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據珠海特區報消息,3月23日從斗門區交通運輸局獲悉,西接井岸鎮尖峰前路、東連白蕉鎮成裕村的白蕉大橋項目(即此前規劃的尖峰二橋),計劃2023年動工建設。白蕉大橋設計時速為80公里/小時、雙向8車道,建成後有望成為西部中心城區的新地標之一。
01
設計造型為雙波形三連拱
從曝光的效果圖可以看到,白蕉大橋的設計造型採用雙波形三連拱,線條簡潔流暢。
“白蕉大橋的設計思路融入了斗門文化元素。”該大橋方案設計項目負責人、湖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師劉傑介紹,其設計理念是以尖峰山的山川為意象,築橋於黃楊河的水波之上,提取了山巒的起伏和曲水的流線等元素,呼應周邊自然景觀,打造“望山聽水”的意境。
02
雙向8車道、兩側各有慢行道
去年發布的《斗門區“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計劃表》曾披露,“十四五”期間斗門區將在井岸大橋下游約2700米處新建一座特大橋即尖峰二橋。據悉,這座新的跨河大橋,其實就是此前規劃的尖峰二橋,目前命名為“白蕉大橋”。
按照設計規劃,白蕉大橋橋長400米、橋面寬43米,雙向8車道,兩側各設置了5米寬的慢行道,供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
斗門區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白蕉大橋的建設主要考慮了快速、通暢,未來可便捷地通達珠海鶴洲高鐵站。白蕉大橋設計時速為80公里/小時,與其他跨黃楊河的大橋相比,設計時速至少提高20%,且大橋路幅寬,通行能力將大幅提高,建成後將成為斗門區橫跨黃楊河的快速通道。
據介紹,
白蕉大橋
是斗門區“十四五”規劃建設的
“八橫八縱”高快速路網中
香海北路斗門段的重要節點工程。
香海北路斗門段項目把機場北路、江珠高速串聯起來,共同構成域內重要的交通快速路網,有望對整個片區的交通網絡起到較大的改善作用,在解決群眾出行問題的同時,對斗門區構建“大交通”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珠海特區報
編輯: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