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 | 斗轉星移潮起落,珠“江”原本是珠“海”

發佈日期:2022 年 07 月 22 日 14:52
  • 分享至:


廣州城區段珠江秦漢時期寬達兩公里,如今老一輩廣州人仍稱過江為“過海”

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廣州,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遠的故事,一磚一瓦都有雋永的記憶。《粵韻周刊》,與您一起領略這座城市厚重的記憶,領略兩千多年包容開放的精神傳統,領略綿延不絕的文脈書香;與您一起在歷史的光照下,讀懂今天,讀懂廣州,由此堅定文化自信。



廣州背山朝海,襟帶三江,城“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榮”。人們往往難於想像,蜿蜒穿城的珠江,曾是一片茫茫“巨浸”,歷經兩千多年滄桑巨變,逐漸由“海”變“江”,最終“蝶變”成如今的樣子。

其實,自秦代以來,珠江三江入粵,由“海”變“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無論珠江如何變遷,廣州人“逐水而居、臨水而靈、靠水而生、得水而興”的生活方式不變。

時光流轉,星斗轉移,秉承生態文明理念,廣州人一代接一代奮鬥,利用珠江自然沉積的淤泥科學開髮沙田,曾經的滄海化身成當下的良田、大港、公園、社區,塑造了廣府人海納百川、融匯東西南北的氣質。



水憶

▍秦漢:珠江蜿蜒穿城緊鄰中山四路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浪淘沙》中的詩句,用來形容廣州數千年來滄海桑田的變化,再貼切不過。

遠古

五嶺以南,皆為大海

白雲山下的廣州,位於珠江三角洲的頂點。數千年來珠三角的滄海桑田之變,古人多有記載。比如,清代《順德縣志》說:“昔者五嶺以南皆大海耳,漸為洲島,漸為鄉井,民亦繁焉。”

據史料記載,在中原人還沒進入嶺南之前,今天的珠江三角洲所在之地,是一片較淺的開闊海灣,今日廣州之所在,當時被稱為“南海”之地。居住在這裡的先民,放眼望去,眼前就是煙波浩渺的大海,一些島嶼點綴其間。

遠古時期,今日廣州所在之地,就在大海邊,這在考古上已找到證據。1937年,中山大學地理系教授吳尚時在廣州發現了古海岸遺址,遺址就在今天的海珠區七星崗,海蝕地貌保存完整。據考證,該遺址距今約6000年。


七星崗曾是古海岸。(邱偉榮、海宣攝)


據學者考證,6000年前,因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今日廣州市中心至黃埔一帶,被海水淹沒,形成了一個東西向的溺谷灣。“溺谷灣”是個專業地理名詞,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指海邊的河谷或山谷被海水淹沒後,形成的像漏斗一樣的狹長三角灣。

此外,從地理學上講,溺谷灣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就是海岸在潮水長年累月的沖刷下,會堆積形成沙堤。在七星崗附近的松崗、赤崗、鷺江等處,就橫亙著一道道高出珠江準點平原的沙堤。如今這些地方已是鬧市區,住在這裡的人們大概不會想到,他們腳下的土地,曾是巨浪拍打的海岸。

秦漢

江寬兩千米,北岸在西湖路一線

時光荏苒,隨著海潮漸退,海岸線南移,珠江的輪廓,逐漸呈現在古廣州城下。

在廣州(古稱番禺)修築的最早古城,據說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南武舊城,位於今中山四路附近的高地上。越國消滅吳國後,越人公師隅修復南武城。戰國時期,南海人高固為楚威王相時,增築南武城,又號“五羊城”。到了秦代,大將任囂入治番禺,又在南武城旁加建一小城,史稱“任囂城”。秦末漢初,南越王趙佗擴建南武城和任囂城,史稱“越城”,又稱“番禺城”。


南越王宮署遺址。(王維宣攝)


根據考古學家在廣州發掘的秦代船台遺址、南越國宮署遺址及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學者對秦末漢初珠江岸線及寬度有了比較一致的看法:秦末“任囂城”毗鄰珠江北岸。當時的珠江北岸大致在今天西湖路一線南側,珠江南岸大約在今天市二宮北面,珠江寬約2020米。

