嶺南地區第一次通過考古發現、同時也是年代最早的古水稻田遺存。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部主任曹耀文告訴記者,本次考古發掘發現的金蘭寺遺址②層文化層分佈於發掘區的大部分區域。據初步檢測分析推測為古水稻田遺存。


增城金蘭寺遺址俯瞰圖


為什麼這麼說呢?中山大學鄭卓教授通過檢測分析得到一些證據:首先,這一文化層的有機質含量高;其次,磁化率較高,稻田長期耕作、污灌、作物生長與秸稈焚燒等農業管理方式可增大成壤作用強度,增加土壤的磁化率;第三,這層發現的花粉絕大部分為禾本科,基本可以反映水稻田環境;同時在這一層還發現了豐富的水稻扇形植矽石。

根據中山大學湯勇傑博士建構的模型,我們大致能勾勒出一條水稻在廣州誕生和演進的脈絡:8000年前-7000年前,海面快速上升並侵入三角洲腹地,珠三角周邊開始出現早期人類活動,金蘭寺附近的河口淡水-微鹹水的水產資源豐富;6500年前-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晚期漁獵活動開始,金蘭寺遺址形成貝殼層堆積;4000年前至戰國時期,水稻出現,戰國時期稻作農業一定程度擴張,經濟結構開始多元化;唐宋以來,水稻種植面積向遺址南側沖積平原發展……


資料圖:增城松丁山遺址出土的碳化石稻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廣州周邊地區,會發現水稻的身影在不斷地閃現:

2018年6月~8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約4000年前的增城松丁山遺址發現了一批植物種子遺存。其中,水稻、粟就佔了可鑑定種子總數的47.63%,其中又以水稻佔絕大多數,粟僅發現2粒。由此可見,在先民的穀物飲食中,水稻佔有最重要的地位,依據同出的水稻小穗軸判斷,它們是馴化型的粳稻。

與之年代接近的黃埔馬頭莊遺址於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進行發掘。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廈門大學科技考古實驗室合作進行的植物考古研究發現了豐富的植物遺存,有木炭、炭化稻、炭化稻穗軸、雜草種子。

其實,近年廣州周邊的遺址中,稻作遺存的發現相當普遍,比如黃埔陂頭嶺、茶嶺、甘草嶺……當中,在約5000年前-4000年前的茶嶺遺址發現的稻粒尤其重要。它們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土最早的栽培稻實物,證明至少在4400年前,茶嶺先民可能已經開始種植以粳稻為主的栽培稻,原始農業已經出現。


黃埔陂頭嶺遺址


▍緣起:華南稻作起源於長江中下游成共識

考古學者說,根據現有考古發現,人們大致可以梳理出這樣一條水稻在中國誕生和演進的脈絡:大約在距今一萬年前後,人類在採集的同時開始維護乃至種植野生稻,並導致栽培稻從野生稻中逐漸分化出來。大約在距今9000年前-7000年前,稻作農業開始形成,採集狩獵在人類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日趨弱化。大約在7000年前-5000年前,稻作農業發展成為長江中下游一些地區古代經濟的主體,並逐漸影響到嶺南地區。隨著南方稻作農業和北方旱作農業生產體系的建立,古代中國進入到真正的農業時代,為華夏文明的誕生和發展做好了物質準備。

中國稻穀的起源呈現出一個較為廣闊的弧形帶狀分佈的情形,這不僅與野生稻的分佈資源有關,也與百越族群的棲息繁衍活動區域密切相關,說明百越族群很可能就是最早馴化野生稻的先民。


資料圖:金蘭寺2層分佈情況


目前世界上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大規模稻田,是2021年12月1日於浙江餘姚發現的施嶴遺址,面積約90萬平方米,被國家文物局公佈為“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那麼,增城金蘭寺的稻田,茶嶺、松丁山、馬頭莊等地的水稻遺存,與它有關係嗎?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專家表示,華南和西南地區稻作農業由長江中下游地區傳播而來,已是共識。東南沿海地區的廣東、福建、台灣的稻作農業,出現的年代很接近,距今大約不超過5000年。

稻作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並非孤立的進程。有專家認為,在4600年前-4200年前,良渚文化的影響和傳播甚至已抵及廣州東北部,其背後,是稻作農業的傳播和人口的遷徙。這種傳播甚至通過珠三角和桂南影響到了今越南北部等地。


陶文化:增城金蘭寺遺址出土陶釜


有考古學者表示,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在“歷史嶺南”和“文化嶺南”的概念中與“兩廣”和海南島一樣,同屬廣義嶺南的範疇。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商時期,越南北部通過珠三角和桂南一直與長江中下游地區保持著聯繫,包括稻作農業和玉石禮器的傳播甚至人口的遷徙與往來,比如玉石玦、環、戈、牙璋、T形環等在越南北部就有發現,而且夔紋陶文化和接踵而來的“米”字紋陶文化很有可能也影響到當地。

一粒小小的稻穀,讓我們看到了嶺南地區融入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大家庭中的歷史進程,看到雙向互動的文化交流在塑造人們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塑造中國人的精神上的重要價值。

