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拓展“對接成果” 加快“融入灣區”步伐

發佈日期:2021 年 01 月 28 日 22:29
  • 分享至:


本報訊 記者周萬里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的國家戰略。江西省主動把對接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做出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重要戰略部署。江西省政協委員、贛州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贛州市知聯會會長王石水建議,全面拓展“對接成果”,“融入灣區”不斷深化。

江西省政協委員、贛州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王石水


全面起勢快速推進對接灣區

王石水介紹,2020年6月,江西省政府正式出臺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若干政策措施,成立由省長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並於檔出臺當月即召開了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協調解決制約贛州融入大灣區的48個重大事項。同時,16個省直廳局先後出臺配套支持政策,對接融入的合力不斷增強。贛州與廣州、深圳兩市政府,科技、商務、金融、口岸等部門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贛粵兩省政府也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搭建了省、市多層次溝通協商合作機制。交通設施日益完善。贛深高鐵進入鋪軌階段,2021年末即將建成通車;尋烏至龍川、信豐至南雄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開行“深贛歐”班列,聯合開展了贛廣高鐵、贛粵運河等重大專案規劃研究。

贛州成功引進世界500強制造企業格力電器落戶贛州建設智能製造生產基地,深贛港產城特別合作區落地開工,贛州成為全國34個共建大灣區“菜籃子”平臺城際合作城市之一,實現與廣州市農產品檢測結果互認。人文交流成果豐碩。前來贛州開展紅色教育培訓的大灣區黨員幹部和學校師生快速增長,醫療交流合作、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起步推進。

競爭態勢仍不可小覷

王石水指出,放眼大灣區周邊的廣西、海南、湖南等省正紛紛出臺對接融入大灣區方案,呈現千帆競發態勢。我省與大灣區開放透明、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相比,體制機制“軟對接”仍有差距,體制對接存在較大差距。

两地交通連接通道尚存短板。立體化對接通道尚未形成,與大灣區交通樞紐之間依然存在“連而不快”、“鄰而不便”。目前贛州引進大灣區科技企業不多,特別是科技成果落地轉化仍然不夠。與大灣區關係密切的地緣文化、山水文化、紅色文化、客家文化、贛商文化資源挖掘利用不足,與大灣區的人文經貿交流比較單一。

国家级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縱深推進不容忽視

王石水強調,要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推動開放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準邁進。建議:

一濃厚“南下融灣”工作氛圍。堅定對接融入的戰略定力,切實將建設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與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工作有機融合、統籌推進,構築江西全面開放新格局。

二強化“南下融灣”政策引領。充分用好用活贛粵兩省現有平臺,緊緊抓住“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重要窗口期和新發展階段的政策機遇期,爭取更多江西專案納入大灣區有關規劃範圍,自覺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標杆,突破政策瓶頸,加快體制機制對接。

三加快“南下融灣”專案建設。全力爭取瑞梅鐵路年內開工建設,贛廣高鐵、贛韶鐵路擴能改造、贛粵運河等项目列入國家、省相關規劃,推動尋烏至龍川、信豐至南雄同步建成通車,全面打通南下出省高速通道,加快融入大灣區“3小時經濟生活圈”。

四推動“南下融灣”科技創新。高標準建設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加強大灣區科技合作。江西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與大灣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交流對接,爭取大灣區龍頭企業在江西設立技術轉移中心,主動參與大灣區產業延伸和功能拓展,全力打造大灣區高端產業協作基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

五深化“南下融灣”人文交流。依託我省豐富文化資源,搭建贛港、贛粵人文交流平臺,開展“老區特區心連心”主題系列活動,定期舉辦雙邊或多邊,經貿、文化、旅遊、產業交流活動,增強大灣區和江西對接互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實現與大灣區的“心融”“政融”“業融”“商融”。


瀏覽次數:1961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