趙佗擴建“越城”,南城牆較“任囂城”略向南移,珠江北岸也南移了數米,珠江南岸變化不大,此時珠江寬度仍超過2000米,為現在同一地點珠江寬度的10倍左右。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此時,“越城”南邊的江岸線又南移約50米,在今北京路白沙居一線,珠江南岸線北移約10米,在今同福路與江南大道交叉路口南側,江面寬約1960米。

南越國覆滅後,因“越城”被焚毀,舊城發展放緩,珠江兩岸縮窄的速度也因此變慢。至東漢初年時,珠江北岸南移了約30米,南岸北移了約40米,珠江寬約1890米。

東漢末年,步騭被任命為交州刺史。他來到番禺,“觀尉佗舊治處,負山帶海,博敞渺目,高則桑土,下則沃野”,深覺此處“宜為都邑”,便重修“越城”。3年後,孫權分合浦以北為廣州,廣州之名由此而來。

步騭築城時,珠江北岸又南移了約40米,岸線在今北京路東側樂善裡一線。南岸則北移了約60米,江岸線在今小港路與江南大道相交處以北。當時的珠江寬度約為1790米。

▍唐宋:江寬逾千米仍被呼作“海”

老一輩廣州人把一德路、海珠廣場一帶稱為“海皮”(即海邊的意思),廣州“滄海桑田”的歷史記憶,就保留在這些代代相傳的俗語裡。

兩晉南北朝:江面北至西來初地,南至寶崗北一線

據學者曾昭璇考證,位於今越秀區惠福西路坡山巷的五仙觀是晉代坡山古渡之所在,在當時緊靠江岸。在魏晉乃至隋唐時期,坡山古渡十分繁忙,遠洋商船大多在此靠岸。現在,這裡距離江岸已有千米之遙。

因晉代珠江南岸的變化未見記載,若暫以比東漢末年江岸淤漲90米計,晉代的珠江寬度約為1700米。曾昭璇還認為,若從晉時緊靠珠江北岸的五仙觀之位置計算起,至1936年長堤新址建成,珠江北岸平均每百年向南延伸6.7米。

至南北朝時期,珠江北岸線也有一個可確定的地點,就是位於現在上下九路的“西來初地”。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高僧達摩從西天竺漂洋過海,來到這裡,建西來庵(後改稱華林寺)。珠江的南岸約在寶崗北一線,當時珠江寬約1500米。


中國古代帆船模型。千年前,許許多多這樣的帆船從珠江口出發,直抵波斯灣。(圖/@視覺中國)


唐代:江面北至大南路、惠福路之南,南至同福路一線

唐代的珠江,依然十分寬闊。唐代詩人高適有詩云:“海對羊城闊,山連象郡高。”高適不說“江對羊城闊”,而說“海對羊城闊”,既不是形容珠江浩渺如海,也不是把江河誤作大海,而是古時羊城人甚至外地人均稱珠江為“海”。如《漢書》稱番禺為“近海”;三國東吳中書丞華覈稱廣州“州治臨海,海流秋咸”;步騭也說廣州是“海島膏腴之地”。

唐代珠江北岸在今大南路、惠福路之南,文明路之北。南岸在今同福路一線,寬約1400米。

宋代的珠江北岸,以宋三城為界,江岸線已移至今西關與玉帶濠一帶。到了宋朝末年,江岸線又向南跨過一條街,到達如今的一德路、萬福路一帶。南岸在今同福路北鹽倉巷附近,江面寬約1100米。

此時的珠江,雖比秦代窄了幾乎一半,但開闊處仍被人們稱為“海”。宋人朱彧《萍洲可談》卷二稱:“廣州市舶亭枕水,在海山樓,正對五洲,其下謂之'小海'。”“五洲”即今太平沙一帶,當時在江中,人們稱這一帶江面為“小海”。與“小海”相對的是“大海”,在今黃埔南海神廟附近江面。

宋人楊萬里有詩云:“大海更在小海東,西廟不如東廟雄。”詩中的“東廟”是指南海神廟,“西廟”是指南海西廟,或稱南海西廟(在今文昌路廣州酒家一帶)。

▍清代:北至十三行路、新河浦一線,南至南華路一線

從明代開始,珠江急劇縮窄。

明代珠江北岸,在城西已移至十八甫以南,江邊在今和平路、冼基、叢桂南一線;在城東則位於永安橋以南及仁秀裡、元運街、前鑑街以南,南岸線則在河南塹口。江面只有650米寬,比宋代縮窄了450米。

