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助力中國大運河文化保護與傳承

發佈日期:2020 年 09 月 25 日 12:53
  • 分享至:

124081400_zsite.jpg

 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之一的數字大運河專題論壇24日在北京舉行。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之一的數字大運河專題論壇24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嘉賓聚焦數字技術,共同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建言獻策。

  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人工運河,於2014年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沿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50餘項,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壯美長廊和中華文明生命軌蹟的重要脈絡。

  此次論壇旨在探索解讀大運河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利用的深遠內涵,利用數字技術推進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擦亮“千年運河”金名片,提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論壇的主題是“數字大運河:文化遺產的價值闡釋與展示”。與會嘉賓認為,大運河文化屬於獨一無二的“活”文化遺產,在對其進行保護、傳承、利用過程中,應跳出傳統式陳列敘述概念,要從多角度、多維度,在新的文化和科技背景下進行研究和思考。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世界遺產監測中心主任趙雲表示,申遺時建立的中國大運河遺產監測體系,為指導遺產地開展保護管理、評估保護狀況、支持保護決策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以及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開展,世界遺產監測體係將不斷完善和提升,監測範圍擴展至大運河文化帶所含的全部文化遺產資源,總數超過1200項。

  談及大運河文物監測與數字化,趙雲認為,大運河文物監測不只是“數字遺產”“城市數字”一環,而是數字化工作的出發點和回歸處,通過監測指導數字化需求分析,通過監測結果反映數字化實踐效果,通過監測反思數字化途徑。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周小棣認為,數字化給大運河保護和利用帶來了全新視角,以大運河常州段和淹城遺址為例,通過數字化分析,可完整呈現長江下游水網的治水理水歷史以及運河文化發展脈絡,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淹城遺址公園提升指明方向。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教授張烈多維度介紹了文化遺產展示中的藝術與科技。張烈認為,科技為數字化傳播提供了無限可能,人們運用科技手段,創造性展示大運河文化遺產的歷史與價值。

  張烈說,數字交互媒體的特點是高體驗,用3D、4D技術營造出多維度、全視角、沉浸式效果,讓人們在互動體驗中獲得愉悅、情感和認同,從而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首都博物館副館長黃雪寅表示,博物館關鍵在於講故事,講好運河背後的歷史文化故事,建立數字、無圍牆的大運河線上體驗,讓博物館利用現代化手段,把運河文化傳播做到極致。

  在大運河沿線考古發掘方面,原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大運河專業委員會會長張廷皓表示,大運河沿線有很多重要考古發現,它們是大運河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人們不能金錢至上,而要以文明態度保護好文物古蹟、保護好文化遺產。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23日在北京開幕,活動以“運河上的京杭對話,共建共享新未來”為主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共同主辦。

  活動包括開幕式及8項主場活動,通過舉辦專家研討、藝術雅集、文旅推介、技術交流、媒體傳播、鑑古藏今等活動,聯動多方參與到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的共同行動中來,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從“各美其美”走向“美美與共”。



編輯:Khai

來源:中新網



瀏覽次數:1315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