▍解惑:野生稻馴化為栽培稻開啟農耕文明時代

稻米經過人類大範圍種植,成為人們生活中最普通、最重要的主食。野生稻馴化為栽培稻,開啟了人類農耕文明時代。

人類改良了水稻為人類服務,水稻也在生物性上得到了優化,這是生物界協同發展進化的典範。

在20世紀70年代浙江河姆渡遺址發掘之前,國際學界通常認為亞洲栽培稻起源於印度。曾任中山大學農學院院長的丁穎教授,創新地結合歷史學、人種學、植物學等多學科對稻種起源與演變問題進行深化研究,對這種說法發起了挑戰。

1926年,丁穎在廣州犀牛尾(今廣州區莊附近)發現野生稻。之後研究者又在珠江流域發現了多種野生稻,分佈在羅浮山麓以至鑑江流域。1932年、1933年中山大學植物研究所在海南島又發現了另一個野生稻種。這一系列的發現,成為支撐丁穎栽培稻“華南起源說”的重要論據。

野生稻成熟後,穀粒小,而且自然脫落,難以收集;栽培稻成熟後,穀粒不落,需要人工扯下來,這是判斷野生稻與栽培稻的一個重要依據。


資料圖:黃埔茶嶺炭化水稻


多年生野生稻與一年生野生稻在中國都有分佈,廣及長江流域、西江流域、雲貴高原,乃至新疆、西藏等地。正是這種廣闊的分佈範圍,為先民們將野生稻馴化成為栽培稻穀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水稻也經歷了漫長的馴化過程。科學家們從水稻基因組出發,研究發現約在9000年前到7800年前,水稻開始被馴化;在約7000年前,人類開始對水稻粒形馴化性狀進行有意識的人為選擇,且粒寬的水稻較粒長的水稻受人為選擇更早;距今約6000年前,早期不粘的粳稻基本形成,隨後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

隨著向北傳播,在冷乾化的氣候影響下逐漸形成現代的典型粳稻。另一部分早期粳稻在向南傳播的過程中,進入了東南亞的一支,可能經歷了不止一次與當地野生稻的雜交,最終形成了耐熱型的秈稻,形成的時間範圍初步估算為5000年前-4200年前。

在這一過程中,水稻經歷了“大變身”,例如從匍匐生長變成直立生長、從野生稻的完全落粒變成栽培稻的基本不落粒;栽培稻穀粒變大,播下一粒種子,可以收穫上百顆果實。

儘管這些都有利於目前的農業發展,但也不能說這些變化都是好的。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會不會造成抗病性、品質等性狀降低?會不會造成遺傳資源的單一化?中國豐富的野生稻種,可以為農業科學家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讓他們通過雜交育種或者基因編輯技術,將野生稻的一些基因快速導入已有的優良品種中,在進一步滿足人們口味的同時,為保存物種多樣性,做出更大貢獻。

▍鏈接:五羊銜穗來祝福五穀豐登

水稻與廣州的緣分,起源於一則“五羊銜谷,萃於楚庭”的美麗神話。相傳周時廣州名為楚庭,有五仙駕五羊,腳踏祥雲,各持一莖九穗禾送給廣州先民,祈禱廣州從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傳說也衍生出不同的版本。廣州市政府參事、研究員黃淼章表示,僅五位仙人降臨的年代就有頗多說法,有人說發生於週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有人說是在南海人高固為楚威王相的時候,也就是戰國時期;流傳最廣的大約是,晉朝吳修為廣州刺史時,有五仙騎五羊來到廣州州治的廳堂上,吳修於是在廳堂上繪五仙人像,以為祥瑞和紀念。這個地點,據說就是今天惠福西路的五仙觀。五仙觀東側,有一塊巨大的、似腳印狀紅砂岩凹石,被稱為“仙人拇跡”(即仙人腳印)。


廣州“穗城”之名,源自“五羊銜穗”的傳說。

圖為《五羊傳說》油畫,作者潘嘉俊,現藏於廣州博物館。(廣州博物館供圖)


清初屈大均 《廣東新語》記載:“春秋粵人祈穀,以此方谷為五仙所遺。一仙遺一谷,谷有五。故為五仙。而五仙當日復有豐年之祝。故皆稱為五穀之神。州廳之繪以重谷也。城名曰五仙,亦重谷也。”也是說,此為粵人祈穀及廣州五穀神之淵藪。

一切美麗的神話,其實大都建基於堅實可靠的史實土壤。無論“五羊銜穗”神話後面究竟藏著怎樣的嶺南往事,作為一則拓殖神話,它總反映了廣州先民與早期中國其他地區之間的聯繫,反映了早期珠三角地區由漁獵生活向定居農業的發展進程。

廣州之“穗城”別稱、惠福路上之五仙觀、越秀山上之五羊雕像……廣州處處鐫刻著有關“穗城”的文化記憶,折射出稻作文化起源、馴化與傳播的宏大體系中,屬於廣州的故事。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948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