清代,珠江縮窄至550米,北岸在今十三行路、仁濟西路、珠光路、新河浦一線;南岸在南華路一線。


清代廣州十三行商館區毗鄰珠江,江面上舟楫往來,十分繁忙。


至近代,珠江平均寬度不到400米;到了當代,珠江平均寬度為264米,最窄處僅180米左右。

顯然,從明清開始,流經廣州城區的珠江已由“海”變“江”,除白鵝潭等處江面仍較為開闊外,其余江面寬度已大不如前。不過,廣州人仍喜歡稱珠江為“海”。清初名士屈大均就曾說過:“(廣州人)凡水皆曰海,所見無非海也。出洋謂之下海,入江謂之上海。”

直至現在,老一輩廣州人仍稱過江為“過海”,珠“海”的歷史記憶,就這樣存留在人們的日常用語裡。


黃埔區南海神廟前的明清古碼頭遺址,當年這裡的貿易十分繁忙。(圖/@視覺中國)


▍自然因素導致廣州城區段珠江變遷

兩千多年來江面寬度變遷一覽

秦末:2020米

西漢中:1960米

東漢初:1890米

東漢末:1790米

晉代:1700米

唐代:1400米

宋代:1100米

明代:650米

清代:550米

近代:近400米

當代:264米

注:以上數據均為約數。

受地球自轉影響北岸淤積更嚴重

珠江,又名粵江。珠江原指廣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長的一段水道,因為它流經著名的海珠石(島)而得名,後來逐漸成為西江、東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條河流的總稱。更狹義的珠江,是指珠江支流在廣州西北方的“三水”匯合後,由北向南,又從西到東流經廣州市區的那一小段河道。珠江下游從八個入海口注入南海。本文中的珠江是指流經廣州舊城這一段。

同樣是河道淤積,總體來說,珠江北岸河道淤積的現像比南岸嚴重得多。比如,原本處於江中的海珠石在宋時離珠江北岸約750米,離南岸約300多米,所以古人常說海珠石在“河南”。到了清末,海珠石離北岸已不足100米,與南岸的距離則變化不大。1928年,海珠石上開闢公園,有木橋與江岸連接。1931年,官方修建新堤時,海珠石消失在珠江北岸。


海珠石成為江畔景點。(鐘葵攝)


古時的珠江中有很著名的“珠江三石”,海珠石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海印石和浮丘石。受河道變化及人為因素影響,“三石”先後堙沒。

據記載,海珠石呈橢圓形,長100多米,闊50米,周邊還有七塊小的礁石,看上去像是江中的小島,故又稱“海珠島”。

海珠石是歷代遊覽勝地,上世紀初被闢為海珠公園,1931年併入北岸。2000年,有關部門在施工時偶然發現部分海珠石,深埋地下的海珠石重見天日。

海印石在古廣州城東濠口的小島上,因形似印章而得名。清代末年,海印石被埋入地下。今天的海印橋因其得名。

浮丘石在今中山七路東段,與廣州城西濠相隔,為西門口外一小山丘。唐宋時,西門口一帶還在江邊,後來與陸地相連。上世紀初,官方修路,浮丘石被鑿低當作路基,成為今中山七路的一段。


清代廣州城區示意圖,城牆外就是珠江。


美景

南沙濕地原是淺海

圍海造綠後萬鳥飛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廣東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胡剛表示,南沙以及番禺的部分土地都是由於珠江出海口長期沖刷形成的。幾千年來,珠江將珠三角的大量泥沙沖刷到此,形成土地和灘塗,後經人類夯實作為建設之用,這個過程一直在延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廣州南部的歷史就是一部沙田成長史,沙灣、南沙、萬頃沙等眾多帶有“沙”的地名就說明了這一點。

萬頃沙之名寓意萬頃沙田

在廣州地區,萬頃沙無疑是最有知名度的沙田。萬頃沙每一寸土地都滲透著世世代代南沙勞動人民的汗水,可以說萬頃沙的圍墾史是廣府人海納百川、融匯東西南北智慧和力量的結晶。

