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湖南,在美食中傳承文化、尋找鄉情

發佈日期:2021 年 11 月 26 日 09:27
  • 分享至:


圖片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吃進去的是美食,品出來的是文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功能已不只是果腹,而是一種精神的體驗和滿足。

不管一個人身處哪裡,美食就像通用的語言,以美食為橋樑,彼此會產生很多共同的話題。


图片


美食裡,不僅含有其本身的發展演變史,而且深藏一個人的飲食喜好、文化基因;不僅濃縮著一方水土的味道、而且映照著一代代人的家國記憶。

比如,若你是一個湖南人,往往喜歡早上嗦一碗米粉,還無辣不歡,更能通過自己的味蕾記憶,感知米粉的正宗與否。

味道湖南美食季活動,通過深入挖掘湖南本地美食,讓“百縣千菜到萬家”,讓湖湘美食文化遠播。

毛氏紅燒肉、花菇無黃蛋、豆漿煮黃鴨叫等300道名菜令人味蕾萌動、口水直流,一些頗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更是讓人找到了家鄉的味道。

食材和烹飪方式的交融碰撞,激盪出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味覺體驗。這個過程,需要優質的食材、需要名廚精妙的烹飪技巧。而一些烹飪方式經過代代相傳,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图片


今年6月1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公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名錄共185項,湖南新添19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其中就有火宮殿臭豆腐。

因此,“味道湖南”美食季活動在打造美食盛宴的同時,將加強湘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傳承和保護貫穿落實到“味道湖南”美食品牌營銷推廣全過程,進一步發揚光大“非遺美食”,推出一批把文化創意和美學融進生活的“文創美食”。

挖掘和傳承非遺美食,不僅因為這些美食源遠流長、底蘊深厚、製作技藝有特色,還因為它們能緊跟時代腳步,滿足人們的鄉情、鄉俗、鄉戀、鄉愁,在滿足口腹之欲中找到心靈的慰藉。

傳承非遺美食的同時挖掘諸多文創美食,更是為了與時俱進,讓傳統美食綻放新的光芒。這樣,“味道湖南”便融入了傳統與現代,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濃重的時尚氣息。

為持續擴大活動影響力,主辦方還提煉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元素,彙編出版縣級、市級、省級《味道湖南》系列書籍,宣傳推廣湖湘美食名菜名品,以美食弘揚湖湘餐飲文化,以文化傳播湖湘餐飲之美,使湖湘之“美”在食物當中得以表現。

從美食開始但又不至於美食,這是“味道湖南”的一大亮點。在創意經濟的生態系統中,美食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图片


“味道湖南”美食季活動結合特色街區、特色小鎮、特色村寨和美食旅遊線路打造,將傳統民俗與時尚創意完美融合,推動了鄉村旅遊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這其中,同樣有深沉的文化底色。

當前,“味道湖南”的各項活動正依托網絡如火如荼展開,隨著各地美食從鄉間走入更廣闊的天地,其蘊藏的文化底蘊和發展潛力,定能成為帶動產業融合發展的助推器,成為人們感受美食文化、留住鄉情鄉愁的重要載體。

 


瀏覽次數:806


蓮花時報



 

100期-up-UP01-03.jpg

100期-07.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