今日萬頃沙一帶在200多年前被稱為烏珠大洋。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東莞明倫堂在此圍墾,寓意是在汪洋巨浸之中,造成萬頃沙田,萬頃沙因此而得名。

已退休的廣州南沙圍墾開發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黎亮權對萬頃沙的歷史如數家珍。他介紹說,新中國成立之時,勞動人民已經將萬頃沙圍至十三湧。隨後,廣州沙田持續向南延伸。

經過多年沙洲發育和圍墾,廣州人開挖出多條平行河湧(人工的排灌幹渠),基本走向為東北—西南,寬約5公里,從第一湧至二十一湧,南北長約30公里。

萬頃沙眾多沙田,大部分由番禺、南沙當地的居民承包,種植大蕉、蓮藕等農作物,新社區從而在萬頃沙落地生根。如今,新墾蓮藕遠近揚名,成為廣東人煲湯的上等食材。

廣州最南方誕生“綠色明珠”

在南沙港之西、珠江鋼廠之南,還有一部分沙田成了濕地公園,蝶變成廣州最南方的“綠色明珠”。

南沙濕地所在的地方原本是一片淺海,經過圍海造地,現在萬鳥飛。濕地形成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造成這種“滄海桑田”巨大變化的,主要是得益於這里地處珠江出海口,又是虎門、蕉門、洪奇門等的交匯處。每年,上游水道都會帶來大量的泥沙下泄淤積起來,再加上人工圍墾開發,逐步形成新的灘塗。

黎亮權回憶說,在20世紀80年代,圍墾公司在圍海造地過程中,就比較注重農耕水養的產業結構,在圍內養殖蝦、蟹、魚等水產品,種植紅樹林和蘆葦等植物,保持了土地良好的原始狀態,形成了濕地的雛形。

黎亮權記得,1997年前後,為方便當地漁民捕撈和銷售海產品,當地政府在二十湧附近建設了一個避風港,並將清出的淤泥堆積在十九湧東,形成了幾個綠島。到1999年,這裡意外聚集了兩三萬隻紅嘴鷗,如此壯觀的生態奇觀觸動了相關部門與專家。專家們赴荷蘭考察後認為,萬頃沙圍墾應該採用國外的經驗和方法,營造濕地環境開展生態保護。於是,圍墾人在此試種各种红樹與蘆葦,營造適合候鳥棲息的灘塗,逐步形成了南沙濕地。

進入21世紀後,整個萬頃沙島十八湧以南都被納入濕地保護區的範疇,建成並開放的濕地公園面積近一萬畝,分為一期、二期等,包括林木區、紅樹林區、蘆葦蕩、草地、水體、岸邊林蔭大道等組成部分。


南沙區二十一湧,濕地上水鳥飛翔。


紅樹林引來黑臉琵鷺等珍稀候鳥

如今,一提起廣州的南沙,大家想到的要么是“十九湧的海鮮”,要么是萬畝“南沙濕地”。

每到冬春,人們乘船盪入南沙濕地紅樹林,只見紅樹林郁鬱蔥蔥,從遙遠北方遷徙而來的白鷺、蒼鷺等在樹上築巢哺育,嚶嚶鳴叫;一聲驚響,只見紅樹林間白鷺成群高飛,漫天遍野盡是翱翔的白色掠影,令遊人心馳神往。在濕地公園的鳥類孵化區內,密密麻麻的樹林中藏有很多的鳥巢,包括白鷺在內的很多鳥兒正在那裡繁衍生息,一派生機盎然。

到了夏秋季節,南沙濕地千畝荷花隨風搖曳,荷花在一望無際的田田荷葉間起舞,秀美絕倫。

據統計,廣州南沙濕地每年吸引數十萬隻候鳥來此棲息過冬,來南沙濕地過冬的候鳥數量佔廣州市候鳥總數的50%以上。每年秋冬至初春,大量候鳥從西伯利亞飛來南沙,以這里為“歇腳點”或“加油站”,有些還要遠赴澳大利亞越冬。

據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觀察,南沙濕地已發現的鳥類主要有黑翅長腳鷸、蒼鷺、斑嘴鴨、白骨頂、燕鷗、花臉鴨、東方白鸛、黑臉琵鷺、白琵鷺、鴛鴦等。黑臉琵鷺是一種珍稀瀕危鳥類。近年來,由於珠江口灘塗上紅樹林得到保護和發展,為黑臉琵鷺提供了豐富的食料,形成適宜的越冬環境,吸引黑臉琵鷺來此避寒越冬。

專家表示,南沙濕地公園已成為珠三角的“小鳥天堂”,以及全球候鳥遷徙的重要補給和中轉站。

在黎亮權看來,沙田開發史不單單圍海造陸這麼簡單,廣州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也塑造了廣府人海納百川、融匯東西南北的氣質。


南沙區二十一湧,濕地上水鳥飛翔。


打造水鄉景緻

現代珠江蝶變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珠江兩岸堤圍的修建和河道的綜合整治,珠江河道的平面形態趨於穩定,江面不斷縮窄的歷史畫上句號。

珠江是廣州的血脈,廣州的靈魂。自古以來,廣州依水而建,伴水而興,因水而美。穿城而過的珠江,為這座千年古城帶來無限生機。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一直以來,廣州致力於珠江岸線資源保護和兩岸景觀升級改造,數十公里的景觀長廊逐漸形成,珠江兩岸風光如畫:昔有“扶胥浴日”,今有“黃埔雲檣”;昔有“珠江秋色”,今有“鵝潭夜月”;昔有“荔灣漁唱”,今有“雙橋煙雨”;昔有“琶洲砥柱”,今有“塔耀新城”;昔有“海山曉霽”,今有“蓮峰觀海”……珠江兩岸的蝶變,使這座千年古城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扶胥古運河

流淌900載

提起運河,人們想到的往往是京杭大運河。其實,古代廣州也有一條運河——始建於唐宋年間的扶胥古運河。

珠江前後航道在扶胥匯合後,形成寬闊的獅子洋港灣區,位於此地的港口就被稱為扶胥港。東江、西江、北江匯合於珠江再通過扶胥港出海。

唐宋年間是扶胥港最繁榮的時期,宋代自扶胥港出發的商船,可達“西南諸蕃三十餘國”。然而,往來扶胥港的船隻要經過風急浪大的獅子洋,繁榮的貿易需要更安全的運輸通道,因此朝廷決定開鑿運河。

主管開鑿扶胥古運河的人是北宋年間擔任廣州僉判(為協助州長官處理政務及文書案牘的幕職)鄔大昕。他到東江口至扶胥港一帶考察,最後確定了全長5公里的運河路線:東起東江口的東洲驛(位於今增城甘泉都沙貝村),西接波羅廟(即南海神廟)前的扶胥港。

修建完成的扶胥古運河,從東往西,經沙湧、鹿步、夏園、南灣、廟頭,到達南海神廟前的扶胥港,再轉入南海神廟以西的西門坦,經沙浦、雙崗,達文沖的烏涌河,一直到現在的黃埔港一帶水域。因流經鹿步村,所以這條運河又稱鹿步滘。

扶胥古運河通航後,往來船隻不僅能避開風浪,航程也有所縮短,來往貿易更加便利。直到如今,番禺南村鄔氏大宗祠內還留有清代著名學者陳澧手書的“鹿步滘謳忠匾”,記述鄔大昕開鑿運河的功績。

歷經900多年歲月滄桑,扶胥古運河的部分河段仍可以通航。走在古運河遺留下來的河湧邊,身邊流水潺潺,古村落里人們的生活,既延續著傳統,又煥發出現代氣息,訴說著一段與海上絲路有關的歷史記憶。



詩裡珠江


珠江煙水碧濛濛,錦石琪花不易逢。三島樓台開日月,二儀風雨動魚龍。

浮雲荏苒團秋扇,野樹依微亂晚峰。越女未知搖落早,輕舟何處採芙蓉。

——明黃佐

我愛珠江好,天南接大洋。

山家蠔壁峙,海市鱟帆揚。

酒雜檳榔醉,茶勻茉莉香。

最宜新雨後,炎暑變清涼。

——清胡會恩

珠江煙波接海長,春潮微帶落霞光。

黃魚日作三江雨,白露天留一片霜。

洲愛琵琶風外語,沙憐茉莉月中香。

斑枝況復紅無數,一棹依依此夕陽。

——清屈大均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1045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